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是多病因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对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病因学的深入研究,有关自身免疫的问题,已引起了重视。本文是继我院呼吸四病研究室1979——1980年关于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病人免疫动态变化的初步观察基础上,进一步调查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的发病原因是否与免疫损伤有关。一年来我们作了67例慢支、肺气肿、肺心  相似文献   

2.
感冒、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总称呼吸四病)是严重危害劳动人民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为了更好地防治呼吸四病,我们从一九七八年十月起对医疗关系挂钩的三个厂进行了呼吸四病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引起肺心病的原因很多。根据大量资料的分析,在我国以慢支、阻塞性肺气肿为最常见,占74.7~88.1%,次为重症肺结核3.8~10.9%,支扩2.9~8.9%,与哮喘、矽肺等。其中慢支性肺心病的肌型肺动脉壁增厚,进一步管腔狭窄是近年来所公认的肺内血管基本病变。但这种病变是肺动脉高压的原发病变抑继发病变尚未十分清楚。另一方面,肌型肺动脉壁的增厚,是伴行终未细支气管炎的炎症直接波及,抑或是因缺氧或其他因素而使肺动  相似文献   

4.
肺心病心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属低排高阻型心衰,表现为体循环瘀血。临床上80%肺心病是由慢支、肺气肿所致,所以多伴有呼吸衰竭。绝大多数心衰在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及利尿剂后多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而有少数病人效果不佳和无效,被称为顽固性心衰。我们选用山莨菪碱及多巴胺联合应用治疗顽固心衰,即起到扩张周围血管又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轻肺动脉压力及改善通气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闷热的天气让许多人觉得难熬,对于上年纪的人来说更意味着考验。由于老年人或多或少有些老年病,在夏季里如何与“老病”抗衡就成为他们关心的话题,浙江医院的部分专家提出了他们的一些建议。老慢支讲解医师:浙江医院呼吸科主任钦光跃虽说老慢支、肺气肿、哮喘的症状在夏天里相对缓解,但现在用得越来越多的空调对老年人的呼吸系统却是个考验。尤其在密闭的空调房里,细菌容易繁殖,一不小心就入侵呼吸道,加上进出空调房的冷热差异,可能会导致老慢支复发。  相似文献   

6.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患者机体内某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与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初步观察。呼吸四病是多病因性疾病,它的发生发展和任何事物一样有内因和外因的因素。目前认为理化因素如寒冷、潮湿等气象因素,尘埃对呼吸道的刺激,细菌和病毒的反复感染等等,都属于外因,但"外因是变化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些外因必须通过内因的改变,才能致病。同样的外界条件,有人得气管炎,有的人不得,有的人得了后能完全恢复健康,有人却转为慢性迁延不愈,甚至进一步发展成肺气肿,肺心病最后可因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7.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心病、肺结核、肺癌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文简述了老年人为什么易患这些病,并从保健的角度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往往出现食欲不振,由于食物及水摄人量明显不足,而发生营养不良,如日久则容易导致全身衰竭,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更趋严重,甚至死亡.鉴于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试用肠外营养方法(perenteral nutrition P N)支持治疗此类患者30例,因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而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选择经过一段时间(≥5天)的常规输液、抗炎等治疗而疗效不满意的患者30例,均伴有食欲不振,因营养不良病情迁延全身情况趋于恶化.其中慢支急发9例,慢支急发伴肺气肿15例,老年性肺气肿伴感染6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56岁~76岁,平均67.6岁.  相似文献   

9.
哮喘是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疫病 ,以部分支气管发生可逆性阻塞为特点 ,临床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 ,伴广泛的哮鸣音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发作持续时间不一 ,轻者数分钟 ,重者数日才缓解 ,长期反复发作 ,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心病、气胸 ,重者危及生命。本文就其家庭护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40例呼吸系统疾病,因胃肠疾患等并发肺部症状,在抗感染基础上加用解痉止酸剂,加速缓解症状和治愈时间,收到了较理想疗效,现简要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25一77岁,平均年龄48.5岁;对照组3O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治疗组肺炎6例(其中大叶性3例,小叶性3例),喘息型气管炎5例,气胸2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20例,肺气肿合并肺部感染7例。对照组肺炎4例,喘息型支气管炎3例,气胸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16例,肺气肿合并肺部感染5例。1.2治疗方法治…  相似文献   

11.
<正> 矽肺病人的肺部有矽结节形成,纤维性变和结节灶融合等病理变化,可以进而发展为肺气肿和肺心病,影响肺部的血液循环。为了研究这一病变过程中的肺部血液动力学改变,和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最近我们采用了心、肺阻抗血流图描记(简称阻抗图),对106例矽肺病人进行了心室收缩时间间期和心脏指数等项指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构建肺气肿的动物模型是探索其发病机制过程关键;采用文献查阅的方法,对肺气肿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实验室的体外研究与人类肺气肿疾病研究找到新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无选择的、随机的收集了1982年11月~1983年2月间,广州市、吉林市和通化市等11间医院571例患者,其中包括慢性肺心病320例,阻塞性肺气136例,其它心脏病115例,就腹部体征进行了互相间的对比观察。结果是慢性心病组288例(90.0%),阻塞性气肿组62例(45.5%)表现有剑突下搏动,而其它心脏病组只15例(13.0%)有此体征。此种搏动来源于垂悬的、搏动着的心脏(有时伴有右室肥厚),乃是心脏前下壁的搏动经膈肌传导而来,认为此征在慢性肺心病与其它性质心脏病之间可具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同时发现慢性肺心病组241例(7.53%)阻塞性肺气肿组63例(46.3%)有明显腹壁紧张,其它心脏组18例(15.6%)有此征。这是由于长期的咳嗽、咳痰动作和腹式呼吸,致使腹肌运动过度所造成的。此征在慢性肺心病与其他性质心脏病间也有一定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至于肝脾肿大、腹水则无鉴别诊断意义。还指出在慢性肺心病并发严重支气管肺部感染的2例患者(0.62%),由于剧烈的毒血症和伴存的瀰漫性血管内凝血及低钾发生了麻痹性肠梗阻。表现明显腹部胀气、肠鸣音消失及便秘,连同患者本来就有的腹肌紧张体征,可能给人以“急腹症”的印象,对这类病例不要误作手术。  相似文献   

14.
符会芳 《科技信息》2011,(20):200-200
本文阐述了"老慢支"的病因,秋季预防、冬季防止老慢支急性发作及治疗要点。  相似文献   

15.
以肺气肿为研究对象,针对肺部高分辨率CT图像的特点,应用自动阈值分割与轮廓跟踪方法,提取肺部实质区域。根据肺部的CT密度分布,确定肺气肿的病变区域与程度。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准确、有效地对肺部区域实行全自动分割,并对病变区域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实现肺气肿的量化分析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北方多见,病程长,进行性加重,目前尚无法治愈,只能临床缓解,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临床观察发现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与急性呼吸衰竭发作的次数、是否就诊及时合理氧疗与否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对肺心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对延缓肺心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预防感冒:消除感冒诱因。在流感期间,避免交叉感染,若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用药或就诊。2合理氧疗:肺心病患者由于慢性缺氧造成呼吸衰竭。肺心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基础肺功能较差,死亡率高。长期氧疗的肺心病患者死亡率明显降低。因…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化学治疗和卡介苗接种的广泛采用,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发病明显减少,但老年患者相对增多。市结防所1986-1996年期间确诊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者49例,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4例。本文对14例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临床和X线特点做一分析讨论,以期提高对老年血播型肺结核的认识。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14例患者中,男性IO例,女性4例。年龄60-69岁12例,70岁以上2例。平均年龄为65.7岁。二、发病早期误诊为上感者3例;误诊为慢支、肺气肿继发感染及肺炎各1例。三、发病过程:发病急剧者9例(发病日期明确,多有明显的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  相似文献   

18.
心电图对肺心病的诊断价值,已为临床肯定,为了进一步提高肺心病诊断的符合率,湖北省肺心病协作组十四个单位对1977~1979年按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订的标准确诊为肺心病的住院病人1388例中,心电图资料完整的急性期576例及恢复期143例进行了分析,探讨肺心病在急性期与恢复期心电图的变化规律,同时也验证1977年心电图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王连忠  王珺 《科技信息》2012,(20):131-132
目的:观察微量元素在肺心病人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本文对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微量元素(锌、铁、钙、镁、铜、铅)测定,并与对照组(健康者)比较。结果:肺心病治疗前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锌、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铁、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心病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锌、钙、镁均明显升高(P<0.05),铅明显下降(P<0.01),铁、铜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证实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能引起机体代谢与免疫功能的改变,对肺心病人疾病的转归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32例肺心病与心肌梗塞脂蛋白变化的对比研究表明:1肺心病高密度脂蛋白(HDL)非常显著的高于心肌梗塞组(P<0.001)。2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LDL和VLDL)明显低于心肌梗塞组(P<0.001)。肺心病缺氧、血粘度高、却很少发生心梗、仅占6.3%。说明高密度脂蛋白改变,在肺心病防止心肌梗塞的发生上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