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利用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十二酯和甲基丙烯酸辛酯为单体,合成了共聚型高吸油性树脂,还研究了共聚单体的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油/水比诸因素对高吸油性树脂的性能影响,制得的树脂可以吸其自身重量10.9的煤油,9倍的苯。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十二酯和甲基丙烯酸辛酯为单体,合成了共聚型高吸油性树脂,还研究了共聚单体的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油/水比诸因素对高吸油性树脂的性能影响。制得的树脂可以吸其自身重量10.9倍的煤由,9倍的苯。  相似文献   

3.
对高吸油性树脂的聚合工艺、吸油机理及性能指标等进行了综合评述,概述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及分散剂等影响因素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并对高吸油材料的再生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2-乙基已酯为单体;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二丙烯酸已二醇酯为交联剂,明胶为分散剂,水为分散介质进行悬浮聚合合成高吸油性树脂。  相似文献   

5.
以丙烯酸十八酯为主单体,配合木浆纤维素,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采用悬浮聚合法聚合成高吸油树脂.研究了单体配比、分散剂、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对高吸油树脂的影响,测定了吸油率、保油率、缓释性及饱和溶胀度等性能,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了土壤降解实验,测定其可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十六酯(HD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聚乙烯醇为分散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得了高吸油性树脂.正交实验得最佳合成条件是:单体配比nHDA:nMMA=2:1,交联剂质量分数为1.0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20%,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15%,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树脂吸油倍率为13.97 g·g-1.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酸异丁酯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悬浮聚合法的聚丙烯酸异丁同吸油性树脂是自溶胀型高吸油材料,它能够吸收从矿物油到天然油脂等各种油类物质对油的吸收率可达自身重量的20-40倍,研究了交联剂用量、分散剂用量及中高吸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吸油树脂吸油前后的形貌,同时根据高吸油性树脂的特性,对吸油树溶胀机理提出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快速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吸油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中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高碳脂肪醇酯共聚树脂,树脂收率可达95%,并对其吸油性能进行了研究,平均吸油倍数对甲苯为20倍,最快饱和吸油时间为105a。此外还研究了单体种类与比例,交联剂种类及用量、等对高吸油树脂吸油倍数与饱和吸油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柳峰  刘学 《科技信息》2007,(18):24-25
本文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交联型聚丙烯酸钠阴离子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单体浓度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性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新工艺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及其钠盐为单体,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不通氮气及不除去丙烯酸中阻聚剂的新工艺,通过接枝聚合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文章研究了丙烯酸的中和度、引发剂用量及交联剂用量对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该产品进行了最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的研究。实验研究表明,以该新工艺合成的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最高吸蒸馏水率为1 060g/g。  相似文献   

11.
透明聚氨酯树脂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4,4-二环已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聚醚多元醇(PPG),小分子交联扩链剂,催化剂及助剂合成了一系列透明聚氨酯树脂材料.用FTIR对树脂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DSC,TGA对其热稳定性进行分析测试.用扫描电镜(SEM)对拉伸断裂和冲击断裂样品的断口形貌进行了形态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透明聚氨酯树脂材料具有卓越的光学性能,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中等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工业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钱(PDMDAAC)和钠基膨润土为原料制备了PDMDAAC-阳离子膨润土,研究了PDMDAAC在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改性前后膨润土的电性情况,利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观察丁膨润土改性前后的形貌变化和层间距的变化,最后用阳离子膨润土处理实际印染废水,实验了阳离子膨润土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PDMDAZC在膨润土上的吸附属于Langmuir吸附,同时也符合Freundlich吸附,改性前后膨润士的电性、形貌和层间距都发生了变化,处理废水的实验表明,阳离子膨润土对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较好,对COD也有一定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3.
矿井粉尘运移规律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矿井粉尘运移规律性进行了较系统的测定与研究.采用滤膜称重法测定粉尘浓度;样品经过液相分散法处理后,采用显微镜观察法测定粉尘的分散度,并利用数码相机和图像处理软件对计数工作进行改进.通过对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了巷道沿程及断面上的粉尘浓度及分散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Triton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和CTAB/正己醇/水2种微乳液体系制备纳米TiO2/SiO2 复合物.并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热重-差热分析得出晶形转变温度;XRD分析说明产物为锐钛矿结构;TEM观察了其颗粒形态和粒径;并将所得样品与商品二氧化钛的FT-IR红外光谱进行了对比. 通过实验对所得样品和商品二氧化钛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和对比,结果表明:由CTAB体系制得的样品对光的吸收能力,对碱性品红的降解活性以及对碱性品红COD去除能力都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15.
洋葱中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洋葱中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液,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技术进行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分离出44个峰,鉴定了28个化合物.结论:主要成分是酸类、甾醇类,烷烃,醛和杂环化合物,其中酸类、烷烃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用氨性乙醇作提取剂,从甘草中提取甘草甜素的方法。通过正交设计对提取剂用量、提取温度、提取剂时间等因素进行探讨,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硫丹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气相色谱法和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样品测定了硫丹在棉叶、棉籽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硫丹在棉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是5.92d和19.92d,在棉籽中未检出硫丹。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三阀四柱多维毛细管气相色谱对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产物进行在线一次分析。采用了标准物质对照法对产物中各组分进行定性,分步配制液体和气体标准样品,通过分析和计算获得各物质相对于甲醇的气体体积校正因子,然后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产物中的气体体积分数。经过标准气体样品的检测验证,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可靠,最低含量物质的相对误差7%,标准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用脉冲电沉积技术制备表面平整光亮的纳米晶Co-Ni-Fe合金镀层.采用XRD、TEM、SEM、EDS等方法研究了纳米晶Co-Ni-Fe合金镀层的微观组织结构、表面形貌和合金成分.研究了干滑动摩擦条件下纳米晶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磨损后的组织结构和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纳米晶Co-Ni-Fe合金镀层的晶体结构为单相面心立方结构.镀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随着摩擦载荷的提高而增大,即镀层的耐磨性随载荷的提高而下降.摩擦磨损使纳米晶Co-Ni-Fe合金镀层发生晶粒长大,摩擦载荷越大,磨损后镀层的硬度越低.  相似文献   

20.
基于啮合特性的人字齿轮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字齿轮啮合特性的分析结果,准确计算人字齿轮轮齿时变啮合刚度激励和误差激励。根据齿轮啮合冲击模型,计算人字齿轮啮入冲击激励。根据人字齿轮的均载传动特性,综合考虑上述3种激励,利用集中参数理论建立人字齿轮12自由度弯曲—扭转—轴向变形耦合的三维空间动力学模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系统的振动方程,对方程进行消除刚体位移和量纲归一化处理。采用变步长四阶龙格库塔法(Runge-Kutta)求解,得到系统的振动响应和动态特性。结果表明:人字齿轮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求解和分析为其动态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