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退出与改制 早在高校科技企业发展问题初露端倪之时,国务院办公厅就于2001年11月1日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问题的通知>,将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发展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后,以国务院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简称“两校试点”)和教育部提出“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指导方针为标志.高校科技产业步入了“发展与规范”的新阶段。近几年来,教育部一方面组织实施“两校试点”和指导高校科技企业改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校办企业得到了较快较好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起步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校办企业暴露出诸多与新体制不相适应的弊端,严重制约着校办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多次强调要进一步规范高校校办企业的管理体制.对现有的校办企业,通过授予国有资产管理权等方式,理明产权关系.建立合理的校办企业投入撤出机制.今后高校投资经营活动应主要围绕转化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原则上不得投资经营非科技企业。这为确保高校校办企业持续健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产业有较快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成绩卓,引起了社会上甚至国外的关注与瞩目。进入新世纪后,从2001年开始,以国务院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规范校办企业的管理体制试点为标志,高校校办产业进入了一个规范发展的新时期,经过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高校校办产业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高校和企业共生体,高校科技产业经历了多轮的规范和调整。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不可回避的问题和矛盾,需认真加以思考和解决。高校科技产业管理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自200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办函[2001]58号《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对高校科技企业发展与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办科技企业是高校的组成部分,校办科技企业应该在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思想指导下,服务于育人、科技成果转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高校三大任务.其管理和运作机制应该符合它的发展总方针.规范校办产业的办企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岛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全日制在校生3.2 万,设有20多个学院。校办产业立足于服务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积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不断规范校办企业管理,加速了科技成果产业化。规范管理积极发展校办企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  相似文献   

8.
校办企业的改制应依法规范改制,加强对有关法律问题的保护,减少高校办企业的风险,有效规避高校经营企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促进高校科技、教育、产业的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近年来,校办企业改制工作在我国高校相继开展。校办企业改制是强化资产管理、发挥资产效益、明晰产权关系、增强校办企业活力、保证高校资产保值增值的必然举措。企业改制的目标,就是逐步实现产权明晰、责权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办企业是在改革开放和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新事物。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和“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确定,以高校强大科技力量为依托的校办企业越来越显示出其战略价值和现实作用。本试图在阐述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高校校办企业在完成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如何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  相似文献   

10.
加快科技企业改革推进科技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国务院体改办、国家教育部为推进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决定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进行"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工作,在高校这个老话题添上新内容又热烈议论开了.许多高校把科技企业改制看作是"二次创业"的新起点,掀起了新的一轮"改制与发展竞争光"的高潮.对此,业内权威人士预言:"高校抓‘加快改制,推进发展',二次创业将再铸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