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动态带宽分配算法是EPON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DBA算法在带宽利用率、公平性方面有待提高.借鉴现有算法的思路,结合公平性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支持多用户SLA的公平算法SOABR算法.SOABR算法消除了时隙末空闲和DBA延时,带宽利用率达到了最优化;按SLA比例为用户授权带宽,实现用户间公平.仿真实验证明,与改进的IPACT、HPFCT、Chadi Assi算法等3种典型算法相比,SOABR算法带宽利用率最高,真正支持用户等级划分,在区分服务模型下各类业务延时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太无源光网的DBA算法应当高效、公平,并保证服务质量。分析了影响链路利用率的各种因素,提出避免DBA延时、消除时隙末损耗等4项提高链路利用率的原则。同时给出了针对性措施,比如分组交织,基于帧边界授权。遵循这些原则,链路效率能够超过96%。按照SLA带宽比例,面向用户授权带宽能够实现用户间公平。为保证服务质量,应当采取区分服务模型,实行闸门式优先级队列调度方式,选取适当长度的轮询周期。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开放接入网络中带宽分配的公平性问题.将最大-最小公平算法应用到双向SLA带宽调度算法中,给出了一种基于EPON的易于实现的双向SLA公平带宽调度算法.以用户SLA为首要SLA,以业务提供商的SLA为次要SLA,通过带宽分配和调整,实现了双向公平的带宽分配.仿真实验表明,双向SLA算法实现了业务提供商和用户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EPON)中数据流具有很强的突发性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等级区分(SLA)的剩余带宽重分配算法(SLAEBA),并且对利用率进行了分析,该算法不仅利用率提高,而且降低了高优先级数据的时延,保证了不同用户的带宽分配和QoS。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带宽分配的公平性,降低网络的传输延时,提高带宽利用率,研究了GPON系统传输汇聚层的帧结构及动态带宽分配的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带宽分配(DBA)算法———面向多等级服务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基本原理是根据业务的优先级以及各种业务对带宽的需求,在PON层和ONU层分别进行带宽的合理分配.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证明,这种算法可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满足各种业务的时延要求,并且对不同用户和不同等级的业务都具有很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6.
丁慧洁 《科技信息》2010,(28):277-278
DBA算法直接关系到上行信道的带宽利用率和数据时延以及各种业务的服务质量(QoS)要求,所以DBA算法成为EPON技术的关键。笔者首先简要介绍了EPON技术的概念,然后从EPON系统的定义出发,阐明了EPON接入系统的特点。其次在分析EPON系统现有的带宽分配算法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内部的DBA算法实例,将带宽分配分为ONU间调度和ONU内调度两层,在ONU间层,光线路终端(OLT)负责分配给ONU一个传输时隙。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支持流量预测与预分配机制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DBA),能够对高优先级业务进行流量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预先分配带宽,以避免“T 2”排队延时.同时,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还引入了预测修正机制,一旦出现带宽剩余现象,就从下一周期开始对预测流量作进一步修正,使其更加逼近真实流量.仿真实验显示,该算法优于现有的DBA算法,不仅能够满足高优先级业务的延时要求,而且有效控制了低优先级业务延时异常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动态带宽分配是EPON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多个ONU共享同一上行信道,对上行数据流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EPON系统使用请求/应答机制对ONU进行带宽分配。在ETRI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它支持队列优先级和ONU之间的公平性。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改进的算法与ETRI相比,大大减少了平均队列长度。  相似文献   

9.
在航空通信中,传输控制技术直接影响网络的通信性能。基于优先级的传输控制机制能够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的通信性能,但存在低优先级业务传输性能不佳以及带宽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结合绿色通信理论思想和可用带宽估计技术,提出"认知可用带宽"概念,设计基于认知可用带宽的传输控制机制,并采用多进制自适应调制技术提升网络带宽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认知可用带宽的传输控制机制能够在保证高优先级业务时延的条件下改善低优先级业务的传输性能,并保证业务最大时延抖动小于0.02ms;同时,自适应调制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吞吐率提升3.26%。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共存式频谱接入方法中存在干扰的问题和多认知用户无线通信系统中认知用户之间的系统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公平性的抗干扰频谱接入方法.在该方法中,如果认知用户能够帮助授权用户达到目标速率,就能够获得机会接入授权用户的频谱,认知系统根据认知用户的信道条件和吞吐量选择出一个认知用户接入授权用户的频谱.认知用户接入授权用户的频谱后,利用一部分带宽转发授权用户的信息帮助其达到目标速率,然后利用剩余的带宽发送自己的信息.由于认知用户使用不同的带宽分别发送授权用户和自己的信息,所以授权用户和认知用户之间不会产生干扰.研究了认知用户如何进行带宽分配,使得在保证授权用户达到目标速率的条件下,最大化认知用户的速率,以及如何进行认知用户选择,保证认知用户频谱接入的公平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频谱接入方法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网格状结构波分复用 (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WDM)光传送网中增强网络生存性的两种恢复策略 -链路恢复和通道恢复。讨论了遗传算法 (geneticalgorithm,GA)的原理与实现。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恢复的网络资源最优化配置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指出在链路波长数受限条件下 ,其优化问题是一种 NP- Hard问题。以该模型为基础 ,利用遗传算法对一个大型格状 WDM光传送网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 :对于该网络 ,采用链路恢复方式可使得网络资源利用率达到 6 4 %,证明了恢复方式在格状网的资源利用率方面较保护方式和自愈环方式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在VisualFoxPro中利用动态链接库实现硬件端口控制,同时介绍了在VisualFoxPro中如何建立动态链接库以及如何在VisualFoxPro中使用动态链接库.  相似文献   

13.
简要阐述链路负载均衡的定义、类型和原理,主要研究入口链路负载均衡技术拥有在全球最先进的网络解决方案的供应商Cisco公司生产的专业设备上的应用,分析了Cisco入口链路负载均衡特性的架构、配置及实现的工作原理。Cisco的入口链路负载均衡技术通过在设备上的智能DNS解析功能,可以根据用户发起访问的源IP地址的不同,让用户通过不同的链路进行接入访问,实现对最优入口链路的选择,以达到使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得到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GMPLS控制面中邻居发现和拓扑发现机制的缺陷,尝试从2个方面对其加以改进。一方面,现有 LMP(链路管理协议)实现邻居发现机制时,会出现端口不一致的现象,导致不能绑定链路,通过增加消息使之可以 顺利进行链路绑定,从而减少了链路维护的开销;另一方面,使用OSPF协议进行拓扑发现时,由于现有的LSA(链 路状态公告信息)缺少对LSA更新时间、链路消耗等的支持,造成网络的链路拥塞、带宽利用率不高、节点对故障 敏感性差等问题,通过扩展sub—TLV类型!增加了对LSA更新时间、链路消耗、风险共享和层次属性的规定,从 而可以提高链路利用率,减少网络拥塞。  相似文献   

15.
针对GMPLS控制面中邻居发现和拓扑发现机制的缺陷,尝试从2个方面对其加以改进。一方面,现有LMP(链路管理协议)实现邻居发现机制时,会出现端口不一致的现象,导致不能绑定链路,通过增加消息使之可以顺利进行链路绑定,从而减少了链路维护的开销;另一方面,使用OSPF协议进行拓扑发现时,由于现有的LSA(链路状态公告信息)缺少对LSA更新时间、链路消耗等的支持,造成网络的链路拥塞、带宽利用率不高、节点对故障敏感性差等问题,通过扩展sub-TLV的类型,增加了对LSA更新时间、链路消耗、风险共享和层次属性的规定,从而可以提高链路利用率,减少网络拥塞。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类混乱的情况,讨论了矿产分类的原则和标准,以矿产物性和应用价值作为分类标准,提出了矿产分类的二分原则和二分系统方案,该方案清晰地说明了现有矿产分类问题,有利于矿产资料的系统管理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传统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和国内外污泥处理现状,分析了污泥土地利用、能源化、建材利用和制取吸附剂等资源化途径的原理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8.
支持突发粒度的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粒度光交换能减小光交叉连接矩阵的规模,能降低光节点的成本.然而现有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的最小交换粒度常为波长,该交换粒度太大,会导致核心节点的链路利用率低.针对这种缺陷,提出了一种支持突发粒度的多粒度光交换节点结构.在传统级联式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的基础上,核心节点结构增加了光突发交换矩阵,利用光突发交换的交换粒度小和统计复用特性,提高了链路利用率;并且去掉了波长交换矩阵,以降低核心光节点的复杂度和成本.在这种新结构下,提出了一种波带分配算法,能根据业务流量的实际需求动态地新建和拆除波带信道,从而提高了波带信道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ATM网络虚拟路由的启发式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等带宽的概念和VP(Virtual Path)网络管理策略的最佳化数学公式,提出一种基于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网络虚拟路由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为每个链路分配一个反映其利用状态的承载量,进行负载均分,且把适当的资源分配给带宽量需求不同的各项服务,从而降低了链路的阻塞率,解决了链路重复使用率高的问题.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和效率,与10 000个空闲路由的最大链路相比,利用率提高了1.54%,实现了网络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