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辊凸度连续可调(CVC)轧机的轧辊辊面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辊凸度连续可调(ContinuouslyVariableCrown)轧机轧辊辊面曲线的形式,推导了曲线方程,对比了辊缝轮廓。同时还讨论了抽辊量、辊径差、轧件宽和曲线极值点位置对当量辊凸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瞬间冲压模型的方法,求得具有一定原始挠度的大直径棒材刚好矫直所需的弯曲挠度,将其结合大直径棒材二辊矫直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一种合理的辊形设计方法,该结果可以为理论研究及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采用非线性弹塑性有限元法,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六辊CVC轧机轧制过程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模型将辊系弹性变形与轧件弹塑性变形耦合在一起,进行统一建模与分析。运用该模型分别改变工作辊弯辊力、中间辊弯辊力、中间辊横移量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了工作辊弯辊、中间辊弯辊、中间辊横移对六辊CVC轧机轧辊弯曲和压扁变形的影响规律。所建模型与分析结果可为六辊CVC轧机的板形控制研究提供理论数据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爱民 《科技信息》2012,(5):175-176
济钢冷轧板厂四辊CVC可逆式轧机采用的轧辊CVC曲线为三次辊形曲线,在实际轧制过程中,轧辊凸度控制范围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带钢板形的控制难度较大。通过改进CVC辊形曲线,能够有效提高轧辊凸度控制范围,提高板形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轧辊平衡力对四辊轧机工作辊与支承辊间打滑现象的作用关系。指出加大工作辊压紧力 ,不但不能防止 ,而且会加重辊间打滑现象的出现。从受力分析入手 ,给出了辊间打滑条件的判据。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冷弯型钢的加工工艺,原理及成型辊的技术设计步骤和参数确定,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所设计的冷弯型钢成型辊先进,合理。  相似文献   

7.
以2 250 mm热轧带钢平整机为对象,对工作辊的不均匀磨损进行研究。通过测量发现其工作辊磨损具有“W”形的特征,并分析该磨损与热轧和冷轧平整磨损的异同。结合其磨损特点,构造磨损模式函数,采用遗传算法确定模型参数,得到可满足工程要求的磨损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不同窜辊策略时工作辊的磨损情况,针对原策略的不足提出新的窜辊策略并进行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均匀磨损程度减小,工作辊服役期延长。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UPC轧机轧辊辊面曲线的形成,推导了曲线方程,计算并讨论了抽辊量,方程系数和轧件宽度对辊缝轮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轧辊弹性变形对中厚板辊缝设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根据中厚板轧制过程的受力模型 ,将辊缝变化转化为辊系的弹性变形 ,利用影响函数法 ,计算出轧件宽度、工作辊半径、支承辊半径、工作辊凸度、支承辊凸度及轧制力等因素对辊缝设定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 :①随着支承辊半径的增大 ,轧辊变形量呈线性减少 ;②随着工作辊半径增大 ,轧辊变形量呈线性增加 ;③随着支承辊凸度的增大 ,轧辊变形量呈线性增加 ;④工作辊凸度与轧辊变形量之间呈线性关系 ,轧件宽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该线性关系的走向 ;⑤随着轧制力增加 ,轧辊变形量线性增加·只要轧制力相等 ,轧辊变形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0.
斜辊矫直机矫直辊辊形对安装角和接触线长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斜辊矫直机矫直辊和管材或棒材的理想接触条件,对理想接触的矫直辊辊形曲圆公式进行了优化,针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双曲线辊形和理想接触辊形,在安装角和接触线长度方面进行了比较,给安装角和接触线长度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型钢孔型设计是制定型钢轧制工艺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孔型设计过程以人工经验为主,其计算繁琐,原材料消耗大.为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螺纹钢延伸孔型系统、精轧孔型系统及成品孔型的构成和设计方法的分析,结合螺纹钢孔型系统的基本设计理论和实际生产经验,对以往孔型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数学模型、经验公式等进行了修正,并以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为基础,采用可视化编程工具Visual Basic6.0建立了计算机辅助螺纹钢孔型设计系统.试用效果表明,缩短了新产品的设计周期,降低了轧机能耗和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焊管轧辊CAD系统(简称RCAD)的原理和关键技术,该系统以Visual Basic5.0为开发语言,以AutoCAD R14为绘图支撑平台,采用基于焊管轧辊形状特征技术的参数化绘图方法,完成了轧辊孔型设计及轧辊零件参数化绘图。  相似文献   

13.
热轧型钢轧辊孔型样板的CAD\CAM一体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轧辊孔型CAD/CAM一体化系统的意义并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体系结构图,分析了在穿孔机与计算机之间引入硬件接口,在3B或4B语言与CARD系统之间引入软件接口的关键技术,详细地介绍了轧辊孔型样板CAD/CAM一体化系统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螺旋滚筒选煤机的基本结构和滚圈的作用 ,分析了滚圈的受力 ,建立了力学模型 ,利用求解静不定问题的方法算出特殊截面的内力 ,进而算出滚圈的最大弯矩和截面尺 ,为滚圈设计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采用影响函数法分析轧辊弹性变形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热带轧机工作辊初始辊型曲线的设计算法.指出合理分配精轧机组各机架带钢入、出口凸度范围对工作辊初始辊型曲线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并提出一种各机架带钢入、出口凸度范围的确定策略.采用提出的算法对某厂1 250 mm热带轧机精轧机组优化了其工作辊初始辊型曲线,并进行了现场实际生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带钢的实测凸度满足该厂目标凸度的要求,证明了该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以造纸机上常用压榨辊为例,利用可靠性理论,对其过盈装配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压榨辊过盈装配时自身强度的可靠问题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供钢球轧辊孔型设计初始参数选择的设计咨询专家系统BRES的设计思想、总体结构和功能,并讨论了该系统的知识库和推理机的构造技术。文中给出了BRES结合孔型优化CAD的设计应用实例,表明本系统能面向一般用户,在专家水平上进行复杂的斜轧钢球轧辊的螺旋孔型设计,为提高设计水平,缩短设计计算周期,推广斜轧零件工艺,提供了一个初步智能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在采用影响函数法分析四辊轧机轧辊弹性变形的基础上,以某1 250 mm热带轧机为对象,研究了四辊热带轧机支撑辊辊型曲线各种影响因素对辊间压力及带钢出口凸度的影响规律,为支撑辊辊型曲线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倒角长度、倒角高度、倒角类型以及辊身凸度均对辊间压力分布和带钢出口凸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进行辊型曲线优化设计时应根据现场实际选择合适曲线类型和参数范围,同时保证轧机的凸度控制能力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