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全景视图在视频会议、虚拟现实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而现有的合成技术对大角度旋转等失配以及存在视差的情况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一种鲁棒性较好的全景视图生成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可重复性特征估计透视运动模型,从而对相邻视图进行配准;然后利用显著特征对视图分层,并对重叠区域进行非线性融合,以减小视差对重叠场号的影响.多幅不同条件视图的合成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大角度旋转及视差等情况下仍能较好地合成视图.  相似文献   

2.
根据棱柱镜的光学和物理结构以及LCD子像素的排列特征,提出了一种用于棱柱镜自由立体LCD显示的多视点合成新方法.该方法属于数字合成算法,由子像素判断准则、视点视图下采样以及多视点子像素的排列3部分组成.将该方法与传统模拟光筛合成方法和常规数字合成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证明新方法在合成速度和观看效果上优于后两种方法.同时,由于该方法对各视点视图进行了下采样,大幅减少了原始数据量,十分有利于压缩.  相似文献   

3.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为3D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如何根据立体图像特点,构建更加符合立体视觉认知机制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已成为该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现有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要么先分别处理左右视图,然后结合左右视图质量得到立体图像质量分数;要么先对左右视图进行融合得到融合视图,然后评价平面的融合视图得到立体图像质量分数.事实上,大脑对立体视觉信号的处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融合与处理的过程,并最终在视觉皮层完成对视觉信号的认知与判断.受大脑立体视觉认知机制的启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融合网络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实现了双目信息的多次融合与处理,模拟了大脑对双目信息进行处理和判决的视觉传导通路.所提出的双目融合网络包含左视图通道、右视图通道和融合通道,模拟立体视觉信息在视觉通路中的逐层并行处理过程;左右视图通道在网络中多次交互,模拟视觉通路中双目信息的多次融合与处理;网络末端的3个全连接层,模拟视觉信息经过视觉通路处理后复杂的质量判断过程.本文实验在两个公开立体图像库LIVE3D Phase Ⅰ和LIVE 3D Phase Ⅱ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对称与非对称失真立体图像上均能取得更好的结果,且较其他方法具有更强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4.
Sawires等人给出的视图维护方法能在少量辅助空间的情况下增量地维护视图,但是在较多约束的视图定义下,由于该方法在约束检测方面没有被优化,所以影响了视图维护效率.提出了Sawires视图维护方法的一种优化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视图的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5.
商业智能技术及行业应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详细讨论商业智能技术及与商业智能密切相关的数据仓库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客户关系管理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应用需求,从数据仓库结构与模型的设计、提取转换与加载工具的设计、联机分析处理中概化视图选取方法的设计以及数据挖掘有关算法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入手,对粮食企业实现商业智能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和分析;重点解决了数据仓库结构,部分分区中概化视图的选取方法,数据挖掘技术具体应用等问题,为粮食行业建设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可行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6.
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动感合成全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合成全息动感的新方法.首先根据人眼双眼视差立体视觉原理获取三维物体的二维体视对阵列,由计算全息方法得到每一视角的一对体视图的合成全息图并顺序存储,再现时由计算机控制将合成全息图阵列以一定频率输出到液晶空间光调制器,通过光路分离左右视图再现像,从而使人眼观察到动感的立体图像.该方法由计算机控制全息图分时输出再现代替空间面积分割方法,相比传统的合成全息来说。实现的方法灵活,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7.
视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OLAP(联机分析处理)之中。由于不同类型的用户关心的商业信息内容有所不同,那么将用户关心的商业信息细节定义成视图,就能够方便地进行使用和联机分析处理。本文主要讨论在OLAP之中视图技术的应用及其在应用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为消除基于深度图像绘制(DIBR)技术生成目标图像时可能出现的“褶皱”现象,提出了一种通过视图判定来确定参考图像像素点扫描顺序的方法.首先设定极点的z坐标为一个无穷小量,然后由该极点的齐次坐标得出绘制左、右视图时参考图像像素点的扫描顺序.该方法只需判断目标图像是左视图还是右视图,便可确定参考图像像素点的扫描顺序.试验表明,该方法能消除褶皱现象,且复杂度比Z-buffer 算法小,适用于虚拟视点水平移动时的虚拟视图绘制.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抽象化技术用于高维(属性)数据的匿名发布时会造成不可容忍的信息缺损,而分解技术虽然确保了数据真实性,但由于视图划分破坏了属性之间的内在关联,因此发布数据的可用性受到限制。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大关联属性集的分解法MAAD(maximal associated attributes based decomposition),该方法利用频繁模式挖掘技术,寻找具有强关联性的属性组集合,并以此指导多视图的分解和生成。MAAD优先考虑了属性之间的关联性,所生成的多视图能够提供更好的数据挖掘性能。该文还定义了多视图发布的隐私保护模型-λmatching。实验结果表明:尤其在用于高维数据的匿名处理时,MAAD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可用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视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OLAP(联机分析处理)之中.由于不同类型的用户关心的商业信息内容有所不同,那么将用户关心的商业信息细节定义成视图,就能够方便地进行使用和联机分析处理.本文主要讨论在OLAP之中视图技术的应用及其在应用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视频会议系统中基于图像拼合的中间视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间视合成是实现立体交互式显示的关键技术,即在观察者改变观看位置时,可以通过系统合成的虚拟视点获得环视的效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拼合的中间视合成算法,利用图像插值和变形技术,生成虚拟视点图像.首先对立体图像对进行亮度均匀化处理,以消除左右图像间的平均亮度差异;然后根据左右视所含信息的不对称性,利用视差信息判断可靠区域,生成过渡中间视;最后采用图像拼合变形的方法进行中间视插值合成.实验表明,生成的虚拟中间视图像效果良好,基于对象的处理方式使得本算法具有速度上的优势,可用于头肩型视频会议场景的立体交互显示.  相似文献   

12.
深度图由锐边缘包围纹理的匀质区域组成, 因此边缘信息对于虚拟视的绘制至关重要. 由于深度图不同区域的失真会对绘制虚拟视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提出一种基于边缘的面向虚拟视绘制的深度编码算法. 将深度图划分为边缘区域和平坦区域: 对于边缘区域, 采用全搜索策略, 以提高边缘区域的编码质量; 对于平坦区域, 采用SKIP模式和16×16模式, 以提高编码效率. 除此之外, 在去块滤波中, 提出一种利用纹理图和深度图边缘相似性的可保护深度图片边缘的中值三边滤波器. 实验结果表明, 与JM编码方案相比, 该方法在码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 提高了编码效率和虚拟视绘制的主观质量.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局部爆炸图自动生成方法,为降低计算复杂度,利用蚁群算法求解零件的爆炸顺序.给出了零件爆炸距离的计算方法及爆炸图的构建过程.通过利用拆卸矩阵保证爆炸图中零件布局及零件爆炸方向的几何可行性.利用连接矩阵计算零件爆炸的连续性.以爆炸方向改变次数、零件爆炸连续性、爆炸距离为原则,求解优化的爆炸图布局.最后,以减速器三维模型为例进行验证,并对比UG NX软件的爆炸图自动生成功能,验证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王栋  王海荣  车淼  孙崇 《广西科学》2023,30(1):79-88
问答系统作为信息检索的一种高级形式,已成为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本文聚焦于知识图谱问答(Knowledge Graph Question Answering, KGQA)研究中的关系检测,针对现有方法中未能较好兼顾全局语义和局部语义信息,以及复杂问题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问题-关系注意力和特征视图匹配的关系检测方法。该方法从问题和知识库中提取多粒度的特征,将提取特征构造成特征对视图作为关系检测模型的输入,视图内部利用双边多视角匹配(Bilateral Multi-Perspective Matching, BiMPM)进行比较匹配,得出关系预测结果。为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在SimpleQuestions、WebQSP数据集上,与6种主流基线方法进行对比实验,本方法的准确率分别提升3.42个和0.4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在仅有单目视图的环境下实现立体匹配的问题,在现有视图重构网络模型Deep3D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加权局部对比归一化约束的全卷积重构模型.该模型采用改进的全卷积神经网络架构作为模型的特征提取模块,以期减少训练参数,降低训练时间,增加模型的非线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重构精度,设计了新的基于加权局部对比归一化的约束条件,并采用结构相似性成本(SSIM)与L1成本相结合的损失优化函数对模型进行优化.在KITTI 2015数据集上展开实验,并与Deep3D模型及其后续的改进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只使用左视图作为训练数据的情况下,生成的右视图在SSIM和峰值信噪比两个指标上有很大提升,能够满足立体匹配方法中右视图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对事件进行叙述时,即使是同一个叙述者,如果采用不同的视角方式,事件也会变得不同.传统小说多采用零视角,现代小说更普遍运用内视角.福克纳则根据不同的题材、主题,灵活地选择不同的视角方式.在表现重大的题材、对历史作纵深方面的探索时,他采用零视角,可以不受视野的限制,充分发挥全知全能的作用.在对人的心灵进行刻画,探究人类的共性时,他使用内视角,因为内视角是一种有限视角,意味着叙事的非全知性,有利于人物的自我展现,读者可以直接切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的价值创造模式不再是Porter的价值链,而是旅游价值网.作为一种中间型组织,旅游价值网具有稳定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弹性,表现为内部成员具有搭便车的动机.从博弈角度可以对旅游价值网内部企业的合作策略进行分析,得出长期内旅游价值网是相对稳定的合作型组织,其稳定性来自于其内部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车载单目视觉行人风险程度量化问题,提出一种俯视邻近行人风险量化分析方法。采用图像逆透视映射,将行人位置坐标从图像坐标系映射到俯视二维世界坐标系。通过在俯视二维世界坐标系中构建车行风险场并预测行人运动轨迹,量化行人风险系数并根据其系数大小将行人目标划分为安全、警告和危险三种不同风险等级。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量化行人目标碰撞风险,准确判定具有碰撞危险行人目标,有助于提高智能车载自主巡航能力和先进辅助驾驶系统危险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几何上,直观地介绍求解一类条件极值问题的Lagrange乘数法,显得很形象、易于理解。另外,用Lagrange乘数法求出的解不一定是条件极值问题的极小值解。利用二阶导数给出了用Lagrange乘数法求出的解是条件极值问题的极小值解的一个充分条件。用该条件判别,比用已有的方法判别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0.
一种简便的合成脒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脒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鉴于目前脒类化合物合成方法中的诸多不足,对Sm/TMSCl/H2O(微量)体系促进的腈与叠氮化合物分子间的还原偶联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在Sm/TMSCl/H20(微量)体系中,芳香族叠氮化合物与芳腈或脂肪腈反应,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相应的脒,条件温和,产率较高,且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