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醋酸纤维-(S)-萘普生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分离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多孔醋酸纤维膜为支撑体制备醋酸纤维-(S)-萘普生分子印迹复合膜;研究萘普生模板分子与丙烯酰胺单体摩尔比及成膜溶剂种类等对分子印迹复合膜的膜通量、膜选择结合性以及膜分离选择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萘普生模板分子与丙烯酰胺单体的摩尔比为1/10时,以四氢呋喃为成膜溶剂,在光引发条件下制得的醋酸纤维-(S)-萘普生分子印迹复合膜对萘普生和酮洛芬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在25℃时,醋酸纤维-(S)-萘普生分子印迹复合膜的膜通量达19.7 L/(m2.h),萘普生/酮洛芬的结合选择性因子1α为2.8,萘普生/酮洛芬的分离选择性因子2α为5.6。  相似文献   

2.
多孔壳聚糖膜的渗透性及其对Cd(Ⅱ)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致孔剂,制备了一系列多孔壳聚糖膜,SEM研究了各膜的表面及断面结构,FTIR分析了其组成,测定其对小分子物质的渗透性及对Cd(Ⅱ)离子吸附性,探讨了Cd(Ⅱ)离子的浓度、吸附时间、体系pH值、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膜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该多孔壳聚糖膜具有孔隙率高、孔分布均匀、比表面积较大、对小分子物质有强渗透性、不流失、易再生等特点,而且当pH在6.0~7.3范围内,对Cd(Ⅱ)离子的吸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pH值的菌草培养基栽培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香菇(Lentinus edodes)、灵芝(Ganoderma lucidum)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平菇菌丝生长pH值适宜范围5~9,最适6~7,pH值为6时菌丝长速最快,为6.375mm/d;毛木耳菌丝生长pH值适宜范围5~9,最适7~6,pH值为7时菌丝长速最快,为3.600mm/d;香菇菌丝生长pH值适宜范围4~9,最适6~5,pH值为6时菌丝长速最快,为3.250mm/d;灵芝菌丝生长pH值适宜范围4~9,最适7~6,pH值为7时菌丝长速最快,为5.350mm/d;4种真菌菌丝均随酸性和碱性的增强,生长速度变慢,菌丝长势也变弱,在最适pH值条件下,4种菌丝的生长速度从快到慢依次为平菇、灵芝、毛木耳、香菇.  相似文献   

4.
以醋酸纤维素为材料制备了非对称膜,将所制备的膜应用于酚类化合物(苯酚、对甲基苯酚、对苯二酚)的分离,探讨了浓度、溶剂挥发时间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20%、溶剂挥发时间为60 s时,所制备的膜对酚类化合物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5.
用简单的手涂方法制备了明胶膜,研究了明胶溶液的浓度、pH值、增塑剂甘油的用量以及添加剂乙醇的用量对明胶膜抗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明胶溶液浓度增加,膜的抗拉强度逐渐增大;(2)成膜液的pH值在7.0左右时,膜的抗拉强度最大;(3)随着增塑剂甘油含量的增加,膜干燥所需时间增长且抗拉强度降低;(4)乙醇用量为10%时,膜的抗拉强度最大;(5)明胶膜在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中,溶胀性能不同。  相似文献   

6.
以脲素为底物,对曲霉脲酶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不同pH(5.0,5.6,6.0,6.6,7.0,7.6,8.0,8.6,9.0)条件下测定脲酶的Km值和Vmax.结果表明,pH对脲酶的Vmax影响明显,在pH5.5至pH8.0之间Vmax呈钟形.在pH7.0的酶促反应速度最快,Km值不受pH值影响;不同的pH值(5.0,5.6,6.0,6.6,7.0,7.6,8.0,8.6,9.0)下脲酶的Km 值和Vmax显示,在pH7.6时对底物的亲和力最大,为最佳pH,该脲酶在pH6.6到8.6时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拓宽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检测的线性范围,分别利用质量浓度为0g/L、10g/L、15g/L、20g/L、25g/L和30g/L醋酸纤维素扩散限制膜,对以二茂铁为电子媒介体明胶戊二醛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备的葡萄糖丝网印刷金电极进行修饰,研究了醋酸纤维素扩散限制膜对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醋酸纤维素扩散限制膜有效地拓宽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检测的线性范围,质量浓度为20g/L醋酸纤维素制备的扩散限制膜修饰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性能最优,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其检测线性范围为0~30mmol/L,响应时间为10s,灵敏度为31.4μA/(mol·L-1),相关系数为0.99733.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膜胶粒电荷效应对动态膜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以FeO(OH)、Al(OH)3溶胶、壳聚糖、明胶之间的二元组合,并通过调节pH,在陶瓷基质膜上通过错流过滤制备预涂动态膜,同时考察其对直接大红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试验表明:可通过选择不同组合和控制pH实现面向过程的动态膜设计.制备的4种动态膜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为94%~100%,通量为20~55 L/(m2·h).当电位极性相反时,脱色率最大;当电位极性为负时,脱色率最小.电性相同时,电位差越小,脱色率越大;电性相反时,电位差越大,脱色率越大.  相似文献   

9.
用紫外光接枝聚合方法将丙烯酸(AA)接枝到磺化聚醚砜(SPES)微孔膜上,得到具有pH敏感性的分离膜.接枝膜采用衰减全反射(ATR-IR)附件进行了表征,接枝膜表面及断面形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观察,并同时通过接枝率、水渗透通量和截留率的测定研究了接枝膜的接枝程度、渗水性能和pH敏感性.通过紫外光接枝聚合的方法,在磺化聚醚砜微孔膜的膜表面和孔内接枝上了丙烯酸接枝层作为pH感应型开关;当丙烯酸质量分数为0.05,光照20 min时,接枝率达到8.40%,pH=2时的纯水渗透通量约为中性时的20倍;当牛血清蛋白(BSA)渗透液的pH小于其等电点4.7,pH为2~4时,截留率发生显著变化,表现出明显的pH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乳酸乳球菌发酵过程中pH调控和补料对产物生成的影响.研究采用三种不同的pH调控方式(初始pH7.0):(1)恒定pH6.8;(2)当pH降到6.2时恒定pH6.2;(3)发酵6 h后每2 h调节pH至6.8.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按方式2调节pH与不调控pH相比,乳酸链球菌素效价提高了2.48倍.分别选用了4、5、6和8 g·(L-1·h-1)蔗糖流加速度,当按5 g·(L-1·h-1)恒速流加蔗糖溶液,乳酸链球菌素效价提高约2.9倍.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反渗透膜在处理核电厂含硼废水时的脱硼效率(截留率), 通过改变原水pH值及添加配合物, 考察反渗透膜脱硼效率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反渗透膜对含硼废水中硼的截留率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 当pH=11时截留率最高; 当n(山梨醇/甘露醇)∶n(硼酸)=1时, 反渗透膜对溶液中硼的截留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技术处理含Pu废液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对含Pu废水的处理提供指导,进行了系统的反渗透实验.结果 表明:膜通量随着温度和压强的提高而提高;截留率随着压强、原水活度的提高而提高,随着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在pH为膜的等电点附近时最低;在实际废水处理中,反渗透装置始终保持稳定运行15 h,共净化处理废水8L,产水达标.可见反渗透技术对含Pu废液的处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及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反渗透技术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反渗透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设计资料的收集、反渗透膜的选择、反渗透膜装置的设计以及预处理和后处理.  相似文献   

14.
低碳氮比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颉  张丽丽  毕雪玲 《河南科学》2010,28(10):1334-1336
针对低碳氮比垃圾渗滤液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处理工艺,采用加碱调节pH值再用机械搅拌和空气扩散搅拌相结合的方式大大降低氨氮的含量,然后用MBR生化反应器,结合高效碟管反渗透膜处理系统,终端出水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针对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过程中常规反渗透膜脱盐难以满足高总溶解性固体含量(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需要,结晶蒸发存在换热器结垢,而氧化处理不能实现脱盐效果等问题和页岩气压裂返排液急需处理的现状,分析了川南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水质,并以水质软化与絮凝沉降、多级过滤为预处理工艺,高、低压反渗透膜串联为深度处理工艺,形成了一种基于多级反渗透脱盐的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返排液预处理后的硬度降至120 mg/L,悬浮物含量(total suspended sotids,TSS)降至7~20 mg/L;利用超级反渗透(SRO)膜与反渗透(RO)膜串联,依靠其导流盘设置的大量凸点,使滤液形成湍流,避免膜堵塞,实现了TDS达6×104 mg/L的返排液脱盐处理.该技术在长宁页岩气区块开展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TDS为2×104~6×104 mg/L的返排液采用该技术进行处理后,清水产率达56.5%~ 81.36%,清水的TSS、氯化物含量、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氨氮等指标均达到GB8978-1996和DB51/190-93的一级指标要求,实现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减量化外排处理.  相似文献   

16.
太钢反渗透系统采用经一级处理后的钢铁企业生产废水为水源,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反渗透机组出现不同的污堵。对不同的污染物质有选择性地进行了化学清洗,恢复了反渗透膜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清洗,可以保证反渗透机组连续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厂清净下水处理系统进水水质特点,探讨了反渗透装置结垢的风险及控制措施,以保证设计的清净下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反渗透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处理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种领域,其处理水源也变得复杂多样化,因此要求在反渗透系统和反渗透预处理设计时予以高度关注。本文主要讨论针对不同水源时反渗透系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原油田是一个多层系、多油藏类型的复杂断块油田 ,部分区块储层中黏土特别是膨胀性黏土含量高 ,对注入水水质的要求较高 .本文对阳离子聚合物与聚合铝复配处理中原油田采油污水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当聚合铝浓度为 5 0 mg/L时 ,阳离子聚合物的分子量、加入浓度、污水的 p H值、污水温度等对处理效果影响大 ,当阳离子聚合物的黏均分子量为 1 2 0万、加入浓度 3~ 5 mg/L、污水的 p H值为 6.5~ 8.5、污水温度在 45℃时 ,中原油田采油一厂采油污水中悬浮物、油的含量分别由处理前的 1 65 mg/L,1 1 8mg/L降低到 1 .2 mg/L及 5 .0 mg/L ,滤膜系数达到 35  相似文献   

20.
 反渗透膜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纯水供应技术,制备高通量反渗透膜成为研究热点。采用冠醚(18-crown-6)与KOH 的络合性缚酸剂催化界面聚合反应制备聚酰胺反渗透膜,利用18-crown-6 能与缚酸剂无机碱(KOH)形成络合物,加速KOH 从水相到有机相的扩散,可以促进聚合反应的进行。通过此方法制备得到了厚度更薄、表面适度水解的分离膜,明显提高了膜的水通量。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显示,冠醚的添加可以有效抑制KOH 导致的聚合单体的水解,保证膜具有合理的离子选择性,解决了使用纯KOH 做缚酸剂时会明显降低膜分离性能的问题,对NaCl 的截留率保持在90%以上,使用Cs+作为截留离子发现,该膜对Cs+同样具有良好的截留能力,说明缚酸剂对反渗透膜分离性能的改变基本不受电解质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