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辽西兴城钓鱼台地区海岸基岩500多组节理产状的观测,运用构造解析方法,结合岩体的新老关系、节理空间组合特征,分析了节理的产状、分期及与区域构造的关系,并对节理构造破裂古应力场进行了反演。研究区节理面倾角较陡,共发育三组平面X共轭剪节理,按其展布方向分为:NW-SE与NEE-SWW向节理组、NW-SE与NWW-SEE向节理组、NW-SE与NE-SW向节理组。节理所处的古应力状态以走滑型为主,正断型次之。根据岩体侵位顺序,将构造运动分成五个阶段,对应的古应力场分别为NE-SW向拉张;NW-SE向挤压,NE-SW向拉张;NNE-SSW向挤压,NWW-SEE向拉张;NNW-SSE向挤压,NWW-SEE向拉张;近E-W向拉张,初步推断上述五个构造阶段均属于燕山期。  相似文献   

2.
黔南坳陷节理发育特征及其对构造应力场转换的指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统计和分析黔南坳陷节理产状、几何样式及序列关系等,探讨古构造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根据节理切割及其与断层的先后关系,可将黔南坳陷节理组分为5个序列,NNE与SEE向"X"型平面共轭剪节理在加里东末期首先发育,在燕山晚期发育NW-NE方向共轭剪节理和NNE-NEE方向共轭剪节理,且前者发育时间先于后者, EW向节理在喜马拉雅期形成;构造应力场主方向经历了NEE-NS-NE-EW的先逆时针后顺时针的应力场转换;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在黔南坳陷构造应力场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庆北碚鹰耳岩节理的构造特征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重庆北碚鹰耳岩节理的研究,建立该地区节理的认识和理解;对该地区的节理特征进行描述。运用构造解析方法,遵循共轭节理配套原则对重庆北碚鹰耳岩地区发育的次生节理进行分析,该区共发育5套共轭节理,分别是北东向和北西向节理、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节理、北北东向和南西西向的平面共轭节理。北东向和南西向节理、北西向和南东向的剖面共轭节理,分属为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3个构造期次。结合地质背景,推出该区节理的形成和发育受到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构造应力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碧痕营穹窿内220余条节理的观察、统计、分析,该区发育NWW-SEE与NNW-SSE至近SN向、NNE-SSW向与近SN向、NNE-SSW向与近EW向及NNW-SSE至近SN向与NNE向等四套共轭X节理。在此基础上对节理所反映的构造应力场进行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可能发生了NW-SE、NWW-SEE、NE-SW及NNE-SSW向四次应力作用,其中NW-SE向、NWW-SEE向为两期主要应力场,NNE-SSW向和NE-SW向可能为后期局部应力场。根据应力场演化分析,近EW向右行走滑断层形成时,它指示的主应力方向为NW-SE向,当近EW向和NE向右行走滑断层连接过程中,研究区从走滑背景转化为转换挤压背景,这过程中主应力发生逆时针方向旋转为NWW-SEE向,在此应力场背景下,形成了轴向为NNE向的碧痕营穹窿。  相似文献   

5.
运用构造解析方法,遵循共轭节理配套原则对核桃坪铅锌矿区的节理进行逐步分析,该区节理主要分为5组,共配成2套共轭节理,分属近南北向,东西向2个构造期次。据此推断该区节理的形成、发育先后受到该区近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期构造应力场作用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很好的从小尺度构造角度反映了矿区主控矿断裂F1的演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罗盘测试节理分布特征,利用赤平投影方法对大宁—吉县地区古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进行反演。研究结果显示,大宁—吉县地区主要经历了燕山、喜山两期古构造运动。其中燕山期构造应力场在研究区内最发育,最大挤压应力方向为北西西—南东东向,平均产状为127∠13°,最小主应力轴产状为35∠8°。喜山期应力场最大挤压应力方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最大主应力轴平均方位为43∠8°,最小主应力轴产状为131∠7°。研究区内的背斜和向斜轴向主要为北东或北北东向展布,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西—南东东向。  相似文献   

7.
鄯善油田储层裂缝特征及形成时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野外岩石节理裂缝的观测、钻井岩心描述测量、倾角测井裂缝识别,认为鄯善油田储层:构造裂缝发育,岩心观测到的裂缝平均线密度为0.41条/m,野外观测平均线密度为2.66条/m;以高角度缝以及垂直缝为主;裂缝方位主要为NE30°~40°,NW310°~330°;充填严重,80%以上裂缝已被方解石充填;以闭合缝为主。指出:鄯善油田构造形态是在近南北挤压作用下形成的,侏罗纪末燕山期构造运动形成三间房组近南北向的主压应力模式,形成油田内一系列近南北向正断层,以及NE-NW向共轭断裂;鄯善油田三间房组构造裂缝形成于侏罗纪末期燕山期构造运动期  相似文献   

8.
吐哈盆地北部凹陷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吐哈盆地北部凹陷低渗透砂岩储层发育有4组高角度裂缝和一组近水平裂缝.高角度裂缝主要为构造成因的剪切裂缝,低角度裂缝包括成岩裂缝、顺层滑脱裂缝和近水平剪切裂缝3类.裂缝的发育程度受岩性、岩层厚度、构造部位等因素的控制.裂缝是低渗透储层的主要渗流通道,是控制其油气产能高低的主要因素.通过地质和数值模拟研究,该区NE和NW向高角度裂缝为在燕山早期近SN向水平挤压作用下形成的共轭剪切裂缝,近EW向高角度裂缝和近水平剪切裂缝为燕山晚期近SN向逆冲推覆作用下形成的共轭剪切裂缝,近SN向裂缝主要与晚期的近SN向不均匀挤压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周口店房山岩体为燕山褶皱区在J3-K1期大规模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闪长岩岩体。该文根据该岩体西缘车厂韧性剪切带内发育的大量包体、断裂、节理、S-C组构及岩脉等构造特征分析,将岩体西缘的构造演化划分为6个期次。研究认为,车厂地区房山岩体的构造特征记录了其侵位以来不同时期有序的构造演化过程,其内近SN走向的定向排列包体反映了岩体侵位时受围岩挤压的变形特征,NNW和SSW向两组共轭韧性剪切断层为岩体侵位晚期顶部开始冷凝、深部岩体上拱时的产物,SEE-NWW向脆韧性左行剪切断层和近EW向右行脆性剪切断层及其辉石闪长岩岩脉为岩体侵入末期在半固结-固结状态下受外力作用结果,三组原生节理及其硅质条带充填形成于岩体完全冷凝期,在岩体冷凝后又沿节理充填了石英岩脉,此后又在差异风化作用下形成硅质条带突起。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丰富的三维地震资料,通过断裂体系静态刻画和动态分析,对番禺4洼断裂发育的时空差异性及构造转型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控于滨(环)太平洋、特提斯-喜马拉雅两大构造域的区域演化背景,番禺4洼新生代断裂体系发育时空差异性明显;拉张裂陷期(E2w—E2e)经历了由NE向断裂控洼到NWW、近EW向断裂控洼的转变,裂后拗陷期(E3z—N1z—N1h)断裂活动减弱、消亡,构造活化期(N1y—Q)表现为先期发育的NWW向、近EW向断裂复活和新的近EW向断裂的产生,且走滑特征明显;现今断裂体系特征体现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肩关节在4种不同姿势下对肘关节最大屈肌力量的影响.发现肩关节姿势变化对肘关节最大屈肌力量影响较为显著,且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高层建筑中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探讨了设缝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因刑事立法背景不同导致在共同犯罪问题上产生难以融合的差异。海峡两岸采用不同标准的共同犯罪人分类法——分工分类法与作用分类法,二者都不能圆满解决共同犯罪人的定罪与量刑问题。大陆刑法在确定身份与共同犯罪时,存在着按主犯的犯罪特征决定共同犯罪性质的法理误区。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工程实际,对同时计入摩擦力和惯性力作用下的三叉式万向联轴器的受力提出了一种分析模型.利用此模型建立了既简单又实用的三叉式联轴器的力学表达式,并结合实例对这种联轴器的受力进行了数值分析.力分析的结果可为轴承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其简化的计算公式为工程计算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异种材料在不同连接方式下的失效特点并促进胶铆接头在工程中的应用普及,本文以碳纤维/铝合金单搭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对胶接、铆接和胶铆混合连接接头的静态拉伸力学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研究中以胶粘剂材料和铆钉材料为研究变量,首先对单搭接胶接接头和铆接接头的拉伸力学行为进行讨论,并从中分别选择了两种胶粘剂和铆钉材料进行组合,重点研究了胶铆接头的交互作用,同时也对铆接方向对接头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从载荷-位移曲线上看,胶接接头呈现脆性的断裂特点,铆接接头呈现韧性的断裂特点,胶铆接头综合了胶接和铆接的断裂特点,且胶粘剂在其过程中先断裂失效。另外,铆接方向对铆接和胶铆接头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当铆钉从碳板侧插入时,其力学性能会优于铆钉从铝板侧插入制备的连接接头。本研究中,强胶弱铆组合制备的胶铆接头表现出最强的正交互作用,因此其材料的利用率最高。本研究为工程实际中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间的连接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锴  魏杨  何宗锴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2):14221-14228
为研究异种材料在不同连接方式下的失效特点和耐蚀性能,以碳纤维(CFRP)/铝合金/钢为基板的单搭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对胶接、铆接和胶铆混合连接接头腐蚀前后的静态拉伸力学性能开展试验研究,揭示了胶铆接头的交互作用。对比分析了氯化钠浸泡前后接头的抗老化性能及胶粘剂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胶粘剂对铆接接头具有增强作用,且能够有效保护基板免受腐蚀,延缓混合接头力学性能衰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连铸机接弧的概念,提出了保证连铸机接弧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如何预防和解决施工过程中施工缝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以十字形板与焊接空心球相连的网架节点用有限元的方法进行了受力分析与试验研究,摸清了球面及十字形板内的应力分布规律。分析指出,影响球面应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是板宽及球厚,板厚及球的直径对球面应力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0.
施工缝的预留位置及处理方法一般应按规范进行,但当偶然原因作用使得施工缝不能留在预先规定的地方时,结构的强度可能不满足要求。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施工缝的预留方法进行了一批对比性试验。通过试验,得出一些可以提高施工缝强度的规律和定量的概念,可供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