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世洵 《安徽科技》2014,(10):44-44
锤式破碎机是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矿山煤炭等行业的重要生产设备。锤头是在生产中消耗量很大的易损零部件。由于锤头的工作表面与被破碎的坚硬物料直接接触,受到冲击、剪切、挤压以及接触疲劳等应力的反复作用,其工况条件恶劣,工作时受力复杂,磨损严重。因此,选择既有高耐冲击又有高耐磨性的锤头材料就成了企业研发和使用的方向,而研究这种满足多种性能要求的单一材料十分困难。近年来,研究人员根据锤头的实际使用工况条件,引进了复合材料这一生产工艺,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童家务 《科技咨询导报》2010,(12):124-125,127
电子称重系统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与传统雷达、核子、音叉式等料位计计量比较,电子称重系统不直接与物料接触,具有清洁方便、计量精确,安装方便、可在线更换等优点,在石油、石化等行业已有好的应用业绩。本文针对壳牌煤气化装置中1500#工号(除灰单元)称重仪显示重量随压力升高而增大的现象,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得出真实重量修正公式,解决了实际问题,对工程应用中类似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宏宇  宋波  胡占伟 《科技信息》2011,(7):94-94,108
石灰生产线除尘设备每天生产出大量除尘灰,污染严重,基本没有直接利用价值。采用封闭式气力输送法输送至粉灰仓,与粉灰混合后供烧结使用,减少污染,且创造极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Verhulst模型以实数序列为建模对象,而对区间灰数的预测还比较缺乏的问题,利用直接建模思想,得到一利新信息Verhulst直接模型形式;在核与灰半径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区间灰数预测模型;通过核与灰半径,推导出所建预测模型区间灰数上下界的时间响应式.应用实例表明:区间灰数预测模型具有很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拓宽了灰色预测模型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卢玉澎 《科技资讯》2011,(24):100-100
由于3600mm×30000轻灰煅烧炉炉头、炉尾滚圈,表面点蚀、磨损严重,造成炉体跳动超出了允许范围,影响了纯碱的生产。根据公司生产要求,更换炉头、炉尾滚圈,保证安装精度,安全施工,使煅烧炉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火力发电厂的干除灰系统中,过流部件要受到高温流体的冲蚀磨损,以阀门的磨损最为严重,阀门的使用寿命低。文章介绍了新型密封结构圆顶阀的工作原理、PLC控制原理、控制密封圈材料的选用、密封圈结构的设计。其用于火力发电厂的除灰系统,安全可靠,寿命较长。  相似文献   

7.
一种磁悬浮轴承式汽车发电机,将传统汽车发电机轴承替换成磁悬浮轴承,由于磁悬浮轴承不与轴直接接触,没有金属间的磨损,解决了发电机高速运转给发电机轴承带来的磨损和噪音,延长了汽车发电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线接触滚动副早期失效主要是由于接触表面的润滑不良.使得表面粗糙度波峰相 互接触而产生磨损及表面破坏.但在润滑良好的情况下,由于接触表面压力分布的变化.在某些 工况参数下.接触副的疲劳寿命出现降低现象.本文通过数值方法,对n种典型工况参数下接触 副表面层的应力分布进行计算,分析了接触副的疲劳寿命,提出了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应用中合理 选择工况参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郭鹏飞  和雄伟 《科技资讯》2013,(16):96-96,98
阐述了××电厂300 MW机组168小时期间,除灰系统在BMCR(锅炉最大连续出力)工况下,除灰管道多次出现堵灰现象,通过对运行数据及现场设备的分析,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解决了系统堵灰的这一难题,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张鹏  武广萍 《甘肃科技》2013,(21):59-61
介绍了正压浓相双套管气力输灰系统的原理及特点,对在电厂调试期间省煤器输灰系统出现的异常堵管问题进行了判断与处理,并从气源压力、运行工况、灰成分和管道残留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疏通后省煤器管道出口压力最高值从450kPa降至110kPa.因此,建议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将管道内的杂物清理干净,以防给运行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11.
线接触滚动副早期失效主要是由于接触表面的润滑不良,使得表面粗糙度波峰相互接触而产生磨损及表面破坏。但在润滑良好的情况下,由于接触表面压力分布的变化,在某些工况参数下,接触副的疲劳寿命出现降低现象。  相似文献   

12.
轴瓦是轴承的重要零件,由于轴瓦或轴承衬与轴颈直接接触,一般轴颈部分比较耐磨,因此轴瓦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轴瓦的磨损与轴颈的材料、轴瓦自身材料、润滑剂和润滑状态直接相关,选择轴瓦材料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小型固定床上以铁矿石为载氧体、CO为燃料,进行了化学链燃烧试验.通过在铁矿石中加入生物质灰,探讨了生物质灰的种类(玉米秆灰、油菜秆灰和稻草灰)、灰的添加量(5%~20%)及灰中碱金属对铁矿石载氧体反应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质灰中无机组分不同,对铁矿石载氧体反应活性的影响也不同.由于玉米秆灰和油菜秆灰中碱金属K含量较高,高温下K以气态形式迁移到铁矿石表面,生成了K3Fe O2,从而提高了铁矿石的还原反应活性.稻草灰中Si含量很高,高温下碱金属K及Fe O与铁矿石反应,生成低熔点共晶体,加剧了铁矿石表面的烧结,减少了气固反应的接触面积,导致CO总转化率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4.
张卫东 《科技资讯》2007,(11):51-52
为了提高灰渣的综合性能和节约水源,我国逐步开始采用干式气力输灰系统。干式除灰系统存在堵管和磨损两个主要问题。那么如何进行排堵和防止磨损呢?排堵方式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所谓自动排堵就是在控制程序中进行一系列的逻辑设定,通过仪表监测到系统中的压力信号,PLC通过对压力信号的一系列处理,从而采取自动调节方式的过程。手动排堵方式的步骤如下:先关闭进气阀门,然后在泵体上端的手动排气阀门上接一个金属软管,软管的另一端通向一个盛水桶内,然后打开排气阀,将灰排入桶中,当压力低于1.5Bar(表压力)时,关闭排气阀,再打开进气阀门,增加输送源动力,此时灰应被顺利地送入终端灰裤。防止磨损应从设计、安装和运行3个方面入手。在设计时要注意弯头和弯头后面的1米长的直管段要采用耐磨管道。在管道和法兰焊接时,其端面要与法兰端面平齐,且在外部焊接。在安装时要注意管道和管道焊接时不能将管道焊透,焊渣不能进入管道。运行时要注意采用小气量输送,以免速度过大,并要及时更换磨损件。上述介绍得只是排堵和防止磨损的几种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堵管和磨损现象将会越来越少,输送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5.
三种煤配合降低淮南煤灰熔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淮南煤通过配煤降低灰熔点,以探讨符合Texcao气化炉灰熔点要求的配煤方案.选用主要原煤5种:淮南煤A为高灰熔点煤,其他4种原煤(分别为B、D、E和F)为低灰熔点煤.采用高灰熔融性淮南煤A与2种低灰熔点的煤相配加形成配合煤,其中配以C煤(固定50%)调整B煤或D煤等低灰熔点煤与淮南煤的百分比.进行配煤灰熔点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煤的灰熔点比淮南煤显著降低,配合煤灰熔点的变化与3种煤的灰熔点没有简单的比例关系,配合煤的灰熔点与煤灰组成也有关系.ACB、ACE、和ACF三种配合煤在淮南煤比例为35%时,其灰熔点都低于1380℃.符合Texcao气化工艺要求,只有ACD配合煤的灰熔点不符合Texcao气化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6.
周天武 《科技信息》2013,(26):455-455
八钢属于综合性的钢铁联合企业,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各个生产环节中产生的除尘灰量越来越多,按以往的生产经验,这些除尘灰都是堆放在烧结一次料场或者直接卸到铁精粉料堆上,进行二次利用。由于这些除尘灰未经过加湿处理,在堆放过程中形成二次扬尘,配加时也会产生物料偏析,对烧结的生产工艺影响较大。本次设计主要是针对除尘灰如何进入料场进行设计改造。设计投入运行以来,环境问题及烧结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灰关联分析及其在装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理论是研究和解决信息不完备系统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处理能力强、计算复杂度低等优点。实际工程中变速箱系统的故障具有复杂的灰特性。通过对灰理论中的灰关联原理、灰关联系数与分辨系数的关系、以及分辨系数的性质和取值原则的研究,成功地将灰关联分析应用于变速箱系统的故障诊断。实例结果表明:灰关联故障诊断方法计算简单.诊断结果与定性分析结论一致;能够为装备维修及状态预测提供理论指导;且对样本数量及其分布规律没有特殊要求,便于形成知识库中的规则,实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重载接触工作状况下机械零部件的耐磨性,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以某重载装备伸缩臂的托辊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托辊系统与支撑板重载接触试验,研究摩擦试件的磨损机理.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对试件磨损后的表面宏/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和塑性变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重载工作状况下,随着磨损次数的增加,支撑板的磨损机理呈现为综合的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而由于托辊的硬度比支撑板硬度高,所以托辊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伴随着轻微的黏着磨损.通过对磨损后托辊截断面的显微组织观察,发现表层片状珠光体局部区域有位错、组织破坏等现象,这表明重载接触下托辊已经发生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深海推进器用机械密封在工况周期波动下磨损失效现象,在机械密封PV试验机上进行拟实工况测试,建立不同材质摩擦副配对在工况周期波动和定工况下的对照性试验,测试摩擦副实时摩擦系数、形貌演变、表面磨损等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工况周期波动下的SSiC-M106K摩擦系数振幅频率高于恒定工况,且表面粗糙度由0.026μm上升至1.08μm,产生的磨粒对M106K表面造成二次磨损;另一方面,在3种不同材质的摩擦副配对中,SSiC-WC在工况周期波动下的摩擦系数最小且始终稳定在0.012~0.027范围。经SEM电镜测试后发现:以SSiC为动环的SSiC-WC摩擦副磨损程度较小,未出现犁沟效应,而SSiC-M106K表面出现明显磨痕,这是由于在滑动接触过程中磨料在石墨表面转移而导致磨损加剧。因此,SSiC-WC的摩擦配副更适应工况周期波动的服役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二灰黄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参考,进行了二灰黄土三轴剪切和直接剪切试验,分析了二灰黄土的力学性能。通过三轴剪切试验测得不同围压下二灰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弹性模量和抗剪强度等力学指标;通过直接剪切试验测得不同含水质量分数、不同压实度下二灰黄土的凝聚力和内摩擦角。研究结果表明:二灰黄土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和峰值应变与围压基本上呈直线关系,其破坏过程可以用损伤的概念来解释;凝聚力和内摩擦角与压实度呈线性增长关系;凝聚力与含水质量分数呈非线性关系;内摩擦角与含水质量分数呈线性降低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