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企业产权的动态安排及企业剩余分配的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科斯和阿尔钦等人对公司的定义,企业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所有者形成的合约.企业的要素从大的方面分为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要素所有者在形成合约时,面临着产权的重新安排,这一安排的前提是双方收益的最大化.企业同时又是区别于其他一次性交易的特殊合约,因此它的产权安排是动态的,而企业剩余的分配也是动态的.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产权和企业剩余的安排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均衡分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项目融资"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一种行之有效的融资方式。改造我国的项目融资制度是当务之急,也是彻底解决投资效率问题的根本途径。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以产权明晰、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的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出资人制度,在国有企业中解决产权虚置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督导功能丧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一系列合约的联接,但是与市场上通行的合约不同,构成企业的合约是一种关系性合约,根据合约的约定,要素所有者将要素的支配权让渡给中心签约人,并获得中心签约人固定的支付。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中心签约人胡有合约约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所有权。因而企业产权是依赖合约而存在的一类特殊的产权。这种特殊性使得企业产权交易与资产交易具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黄永涛 《科技资讯》2009,(1):179-180
企业治理是针对各产权主体之间的产权关系的制度安排。由于人力资本产权具有与其拥有者的不可分离性,企业运用只能激励而不能“挤榨”性和购买时具有“事前讲不清楚”的风险性等特征,为此,在企业治理中必须构建人力资本产权的激励制度,激励机制和激励环境。  相似文献   

5.
产权制度是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公司治理就是在既定的产权制度基础之上对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构建。因而,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化从根本上受制于产权制度的优化。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转型时期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与股份制改造的相关问题,并且提出了初步的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6.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适应企业产权社会化要求的权力制衡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应适合我国的国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探索建立体现劳资新型关系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技术企业治理结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传统工商企业而言 ,现代高技术企业具有三个显著的产权特征。传统“股权至上”企业治理模式与高技术企业的产权特征形成尖锐矛盾 ,即物质资本投入者独享企业所有权显然违背了企业治理结构安排的基本原则 ,从而成为高技术企业经济效率提高的根本性障碍。高技术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势在必行 ,其基本方向应是根据人力资本在高技术企业中的相对地位和风险状况给予其所有者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具体方法和途径主要有 :股票赠予、设置企业创业股、授以股票期权以及实施职工持股计划。  相似文献   

8.
浅议高新技术企业的产权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产权特征,指出人力资本产权化是高新技术企业产权治理结构的关键,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上存在的若干缺陷,提出必须进行产权控制创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规范和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变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我国外轮理货行业一直处于垄断阶段,在国家适度放开的政策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飞速变化是其面临的首要任务。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比较流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的观点,然后对国外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国际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外轮理货公司的结构治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和关键。从公司治理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来看,可将公司治理分解为“财务治理、生产治理、人事治理、市场治理”等几个方面。财务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经济利益方面的冲突。公司治理是以产权为核心和纽带,而财务治理则是以企业财权为核心和纽带构成的,财务治理做好了,公司治理便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1.
企业员工以不同形式参与公司治理是目前市场经济国家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与创新的一大趋势,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理论和经济民主论是员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依据;实践中西方国家企业员工参与公司治理采取了集体谈判、员工参与共决制、终身雇佣制、职工持股计划等.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利益相关者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企业的契约性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具有一致性,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所有权分配进行谈判,谈判的结果决定了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治理结构是内生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了提高治理效率,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时代发展趋势,进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创新,并努力创造适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现代产权制度理论为依据,剖析了我国传统产权制度存在的产权关系不顺、产权结构不合理、企业治理机制不完善、产权配置凝固化等缺陷。探讨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以权利的界定为基础,建立能够实现风险责任与财产控制权和支配权相匹配、提高国有产权的可交易性和可流动性、提高适应市场能力的中国式现代产权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在民营企业不同发展过程中公司治理中出现的各种代理问题,揭示了造成代理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并从多个角度提出解决民企公司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治理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对剩余财权的一种契约制度。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现有的已发现的问题,主要是剩余财权的安排及其行使机制不完善。文章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从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初步构建了新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中微型企业创业和创业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的崛起必须依靠全民创业,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局面。然而,现代创业理论研究的范围远远超出了古典创业的范畴,除了研究创建新企业外,更多的是偏重对企业制度创新研究,而其对创业者特质、创业环境、创业动力、创业分析方法的研究是古典创业理论不可比拟的。运用现代创业理论研究古典式创业,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面把握如何创立新企业。  相似文献   

17.
企业能力是家族制民营企业转型的关键。从供给主体看,企业能力可以分为企业家个人能力、组织能力,企业家能力是组织能力的源泉,组织能力是企业家能力的有效补充。不同的组织治理模式构成不同的企业能力供给主体,实现企业能力提升,满足企业需求。创立初期的业主型企业,主要依靠的是企业家个人的能力来引导企业的发展。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逐步演化到折中型、现代企业等治理模式,形成网络、制度、治理等组织能力,弥补企业家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家族企业制度的改革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企业是一种普遍的企业形态,我国现有的民营企业中有很大比重为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但是它以血缘关系为基本纽带、追求家族利益为首要目标等特点又成为它长期发展的瓶颈。中国的家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主动改造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实现家族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有煤炭企业大多处在现代公司化改制进程中.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经济转轨时期的一些制度性原因,企业的治理模式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必须对此加以研究,改善我国国有煤炭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促进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