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工程移民与生态移民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移民和生态移民的同一性主要表现为:移民规模进一步扩大,移民问题越来越复杂;引起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改变和重建;主要对象是农民;核心是维护、保障和增进移民的合法权益;基本机制是政府主导机制、移民主体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移民成本应该由社会来共同负担.工程移民和生态移民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工程移民是非自愿性移民,生态移民是自愿性移民;工程移民是人权侵犯性移民,生态移民是人权保护性移民;工程移民是区域经济发展性移民,生态移民是区域生态重建性和消除贫困性移民;工程移民是问题最难解决性移民,生态移民是问题相对难解决性移民;工程移民是遗留问题多移民,生态移民是遗留问题少移民;工程移民是制度保障相对完善性移民,生态移民是制度保障相对滞后性移民.  相似文献   

2.
搬迁移民或当地居民是否得到合理的生态补偿是自然保护区顺利建设和实现保护目标的关键环节,尤其是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本文以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提出了一套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保护区居民生产用地的损失补偿,还以生态足迹为基础,计算了林产品、水产品、薪柴、牧草等生态系统为保护区居民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服务价值.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得到的生态补偿标准,与保护区居民问卷调查结果差距较小,客观反映了居民的生态补偿意愿.该方法解决了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补偿标准过高,而仅以生产用地损失作为补偿标准过低的矛盾,可为其他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叙述生态移民的背景、生态移民意义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生态移民的兴起和发展、生态移民的类型、生态移民安置模式及政策等概况,分析了中国生态移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搞好中国生态移民的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的显著特征,尤其是中国的城市化受到当今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部分地区城乡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呈现城乡二元分离的特点.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生态脆弱地区如何有效进行生态移民成为政府和城市规划者的主要任务.本文以兰州市榆中县为案例,研究榆中县生态移民的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和城镇化进程,因地制宜提出梯度移民等具体措施,为实现生态脆弱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西北部地区是以藏羌民族集居为主的民族地区,也是四川省的生态资源中心。区域内地理地形复杂,自然保护区数量多、密度大,民族文化浓郁,经济发展落后,居民城市化低。调查发现,由于建立保护区指导思想的制约,现已建立的多数保护区规划缺乏系统科学性,管理系统与职能单一,依然存在来自区域内部居民与外部经济活动对其的破坏。研究认为,要实现保护区的设立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的终极目的,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对现有的保护区管理系统实施调整与完善,建立具有政府管理职能的资源保护特区,选择以城镇化为主要方式的保护区内就近生态移民,构建科学的自然保护区层次、形成政府(资源保护特区)与民族居民的资源保护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生态移民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它可分为自发性生态移民与政府主导生态移民、自愿生态移民与非自愿生态移民、整体迁移生态移民与部分迁移生态移民,等等。确定迁出地与迁入地是移民工程成败的关键。我们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要考虑保护和恢复迁出地恶化的生态环境,也要考虑不会对迁入地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对移民的经济补偿方面,在做到补偿充足的前提下,配以相应的政策措施。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时.一定要让移民自身参与政策和计划的制定,以避免外力强制作用下的文化改变。  相似文献   

7.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西部地区开始将生态移民作为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逐步实施并广泛推行,在理论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至今,有必要对生态移民多年的理论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和梳理.从生态移民的概念界定、分类及安置模式、移民的适应性、生态移民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生态移民的效果评估等五个方面着眼,对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爬梳,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态移民的出现,有关生态移民的研究也开始兴起。学术界对生态移民的战略地位、生态移民的模式、生态移民的政策和具体措施进行了开拓性研究。虽取得初步成果,但还存在着某些片面性和不足,需要深化研究内容,拓宽研究领域,着重移民后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风险规避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地区的生态建设正在广泛展开,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移民是人类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行动,关注、化解和规避生态移民的各方面风险不仅关乎移民本身福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影响。生态移民过程中的风险由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构成,生态移民风险的防范和规避需要政府与移民的全面互动,政府和移民应各担其责,共对风险。同时,全社会都应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将生态移民的预期建立在一个更符合实际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生态移民各环节的工作来推进社会公平公正,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民族关系保障和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查新,在阐述和界定生态移民概念内涵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移民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状况,即生态移民环境容量分析、生态移民生态环境影响监测分析、生态移民生态环境影响驱动机制、生态移民生态环境效应分析、生态移民生态风险5个主要方向的研究重点和不足.今后,要紧密结合国家新10a扶贫开发的总体部署,以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为目标,以区域生态移民生态管理为研究主题,注重生态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生态风险源与受体分析、生态风险预警机制研究等,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完善生态移民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古代草原生态保护法的内客很丰富,从远古时的习惯法到蒙古汗国以后的成文法,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这一内容。主要包括倒场轮牧、禁止草原荒火和破坏草场、禁止污染水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季节性固猎和保护野生动物等。古代蒙古族牧民通过制定上述法律法规,有效地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迭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为人类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动物学是高校生物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其实验教学担负着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使命,构建动物学实验开放平台能够使动物学实验教学与培养学生综合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紧密结合,因此在对比传统动物学实验教学与现代开放实验教学的基础上,从动物学实验室全方位开放管理、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研究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和大学生创新课题与开放平台有机结合几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动物学实验开放平台的构建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旨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动物学课程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学类专业课程改革大幅压缩了动物学课程的教学用时,但学生的动物学知识和能力不能弱化。教师必须转变课程理念,突出动物学课程的基础性,加强课程的人文性,创新教学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动物科学在农业、渔业、工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能源开发以及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所起的作用.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动物科学面临着一场挑战,动物科学工作者应自强不息,以振兴动物科学为已任.作者就此提出一系列值得深思的见解,指出动物科学应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中求得自身的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5.
深入分析与准确把握公务员制度创新的动因对我们正确选择公务员制度创新的方向与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而行政生态学作为公共行政学的一种极具解释力的重要理论与方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种重要方法论工具。从行政生态学的角度而言,公务员制度创新的动因乃是公务员制度满足行政生态环境变迁需要的必然要求,而现代公务员制度与行政生态环境关系的日益加强又要求现代公务员制度更需要不断创新,更需要加快创新步伐,以适应新的行政生态环境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动物科学在农业、渔业、工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能源开发以及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所起的作用。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动物科学面临着一场挑战,动物科学工作者应自强不息,以振兴动物科学为已任。作者就此提出一系列值得深思的见解,指出动物科学应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中求得自身的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7.
首次提出了“渭河河道及滩地自然区”是宝鸡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中关于盆地半湿润区的一个独立自然区;分析了渭河宝鸡境内,林家村至扶风牛蹄河段,90km长河道及滩地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环境变化状况,并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涨落-耗散定理分析了其发展态势,指出渭河河道及潍地区自然区已成为关中盆地半湿润区的一个脆弱生境,初步探讨了这一脆弱生境及其演化对宝鸡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致灾的可能性及其机制,提出了对该自  相似文献   

18.
加强动物学实习基地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学野外实习基地为例子,阐明了动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优越性以及建设的原则.通过实践证明,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习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实用理性走向实践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用理性是在中国人应付环境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贯通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实用理性实质上就是经验理性。由于在全部经验中,历史经验所占的比重最大,因而实用理性也就是历史理性。与此同时,由于经验是通过教育而传递下去的,因而实用理性必定蕴含着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实用理性的主要缺陷是:急功近利、眼界狭隘;甘居中游、甘随大流;经验狭隘、思想模糊。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中提出了“实践智慧”的概念,开辟出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不同的另一个哲学发展路向。实践智慧主要是指政治、伦理领域里的行动智慧,行为者在变动不居的环境中能够迅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诉诸明智的行动。经过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实质性推进,实践智慧逐渐上升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最受重视的哲学理论之一。我们认为,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中国人面临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把实用理性提升为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