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而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结合大量的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地对比分析了空间维度词"深"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结果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深"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时间域、颜色域、社会地位域和程度域。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认为,方位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是通过方位隐喻才得以构建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系统地对比分析了"LOW"/"低"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映射,结果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与"LOW"/"低"有关的方位隐喻映射主要集中在情感域、数量域、社会地位域、声音域、社会评价域和时间域,两者之间表现出一种同异并存、同大于异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文学创作中的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认知方式,在人们进行思维和表述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隐喻是目标概念域和始源概念域中两个意象相互映射的结果。在小说文本中,个体认知世界的不同方式体现在思维风格的差异之上。阐述从隐喻角度研究小说《飞越疯人院》方法,重点从概念隐喻表达,分析概念隐喻的变化与其叙述者的思维风格之间关系,从认知的角度解读文本中传达出的深刻隐喻含义。  相似文献   

4.
隐喻在语言和思维中无处不在,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强有力的认知工具,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宋词中富含植物隐喻,其英译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的转化,更是一种认知行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基于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性,对其中的植物隐喻及其英译进行分析。表明英汉民族对其认知有相似也有不同。探索中文认知域的...  相似文献   

5.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不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而且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隐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映射,即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爱情,人类情感永恒的主题,其隐喻的表达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比比皆是。研究爱情隐喻在两个概念域(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跨域映射问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爱情隐喻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教育语篇的意象图式分析——以奥巴马演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图式作为隐喻的认知基础,在概念域的映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构建隐喻的一种模式。经过对奥巴马演讲中的主要意象图式和隐喻的总结分析,探讨意象图式在隐喻构建、转喻映射中源域与目标域的建构以及隐喻与转喻互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特定认知域的认知模型受制于文化模型,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折射出不同的语言图式,理想化认知模型的文化认知模型的个性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周玉亮 《科技信息》2010,(30):177-177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帮助人们更好更清晰地了解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重要的认知工具。本文通过分析莎士比亚作品《罗密欧和朱丽叶》中"爱是旅程"、"爱是植物"、"朱丽叶是太阳"的爱情隐喻模式,从认知角度来论证隐喻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比较英语和汉语视觉域中的概念隐喻。英语和汉语在视觉域的概念隐喻基本一致,即从视觉域(属身域)向思维、情感、态度(属心域)投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子隐喻上。这反映出不同的语言系统体现了相似的认知过程,人类的隐喻性思维方式具有基于其身体经验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9.
朴素、平实是鲁迅小说艺术又一个富有特色的风格特征。该风格表现为:"小"处着眼,"广"域取材,"俗"中见雅。其特征为:民俗性和时代性。素朴之美渊源植根于生活,成长于对中外作家作品的借鉴,成熟于鲁迅精神的思考和锤炼。  相似文献   

10.
苏冰 《泰山学院学报》2009,31(4):107-111
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把有关原域/模型的某些特征或者知识结构转移到目标域/模型之上。因而,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不但构建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进而构建了人类的语言。成语作为语言表达方式,是概念隐喻的特例。成语可以用概念隐喻来分析,是隐喻性的语言表达式,成语的语义规律符合概念隐喻理论的系统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英语截短词可反映语言的变异与变化现象。截短词本身就是语言变异的结果。如果某个截短词的生成非常成功,以至完全顶替了原来的词语,这个过程就是语言变化的一个例子。不少英语截短词仅存在于某一语言变体之中。对英语截短词的研究可以揭示语言变异与变化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文学写作中 ,文学作品采用非常规的艺术化方式有 :词类的活用、词素的不同搭配、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语体词的互为使用、改变某些习惯语的固定搭配等  相似文献   

13.
村语和黎语虽同属一个语支,但词汇差异却高达50%以上,其直接原因主要有:底层语词和特有词的大量使用;借词取代固有词以及借词语源的不同或者借入的途径不同;借词和新造词的共存并用,新造词的语素或造词方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借助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版系统软件,设计网络语言训练的形成性评价,在学校网站上开展学生自主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在线训练。实验从2007年9月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全面考察了基于网络语言训练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发展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网络+课堂”的大学英语新型教学模式中,该评价体系能有效督促学生的网上自主训练,使学生的各项英语技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藏文文本理解中虚词发挥着重要的句法、语义桥接作用,其规则的有效性在藏文分词处理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由于虚词本身及其角色的丰富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藏文分词处理是虚词识别的过程。因此,虚词识别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藏文文本分词处理的效果。文章依据藏语自身的语法规律和虚词功能的特殊性,首先构建了虚词知识库、虚词兼类库,以及其作为藏文连续文本中识别虚词的依据;其次,研制了标有词汇属性的分词词表和一定规模的训练语料库资源,以基于条件随机域(CRF)的方法进行词性标注,并结合虚词和词性赋码的资源制作了藏文自动分词赋码一体化处理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田蕾  左莉 《科技信息》2007,(22):216-217
外来词的产生是文化接触的必然产物。本文通过对英汉外来词的类型的探讨,进而分析了英汉外来词对英汉两种语言的重要影响以及这些外来词对提升英汉语言文化价值、丰富文化内涵、促进彼此文化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语言中,词语的褒贬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有些词语本身并不具备鲜明的感情色彩,褒贬义的产生主要是受言语活动中所出现的种种因素制约的结果。从语言内部因素入手,通过大量的实例,解析了英语词语褒贬义的语言内部制约因素,从而希望能为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把握词的感情色彩、增强词语表达效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佘娜 《科技信息》2009,(4):104-105
Vulgarism language, also named four-letter words.in English, is words or phrases of roughness and pushiness used in people's daily life. Though crude and ungrateful, i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any language. It is a common way for people to express their emotions with such words. Any language in the world has vulgarism language and Chinese has no exception. Chinese vulgarism language not only exists in daily life, but in literary works as well.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heir expressions of vulgarism language differ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categorie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come up with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vulgarism language into English.  相似文献   

19.
王巍 《中州大学学报》2007,24(1):120-122
汉语的自动分词是汉语语言处理的基础,本文讨论了汉语自动分词歧义问题的产生与分类,重点研究了交集型歧义字段的排歧策略,实现了一种基于Perl的汉语自动分词方法,在比较同种算法的VC 实现上,结果显示基于Perl的实现具有简洁和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中文词嵌入模型无法较好地建模汉字字形结构的语义信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中文词嵌入模型.该模型基于词、字和部件(五笔编码)等粒度进行联合学习,通过结合部件、字和词来构造词嵌入,使得该模型可以有效学习汉字字形结构所蕴含的语义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文词嵌入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