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野生牡丹为中国特有植物,是培育优异牡丹品种的重要资源。针对野生牡丹资源破坏严重,多数野生种处于濒危状态的现状,基于文献调研、原生境实地考察、电话咨询及团队对野生牡丹长期繁育的研究,总结了野生牡丹分类、目前分布区域和存在数量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同时,综述了野生牡丹起源进化和油用与食用价值开发等方面研究进展,结合野生牡丹收集保存的现状和本团队野生牡丹研究进展,提出了具体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
王海龙  冯强  金鑫  辛杰  周国栋  马睿 《甘肃科技》2023,(11):124-126+132
临夏州气候多样,十分适合花卉的生长繁殖,形成了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临夏牡丹独具特色,文化底蕴深厚,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牡丹。文章主要对当前临夏牡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全方位分析,结合生产试验及实际情况,总结集成了临夏牡丹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育苗技术要点、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嫁接繁殖技术、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及防控技术,通过进行示范推广应用,逐步提高临夏牡丹的科学化种植技术水平,推进临夏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由土壤环境和根系代谢活动共同作用产生,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解析牡丹野生种在引种地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对有效利用微生物资源和保护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改良牡丹野生种的土壤环境、实现优质种质资源广谱性种植奠定基础。【方法】应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狭叶牡丹(P.potaninii)、紫牡丹(P.delavayi)、黄牡丹(P.lutea)、紫斑牡丹(P.rockii)、杨山牡丹(P.ostii)、四川牡丹(P.decomposita)、稷山牡丹(P.jishanensis)和卵叶牡丹(P.qiui)9个牡丹野生种根际土壤样品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并分析其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通量测序共获得606 536条序列和99个OTU聚类,隶属于24门、84纲、154目、280科和603属。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杨山牡丹根际微生物群落包含的物种数目最高,Beta分析发现四川牡丹、紫斑牡丹、黄牡丹、杨山牡丹、紫牡丹和大花黄牡丹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更为相似。细菌群落组成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关于洛阳牡丹来历的两则错误说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关于洛阳牡丹的来历,许多人在同文同书中既主隋炀帝洛阳西苑牡丹说,又主武则天贬长安牡丹于洛阳说,所依据的是古代小说中的情节。两则说法不仅在时间上自相矛盾,而且考察小说的资料来源,古代牡丹的发展状况,以及古人对牡丹的记述,可知荒诞不经,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5.
牡丹栽培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避免牡丹栽培中土传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选择牡丹无土栽培基质,我们对牡丹的栽培基质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牡丹生长指标的综合分析,认为:牡丹栽培基质最佳配方为草炭、蛭石和珍珠岩以0.6:0.2:0.2的比例进行配比.  相似文献   

6.
牡丹文化与牡丹经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牡丹文化可提升牡丹的亲和力,可为牡丹经济发展提供思路,从而对牡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而牡丹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牡丹文化的传播、研究、挖掘、发扬。根据二者之间的互动规律,提出了发展牡丹经济与牡丹文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芍药属牡丹组植物心皮的形态和解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皮是植物是繁殖器官,性状相对稳定,是划分类群和阐明演化关系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牡丹组9个分类群心皮的形态解剖比较研究,发现四川牡丹柱头卷曲度大,形呈圆环状,柱头脉纹较清晰,子房壁内维管组织外侧的机械组织明显发达,花盘革质,与革质花盘亚组的分类群相近;而心皮基本无被毛,受粉面分布广及花柱的分化不明显等又相似于肉质花盘亚组,其地理分布位于2个亚组分布区的过渡地带,基于此,提出了牡丹组亚组划分的新观点。研究结果还表明,把紫牡丹、黄牡丹和狭叶牡丹等3个分类群合为一个种的观点更为合理.进一步论证了牡丹组植物的原始性,并指出紫牡丹和黄牡丹是牡丹组植物中更为原始的分类群。另外,讨论了有关性状的演化趋势,分析了导致牡丹组植物濒危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细胞计数法,以薄壁细胞为评价指标,测定牡丹花瓣冻干粉超细粉碎极细粉的细胞破壁率;营养成分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实验方法和要求进行检测。建立牡丹花瓣冻干粉极细粉细胞破壁率的检测方法;测定牡丹花瓣冻干粉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牡丹花瓣冻干粉极细粉细胞破壁率检测;牡丹花瓣冻干粉极细粉细胞破壁率为100%;牡丹花瓣冻干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加快牡丹产业化发展,是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现实需要。同时,菏泽也具有适宜种植环境、较强研发力量和良好产业基础等加快牡丹产业化发展条件。菏泽应着力在牡丹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特色旅游发展、产业链条延伸、产品市场开拓和项目储备等方面下功夫、上层次、出效益,并树立竞争意识、搞好发展规划、制定扶持政策、强化科研创新、加大资金投入、深化宣传推介,以促进牡丹产业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牡丹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一种花卉,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在唐来时期,更成为一种共同的民族审美风尚。诗人为此也写下了数量众多的牡丹诗。这些诗或直接咏叹牡丹的形貌之美,或借花抒怀,托物寓意。借咏牡丹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反映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一种极富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牡丹文化。  相似文献   

11.
牡丹无土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分析了牡丹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以及现有对牡丹进行的无土栽培实验资料,认为牡丹的无土栽培是可行的,有重大经济意义,但目前技术上还远不够完善,必须在液培配方、水气供应、培养设施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三种牡丹不同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报道了花粉形态特征和种闻差异,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在种间演化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牡丹属牡丹组成熟花粉粒形态大小和外壁纹饰存在着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3.
温度变化对牡丹花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几年来牡丹开花物候期2月至4月温度的观测与分析,探讨了牡丹开花物候期与旬平均气温、有效积温间的关系,并模拟了2月10日后各物候期发育天数与其有效积温间的幂函数曲线模型,为牡丹适宜花期温度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人们都赞叹那飞雪中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梅花,怜爱那清水上洁身自好、淡泊质朴的莲花,欣赏那花园里雍容华贵、光彩照人的牡丹。物之精纯,怎能不令人折服?于是在文学作品里,与梅、莲、牡丹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地域气候等原因,过去在库尔勒市地区,牡丹几乎没有栽培观赏。近年来,随着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和温室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盆栽牡丹已悄然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居高不下。春节期间一盆普通的牡丹售价竟高达百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牡丹冷藏技术是近几年来进行牡丹四季开花研究(牡丹周年开花)而进行的一种牡丹种苗贮藏配套技术;是牡丹四季开花项目进行的基础。四季开花包括牡丹抑制栽培和牡丹促成栽培两种栽培模式。因此,根据栽培模式的不同,其贮藏方式、技术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牡丹的输出及其在国外的发展 Ⅱ:野生牡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中国野生牡丹向国外(主要是欧美)输出及其后发展的情况,并探讨了如何利用野生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的问题:欧美利用黄牡丹(Paeonialutea)和紫牡丹(Pdalavayi)与普通牡丹(Psuffruticosa)杂交已取得巨大成就;大花黄牡丹(Pludlowi)、狭叶牡丹(Ppotanini)、紫斑牡丹(Procki)和杨山牡丹(Posti)等野生种在育种中应用的潜力很大.丰富花色、延长花期、扩大裁培范围等育种问题,均可利用野生种质资源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牡丹为我国特产名花,雍荣华贵,国色天香,自古尊为花中之王。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将牡丹作为幸福美好、繁荣昌盛的象征而广为栽培。本地的牡丹只有小面积零星栽培,引种不系统,且品种色彩单一,栽培管理技术缺乏,应用没有科学性。基于上面原因,市园林科研所于2001年-2003年,分三次从山东荷泽引进牡丹品种15个,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在梨香园进行小面积推广试验。目的是丰富本地区园林绿化植物品种,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的应用,为建设适合本地生态自然条件的多层次的绿地结构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历史,以其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而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菏泽是我国牡丹生产、观赏和栽培中心,牡丹品种1156个,种植规模大,品种资源丰富,花色花型较多。栽培面积达3334公顷,约占全国牡丹种植面积的60%以上,每年牡丹促成栽培数量为100万株。选择牡丹促成栽培品种是成功与否的关键,结合菏泽地区的实际情况,筛选出符合其自然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的牡丹品种,有利于牡丹促成栽培技术的推广和牡丹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牡丹的发源地,牡丹遍植祖国大江南北,除海南省外,所有省、市、自治区均有栽培。牡丹浑身是宝,花可观赏,根可医病,种可榨油。牡丹花文化源远流长、深入人心、灿烂辉煌,诸多形式的艺术品中常有牡丹的芳容,可谓中华民族的图腾,牡丹文化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牡丹在观赏和药用两个方面均为世界上早期被应用的植物之一,目前已成为全球化的著名花卉和中药材,牡丹在国际上有中国花之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