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动量效应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讨论,利用1998~2005年我国A股市场全部数据进行了动量效应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A股市场在短期内存在统计上不显著的动量效应,且投资者在短、中期应用该投资策略将会取得超额收益.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大部分都具有同方向的超额收益或亏损.中国股市存在着严重的同涨同跌性,即投资者以正反馈模式对市场信息做出反应.根据上述分析,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投资A股市场提出了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股票价格调整过程,从信息揭示速度、过程在股票收益的条件均值和条件波动维度上的不对称效应,研究了中国股市的信息反应模式.实证结果显示,沪市A股市场的信息揭示速度比深市A股市场快,反映出前者具有较高的信息效率;两市B股市场的信息揭示速度相差无几.沪市A股、深市A、B股市场对不同性质的信息冲击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反应,沪市B股市场则不然,其中,沪市A股和深市B股市场主要受“坏消息”的影响,深市A股市场主要受“好消息”的影响;负扰动比正扰动可对上述3个市场的波动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的2大分割证券市场:A、B股市场存在显著的价格差异.分析了A股对B股溢价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结合分割市场理论和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分别进行了理论和计量分析.根据计量模型计算结果,A、B股市场目前所存在的较大的流动性差异,是引起A、B股市场价差的重要原因.若B股市场的流动性难题无法解决,B股市场的发展将受到极大制约.  相似文献   

4.
中国股市个人与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检验中国证券市场个人与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及其市场影响,把市场上的投资者分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两类进行研究。选取的数据样本为2001年8月27日到2002年3月25日中所有上海证券市场A股667支股票所进行的交易。研究结果显示,个人投资者在羊群效应上表现明显。中型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额变化对市场价格因素没有依赖性,也不存在羊群效应。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是值得推广和坚定实施的。  相似文献   

5.
胡新明 《科技信息》2009,(20):26-26,28
本文通过运用向量GARCH—M模型分析我国A、B股之间收益和波动的溢出效应,探讨了信息在A、B股市场间流动的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沪市和深市A、B股市场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溢出效应和信息流动状况;B股对内开放和A股对外开放事件对两市A、B股市场间信息流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上影响权证价格的因素,包括基本的影响因素:正股的价格和波动性、权证历史价格、成交量、权证成交量和权利期间,另外根据中国市场的特性这里首次加入了权证溢价、市场的羊群效应和杠杆效应对其综合分析。通过神经网络和多元回归统计等模型研究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已经到期的宝钢、万科等5支权证价格的影响程度以及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的影响因素中权证历史价格对其现价的影响最重,其他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权证现价,并且羊群效用和杠杆效应对权证价格的影响偏大,这和我国权证产品较少以及市场不成熟密不可分。总体而言,我国权证市场和投资者结构还不是很完善,投机性较强以及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企业财务柔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在财务柔性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调节效应。选取2009—2019年中国证券市场A股中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利用LP(Levinsohn-Petrin)法测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其次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最后进一步按产权性质进行分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财务柔性与全要素生产率呈倒U形关系,极值点为0.85;财务柔性与产品市场竞争的交互项系数为0.746,自变量财务柔性系数为0.204,由此得出产品市场竞争具有调节效应,能促进财务柔性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相关关系;产品市场竞争在国有企业中的调节效应更为显著。研究结果拓宽了财务柔性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研究途径,有助于制造业上市企业根据自身及行业特性合理保持财务柔性储备,从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上市公司宣布配股信息前后的盈余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上市公司为了取得股权再融资的资格,在配股以前存在强烈向上的盈余管理动机.通过对242例中国A股上市公司宣布配股信息前后的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配股企业在宣布配股信息前两年和宣布配股信息当年存在远高于成熟证券市场和其他新兴证券市场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在宣布配股后第2年和第3年,配股企业没有进行盈余管理,同时还发现信用交易是配股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采用多变量GARCH(1,1)模型研究我国沪、深股市A、B股之间的波动溢出关系。结果发现,在ARCH效应方面,存在上海A股向深圳A、B股之间的单向溢出效应,存在B股到B股的双向溢出;在GARCH效应方面,实证结果显示我国沪深股市A、B股各市场内和跨市场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波动持续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SPSS在证券分析中的应用,将数学方法应用于证券市场,通过对2009年6月15日至2011年11月30日沪深证综合指数的日历效应分析,探索数据的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不存在周日效应,同时也指出几点可能会对日历效应带来的影响,为人们进一步研究日历异常效应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证券市场“样本股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事件分析法”首次对上证180指数样本股调整所造成股票的交易价格、数量等的波动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中美股市样本股效应具有不同的特点,并从行为金融学角度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扩展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假说模型,利用我国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住宅市场)方面的数据,运用单整与协整检验方法及误差修正模型,对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住宅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流通股市值是影响消费支出的最主要因素,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是收缩的财富效应,而房地产市场(住宅市场)的财富效应是扩张的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几年里,我国的经济弹性和抗冲击能力出现了较大增强,金融市场自身对实时数据的敏感性也在不断增强,它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在日趋复杂。2007年到2009年间中国股市经历了从高潮到低谷再到反弹的过程,而期间扮演重要角色的就是流动性。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流动性的代表,研究了中国股票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吸收效应。  相似文献   

14.
涨跌幅限制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Schwert提出的计算波动性方法,从不同角度实证研究了中国证券交易实行涨跌幅限制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恰当的涨跌幅限制约束了市场剧烈波动;不恰当的涨跌幅限制不仅对波动性没有约束,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波动性.提出了在增加市场交易透明度的基础上,对小盘股、绩差股、信誉低的上市公司继续实行涨跌幅10%的限制,而对大盘股、绩优股、高市值股和信誉高的上市公司取消涨跌幅限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股票市场信息传递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交易时间在交易时间效应及周日效应的分析,对中国股票市场信息传递效率的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对上海、深圳股票市场自1990年底开市至1998年底以来综合指数的分析表明:上海股票市场非交易时间的收益率显著高于交易时间的收益率,上海股市与深圳股市存在显著的周日效益,周五开盘到收盘的收益率Roc明显高于一周中的其他交易日。  相似文献   

16.
股票期权激励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依据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模型,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及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应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作了实证分析,指出我国股票市场不具有财富效应而仅具有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8.
选择典型软岩条件施工锚网支护巷道,合理确定了支护断面尺寸和支护材料及锚杆安装工艺流程,进行了锚固力的测试和巷道表面位移的测试,提出了锚网支护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中国股市日度反向利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重叠法对中国A股股票超额收益率进行日度检验,结果表明:当形成期和持有期为1~5个交易日时,中国股市存在统计显著的日度反向利润.同时,进一步将日度反向利润与日周效应这两种异常行为相结合,研究周内各交易日股价变动对日度反向利润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当持有期为周一时,反向策略收益表现为动量效应,对日度反向利润影响为负;周二、三、五时表现为反向效应,对日度反向利润影响为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