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翻译过程是在译入语中找出与原语对等的表达法的过程,确定两种语言中的表达法是否对等,必须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讨论英汉对比及其在英汉、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并从语音、词汇、语法等几个方面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赵静秋 《科技信息》2012,(14):139-139
英汉礼貌原则是语言中重要的语言现象,不仅在语义和语用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别。在翻译过程中本文试分析"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礼貌翻译方面的运用,探讨礼貌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实现"礼貌对等"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陈雪雪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2):208-208,43
翻译对等是翻译研究中最具争议概念之一,是翻译的最终目标.以社会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基础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过程.翻译的过程就是寻求对等的过程.本文以皮尔斯和莫里斯的符号对等观为基础,着重讨论翻译中实现语用对等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法、主谓搭配、表达法等方面的差异,翻译时转换主语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中国学生容易忽视的几种主语转换方式作了探讨,并配有相应的例句,以纠正翻译中“第三语”现象.  相似文献   

5.
唐金同 《科技信息》2012,(12):171-171,17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受文化的影响并反映文化。翻译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框架,对词语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并试图寻找适合的翻译技巧来处理词的文化差异,从而使翻译达到对等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汉英科技语作翻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汉语复句与英语复句的语言结构特点。探讨了两种语言在复句层面的编码与解码之功能对等或功能不对等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此类复句互译应遵循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章涛敏 《科技信息》2012,(32):204-204
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即使是在语言最基本的词汇层面上也各自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要在两种语言中找到文化内涵完全对等的词语常常是难以做到的,这就给语言之间的翻译造成了很大障碍。本文尝试从跨文化视角来分析和探讨英汉语言翻译中在词语层面上经常碰到的几种情况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艳  窦滨 《科技信息》2011,(7):I0171-I0171
本文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证明功能对等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的指导意义。文章从广告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结构和两个方面探讨了英汉广告互译中的翻译对等理论的应用,对商标翻译中不同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如何跨越商标翻译中的文化障碍达到商标翻译的文化等效,更好的将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应用到翻译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9.
功能翻译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秀英 《科技资讯》2009,(19):182-182
因汉英两种语言及文化差异,广告语翻译应进行恰当的语言形式和文化信息转换,以现原文的信息功能和劝诱功能。本文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之下,通过对目的语和原语的分析,探讨了功能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徐丹 《科技信息》2009,(36):I0009-I0009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有各自独特的规律。旅游文本翻译受语言因素的制约,强调原文与译文间信息内容的和文体功能的对等,而不是语言形式的对应。本文从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特色入手,探讨旅游文本翻译的常用技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奈达的动态等效理论,探讨政治、经济语篇中经常出现的形象表达。根据源语和译语文化差异,指出翻译形象表达的三种常用方法:保留源语形象、替换源语形象和抛弃源语形象,以使译语读者能够获得与源语读者基本一致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逻辑关系示意图,重点刻画了模态联言命题、模态选言命题与联言模态命题、选言模态命题之间所存在的四个等值式、四个矛盾式和三十二个蕴涵式,这些等值式、矛盾式和蕴涵式都与人们的实际思维密切联系,均可借助自然语言的实例得到直观理解,并在思维实践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3.
字幕翻译应通过对源语信息进行浓缩、简化、省略等减译处理,给观众提供通俗易懂、简洁流畅且符合人物个性的字幕语言,让观众迅速准确地明白剧情。翻译的难度在于文化信息的转换,翻译时应尽力保留源语独特的表达方法,诸如词语、比喻、典故、人名等应直译,以体现源语及其文化的瑰丽;不得已时,再采用意译,以达到与源语功能的对等。意译时,可采用适度的娱乐化改写或本土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是人类交际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而面部表情又是体态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语言中"喜"的面部表情的语言表现进行比较,探讨了两国在体态语语言表现上的差异,试图从体态语这个比较特殊的角度对中日语言表现做进一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5.
课堂英语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其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有的教师尚不能充分利用教学语言来进行英语教学。英语教学语言有课堂用语、教师传授新知识的用语等 4种。教学时要注意英语教学语言的情感艺术、表达艺术、提问艺术和语感艺术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言中有大量关于动物的习俗语、成语和谚语,这些语言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了不同民族对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因而这些词语在表达语言意义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语言意义对等性。两种语言中,有些词语在表达同一语义时,使用完全相同的动物名称;而有些词语在表达语义时,则使用不同的动物名称;还有些词语在表达语义时,在一种语言里借助动物名称。而在另一种语言里则根本不用动物名称。揭示两种语言中利用动物词语表达语言意义的对等性差异,可以促进语言学习、翻译和跨文化交际,避免语言交际中的误解。  相似文献   

17.
体态语言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职责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德育课教师来讲,它也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德育课堂中,教师通过表情、手势、姿态等方面显示体态语更能起到有声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言语交流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语感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创造性和情感性等特征。对外汉语教学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材编写等方面加强语感培养。  相似文献   

19.
佘娜 《科技信息》2009,(4):104-105
Vulgarism language, also named four-letter words.in English, is words or phrases of roughness and pushiness used in people's daily life. Though crude and ungrateful, i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any language. It is a common way for people to express their emotions with such words. Any language in the world has vulgarism language and Chinese has no exception. Chinese vulgarism language not only exists in daily life, but in literary works as well.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heir expressions of vulgarism language differ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categorie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come up with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vulgarism language into Englis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