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溪河小流域3种林分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环刀法测定了流溪河流域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荔枝林的0~60 cm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结果表明:(1)3种林分的土壤密度都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大小分别为荔枝林1.45 g/cm3、阔叶林1.22 g/cm3、竹林1.11 g/cm3。(2)3种林分0~60 cm土壤孔隙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竹林土壤的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最大,荔枝林和阔叶林的总孔隙度相差不大;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阔叶林11.51 %、竹林7.38 %、荔枝林5.91 %。(3)3种林分0~60 cm土壤的蓄水能力大小分别为阔叶林63.39 mm、竹林41.86 mm、荔枝林33.96 mm;3种林分的排水能力大小分别为阔叶林65.44 mm、竹林43.59 mm、荔枝林34.68 mm。因此,流溪河流域不同林分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竹林在密度、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指标上优于阔叶林和荔枝林,而阔叶林则在土壤蓄水、排水指标上优于竹林、荔枝林。  相似文献   

2.
对祁连山保护区东大山保护站主要植被类型土壤容重、总空隙度、毛管空隙度、非毛管空隙度、pH值、有机质、碳酸钙、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含水率和土壤贮水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植被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含水率和贮水能力的影响较大;土壤含水率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与总空隙度、毛管空隙度、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经相关显著性检验达到极显著相关,与pH值、碳酸钙、速效钾含量无相关关系;相同厚度的土壤贮水能力草原植被类型以亚高山草甸土壤贮水量大,森林植被类型以沙地柏、高山柳灌丛、青海云杉林土壤贮水量大。  相似文献   

3.
对院试验站土壤采用田间分布取点,取样分析,土壤剖面观察,经分析耕层土壤质地为重壤,水稳性团粒结构少,土壤空隙中毛管孔隙小,土壤容重较大,土壤养分中除金钾和速钾比较丰富外,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均为中下等土壤含盐量低,土壤PH为微碱性,土壤层次0—22cm为重壤,22—56cm为轻壤,56—100cm为棕红色紧实层次。土壤通透性差,影响灌水质量及土壤养分转化。提出客土改良土壤质地,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合理施用化肥,平整土地,适当深耕,精耕轮作等改土培肥的农业措施,为教学科研生产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杭锦2#土多元复混肥对蔬菜地土壤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施用杭锦2#土多元复混肥使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在0~10cm土层分别比空白对照提高21.16%、43.8%和8.4%,比施用美国二铵对照提高5.05%、34.9%和8.3%; 在10~20cm土层分别比空白对照提高21.88%、14.89%和3.7%,比施用美国二铵对照提高16.3%、-1.8%和4.4%; 在20~30cm土层分别比空白对照提高-24.0%、14.3%和-9.6%,比施用美国二铵对照提高5.7%、22.3%和7.2%.施肥使土壤微生物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各项处理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施肥提高了土壤的N、P、K含量,但两种肥料间的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成显著正相关,土壤养分与土壤酶、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均有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施用杭锦2#土多元复混肥是土壤生物活性提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沙棘人工林对黄土高原区土壤的改良作用,采用烘干法和环刀法对裸地、草地和沙棘3种植被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测定,分析0~40 cm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6个土壤物理性质指标,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植被类型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差异显著,与裸地相比,沙棘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和非毛管孔隙度,并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沙棘土壤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非毛管孔隙度显著高于草地,土壤容重显著低于草地;沙棘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优于裸地及草地,沙棘人工林在土壤持水性、土壤改良及土壤抗侵蚀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对研究区土壤质量提升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1种廉价的常见有机肥(菜枯)对稻田土壤中Cd的有效性、水稻糙米中含量及稻谷产量的影响,在2种Cd污染土壤中施用了不同添加量(0,7.5,15,30 g/kg)的外源有机肥,并进行水稻盆栽种植试验。结果表明:①施用有机肥显著增加了土壤p H值和有机质含量。与对照相比,施用7.5~30 g/kg的有机肥,土壤p H值在水稻分蘖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上升了0.40~0.68、0.55~0.65、0.56~0.52和0.15~0.33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上升了8.3%~47.6%、6. 2%~27.7%、12.0%~14.6%和4.8%~13.9%。②施用有机肥显著降低了土壤中TCLP提取态Cd含量。与对照相比,施用7.5~30 g/kg的有机肥使Cd低污染中TCLP提取态Cd含量在水稻分蘖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下降了60.2%~77.3%、38.1%~56.4%、30.3%~39.9%和10.0%~38. 6%,使Cd高污染土壤中TCLP提取态Cd含量,除灌浆期有机肥施用量7.5 g/kg略有上升之外,分别下降了34.2%~61.5%、12.1%~42.3%、3.0%~8.9%、39.3%~15.8%。③施用有机肥显著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和增加了水稻产量,与对照相比,施用7.5~30 g/kg的有机肥,使Cd低污染和高污染土壤中水稻稻谷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4.9%~21.3%和8.0%~16.6%。④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成熟期水稻糙米中Cd含量。施用7.5~30 g/kg的有机肥,2个Cd污染土壤中糙米中的Cd含量分别为0.05 mg/kg~0.13 mg/kg和0.20 mg/kg~2.24 mg/kg,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7.4%~183. 2%和5.3%~1067.7%。  相似文献   

7.
以沼肥和化肥两种肥源种植白菜,讨论其对白菜品质和土壤的影响.实验采用盆栽法,设置对照组、复合肥组和沼液组.实验结果表明,沼液能促进白菜的生长.采收后,对各组白菜品质及土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施用沼液相比于施用化肥使白菜总糖含量增加了131.12%,有显著性差异(P0.01);还原糖含量增加了50.84%(P0.05),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39.09%(P0.05);2沼液种植,白菜中硝酸盐含量比化肥种植降低4.03%;3施用沼液与施用化肥相比,施用化肥后土壤全氮增加3.89%,低于施用沼液后增加的9.31%,施用化肥后土壤铵态氮含量降低1.46%,高于施用沼液后土壤铵态氮降低的1.21%,施用化肥后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18.45%,低于施用沼液后增加的21.91%.施用沼液与施用化肥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施用沼液的土壤各养分含量都略高于施用化肥的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林下间种牧草对土壤温度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核桃幼林行间间种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两种牧草,设清耕为对照,对比分析土壤温度及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间种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的核桃幼林昼夜地温变化相对平稳,在高温时段地温可分别降低10.8℃和9.8℃;间种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后,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9.00 mg/kg和18.00 mg/kg,0.60 mg/kg和0.00 mg/kg,26.00 mg/kg和37.00 mg/k,2.03 g/kg和3.10 g/kg;pH分别比对照降低了0.12和0.13;土壤含水量、土壤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5%和6.81%,2.75%和7.52%,1.02%和4.51%,1.42%和5.66%;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降低了0.07 g/cm~3和0.16 g/cm~3;总孔隙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64%和6.04%。因此,箭筈豌豆在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保水和持水能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方面比紫花苜蓿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非金属微粉低密度水泥浆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低密度水泥浆可解决低压易漏井固井时水泥浆漏失的难题,但由于其水泥石抗压强度低、体积收缩大,严重影响了固井质量和油井寿命.用外掺法在水泥颗粒空隙中添加非金属微粉,降低水泥石的孔隙率和收缩率,并提高其抗压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与相同密度(1.4 g/cm3)掺有漂珠的低密度水泥浆相比,掺有非金属微粉的低密度水泥石的抗压强度显著提高,水化1 d后有害孔率降低了72.4%,7 d体积收缩率降低了58.9%,水泥浆的工程性能基本满足固井施工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控释肥残膜对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硫膜和树脂膜两种肥料膜壳,每种设置3个浓度梯度,研究了控释肥膜壳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膜壳后能增大土壤孔隙度,改善通气状况;施用硫膜和树脂膜引起土壤pH值下降和电导率提高,施用树脂膜壳的各个处理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13.83%~39.0%和3.48%~20.37%;施用硫膜提高了土壤水溶性SO24-和Cl-含量。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盐渍化土壤改良是农作物产量提升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解生物炭施用对降低盐滩地有害盐分离子浓度和促进玉米生长效果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加化肥施用和不同类型低剂量(3 g·kg-1)生物炭(棉秆炭、芦苇炭和玉米芯生物炭)添加对盐渍土有害盐离子、电导率、钠吸附比对玉米生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的添加可降低土壤溶液中有害盐分离子浓度、电导率、钠吸附比(SAR),提升玉米地下和地上生物量。以芦苇炭施用(3 g·kg-1)降盐效果最为明显,土壤溶液中Na+浓度较对照降低了76%,土壤电导率降低了33%,土壤钠吸附比(SAR)降低了52%。以玉米芯生物炭施用(3 g·kg-1)对降低土壤钠吸附比和电导率最为显著,分别较对照降低了58%和45%,土壤溶液中Na+浓度较对照降低了47%,并且玉米芯生物炭施用对提升玉米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显著,分别较秸秆还田增加了12.19倍和6.78倍。生物炭添加可以降低土壤溶液中的Na+、钠吸附比和电导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不同土壤对深松牵引阻力及深松效果的影响,在山西忻州黄黏土和河北固安轻壤土中进行了深松作业前后土壤密度、坚实度、土壤断面等变化的对比试验,采用数显式拉力计测量出2种土壤深松时的牵引阻力变化.结果表明:深松前河北固安的轻壤土密度、坚实度均小于山西忻州的黄黏土;轻壤土密度由深松前的1.59 g·cm-3降低为深松后的1.30 g·cm-3,黄黏土由深松前的1.62 g·cm-3降低为深松后的1.27 g·cm-3;河北固安试验地和山西忻州试验地的坚实度深松后分别平均降低9%和11%.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深松30 cm和深松40 cm河北固安轻壤土的牵引阻力比山西忻州的黄黏土牵引阻力平均减少61%和47%.  相似文献   

13.
矿质肥料增效剂在烟草生产中应用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少平 《科技信息》2010,(12):I0378-I0379
通过开展施用矿质肥料增效剂对烟叶产质量及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前提下,增施矿质肥料增效剂,能够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提高烟叶的经济效益,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4.
以煅烧牡蛎壳粉为试验材料,对种植琯溪蜜柚的酸性土壤进行为期1年的田间跟踪试验,并对果实品质的改善效果进行研究。采用4个施用量组:0 (对照组CK),1.25 (T1组),2.50 (T2组),3.75 kg/棵(T3组),1次施用后每隔3个月对土壤样本进行pH值、容重、有机质含量的检测。蜜柚成熟后进行糖酸比、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汁胞硬度和感官评价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发现,牡蛎壳煅烧后微孔结构明显增多,且孔径大小介于2~10μm。施用煅烧牡蛎壳粉后,土壤pH值和有机质整体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容重值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煅烧牡蛎壳粉施用量的增多,果实的糖酸比、固酸比、汁胞硬度值逐渐增大(T3T2 T1 CK),维生素C含量先升高后稳定。T3组的土壤pH值增加效果最显著(P 0.01),从(3.23±0.13)提高到(4.62±0.46),提高1.39个单位;T2组的土壤容重值降低最显著(P 0.01),从1.34 g/cm~3降低到1.11 g/cm~3,降低17.16%。施用6个月后,T1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P 0.05),从初始值14.42 g/kg提高至27.21g/kg,增加了168.24%。对果实的分析发现,T3组糖酸比和固酸比的改善效果最明显,但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26.14%和18.04%;该组果实的汁胞硬度最低,比对照组降低了37.36%,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T2组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较对照组增加2.21%,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以上结果表明,煅烧牡蛎壳粉能够显著改良土壤酸性,改善土壤板结现象,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提高了琯溪蜜柚果实品质和口感。  相似文献   

15.
杉木喜树混交林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杉木喜树混交林与杉木纯林进行了长期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具有促进根系分布合理、维持林地地力、提高林分生产力、增强林分抗火性的作用.与杉木纯林相比,16年生混交林中杉木平均胸径和平均高分别提高18.4%和16.8%;0~20cm土层中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土壤团聚体含量和土壤毛管含水量、土壤自然含水量分别提高32.4%,23.6%,38.2%,18.6%,22.8%,35.9%和9.0%,8.9%.与杉木纯林相比,16年生混交林林地可燃物载量降低2.05t·hm-2,可燃物中含水率、灰分含量、木质素含量较杉木纯林分别提高33.2%,34.6%,12.4%,而可燃物中的粗脂肪、苯乙醇抽提物含量则较杉木纯林分别降低33.0%,41.2%·可见,混交林有利于林分抗火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鸡粪和木质素处理对平邑甜茶根区土壤硝酸盐代谢的影响,采用盆栽实验,添加质量分数12.5%鸡粪、12.5%的鸡粪+木质素1.5 g/kg、12.5%的鸡粪+木质素2.5 g/kg的处理,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分别取样,分析土壤硝酸盐代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用鸡粪和木质素比单施鸡粪抑制了土壤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的速率,降低了土壤硝化强度,施加木质素越多抑制效果越明显,在各个季节对反硝化强度影响不同。木质素提高了土壤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土壤铵态氮的含量,降低了土壤硝态氮的含量。施用木质素能明显抑制土壤氮素流失,该研究为木质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Ⅱ优838为材料,研究不同施钾量和施硅量对水稻茎秆基部节间结构特征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可以显著提高茎秆基部节间的抗折力,降低倒伏指数;改善水稻抗倒伏性的最佳施钾质量浓度为125 kg/hm2,可以使抗折力和纤维素分别提高97.76%、27.93%,倒伏指数和节间长度分别降低55.68%、13.18%.施硅可以使茎秆的抗折力提高、基部节间缩短、茎秆增粗、充实度提高.其中,120 kg/hm2处理使茎秆抗折力显著增加,倒伏指数显著降低.施用钾肥和硅肥能够使茎秆维管束面积增大,有效改善茎秆维管束系统;施用一定浓度的钾肥和硅肥均可以提高水稻基部节间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施用钾肥主要是改善基部第3节的抗倒伏性,施用硅肥则是提高基部第2节的抗倒伏特性.  相似文献   

18.
厌氧消化污泥对退化苗圃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连续3年施用厌氧消化污泥(ADSS)的土柱试验,测定了土壤基本理化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并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积累特征,以全面评价厌氧消化污泥施用对合肥某退化苗圃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厌氧消化污泥3年后,苗圃土壤质地和理化环境有明显改善,其中土壤中可溶性总盐含量(TDS)下降了67.6%,电导率(EC)降低了45.3%,对因多年种植苗木造成次生盐渍化的苗圃土壤具有较好的改良作用.施用厌氧消化污泥明显(概率P0.05)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的供给,较无添加厌氧消化污泥相比,3年连续施用厌氧消化污泥后,土壤中有机质增加了77.9%;有效态氮和磷分别增加了110%和95.4%.同时,施用厌氧消化污泥对苗圃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代谢活性也具有显著(P0.05)的提升作用,其中微生物生物量碳(MBC)较无添加厌氧消化污泥增加了207%;尿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18%和102%.由此表明,施用厌氧消化污泥可以全面提升退化苗圃土壤质量.另外,通过对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含量分析表明,连续3年厌氧消化污泥施用后,苗圃土壤中重金属借有所增加,但其含量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 15618—1995),但是长期施用厌氧消化污泥后的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和生态风险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容重分别为1.1g/cm3、1.2g/cm3、1.3g/cm3土壤在动态水分分别为9.84%、13.84%、17.84%、25.84%、29.84%条件下黑土和冲积土通气率的测定,研究容重和水分条件对这两种土壤通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土和冲积土的土壤通气率均随容重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含水量越高,通气率越低,并且,客重和水分条件对冲积土通气率影响较黑土显著.在含水量相同的条件下,黑土比冲积土的通气性强.  相似文献   

20.
施用保水材料对酸枣种子萌发及枣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酸枣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了施用自制保水材料聚丙烯酰胺调理剂、腐植酸调理剂、腐植酸-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和腐植酸-聚丙烯酸钾复合材料,对酸枣种子萌发及枣田0-6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施用保水材料可以显著提高酸枣种子出苗率和相对发芽指数,其中,在腐植酸-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处理下酸枣种子出苗率较CK增加55%以上;(2)施用保水材料均可以提高0-6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其中腐植酸-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处理效果最佳;相比CK,腐植酸-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处理使0-6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平均增加55.86%,速效磷平均增加31.11%,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加26.49%;(3)施用保水材料可以减小土壤p H值,促进植株茎长和根长的生长。结论:本研究发现,施用复合材料腐植酸-聚丙烯酰胺对枣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