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吸波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军事隐身材料和民用防护材料,其机理本质上是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由电磁损耗机制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电阻型、电介质型和磁介质型。本文从这三种类型的不同机理出发,分别论述了碳纤维、石墨、导电高聚物、钛酸钡、铁氧体及金属微粉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新型纳米材料的性质和在吸波方面的机理、应用,并对其它新型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也有论述,最后对吸波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先进电磁波吸收材料对薄厚度、轻重量、宽频带、强吸收等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梯度电磁特性的新型层状台阶吸波超材料。通过在环氧树脂中分散不同含量的羰基铁和碳纤维来获得不同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的材料。通过对各层材料的电磁参数和几何尺寸实现宽频吸波性能的优化。在相同厚度和相同各层材料电磁参数条件下,平板层状结构在2.0–40 GHz范围内只能实现小于?6 dB的反射损耗,而本文设计的层状台阶超材料实现了小于?10 dB的电磁波吸收。此外,层状台阶超材料在11.2–21.4 GHz和28.5–40 GHz的频率范围反射损耗小于?15 dB。根据实验和仿真结果,本文讨论了多尺度结构协同效应所引起的多种电磁波吸收机制。因此,将多层结构和周期性台阶结构结结合获得新型的梯度吸收超材料,可为宽频电磁吸波材料的设计和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开发具有“薄、轻、宽、强”性质的吸波材料显得尤为重要.石墨烯材料有着大比表面积、高电导、密度低和强介电损耗等优点,但也存在阻抗匹配性差、损耗机制单一等缺陷.对石墨烯的形貌和结构等进行设计,能够有效改善阻抗失配的问题.此外,将石墨烯材料与其他损耗材料复合构造多元协同损耗的复合材料,能够实现对电磁波的高效、宽频吸收.简要讨论了电磁吸波机理,综述了近年来石墨烯基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将3D超材料吸波结构和磁性吸波材料相结合使用,对宽频带微波超材料吸收结构进行了设计优化和电磁场仿真研究.利用磁性材料本身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和周期性超材料吸波单元的频率可设计性,并充分考虑了3D渐变单元的电磁场匹配和多次反射吸收的情况,设计了由圆台形单元组成的周期性吸波结构:每个圆台由20层尺寸渐变的金属谐振单元和以羰基铁粉为吸波填充材料的磁性复合层相间堆叠而成.采用电磁仿真软件CST Microwave Studio进行了结构设计以及吸波效果和电磁场分析,结果表明:此结构在4.5 G~18 GHz频率范围内电磁波吸收效果较好,正入射的吸收率大于90%.仿真和分析结果也表明,吸波材料和超材料相结合,在厚度不超过5 mm的情况下,所能够实现的吸波频率的下限约为4 GHz.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电磁污染问题,吸波材料在电磁污染、信息安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理想的吸波材料应当具有涂层薄、吸收强、频带宽、机械性能好等优点。BaTiO3属于传统的介电损耗型吸波材料,拥有较高的介电常数,然而吸收强度低、有效频带窄等缺陷限制了其发展应用。通过材料纳微结构的调整以及成分的复合对BaTiO3进行改性处理,是提高材料吸波性能的有效方法。本文旨在开发一种吸收强度高、有效频带宽的BaTiO3基复合吸波材料。以碳质微球为模板,采用次序模板法合成了中空多壳层结构(HoMS)的TiO2微球,经原位水热将TiO2转变为BaTiO3,再通过吡咯蒸气聚合在BaTiO3/TiO2 HoMS壳层上包覆聚吡咯(PPy),成功制备了具有不同壳层数目的复合吸波材料。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不同BaTiO3基复合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进行测试,分析了不同复合结构对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包覆了PPy的BaTiO3基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吸波性能。其中,三壳层BaTiO3/TiO2@PPy HoMSs的吸波性能最佳,有效吸收频宽达4.20 GHz,在13.34 GHz处反射损失最小,为?21.8 dB,吸波涂层的最佳匹配厚度仅为1.3 mm。中空多壳层结构不仅能够延长电磁波的传输路径,同时为不同损耗机制材料的复合提供了丰富的调控空间,实现了吸波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基于集总电阻的超宽频带微波超材料吸波体,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了验证.依据等效媒质理论,通过S参数反演法计算了加载集总电阻的超材料吸波体结构等效电磁参数.结果表明:复合结构吸波体超宽频强吸收特性源于良好的阻抗匹配以及电谐振和磁谐振.此外,设计的复合超材料吸波体具有极化不敏感和宽角度吸收特性.最后,通过实验测试得到的复合超材料吸波体吸收率大于85%的相对带宽达到130.2%.设计的超宽频带吸波体将在电磁能量捕获和隐身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基于平行金属线的太赫兹准全向超材料吸波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基于平行金属线设计了一种具有准全向吸波特性的太赫兹超材料吸波体,其准全向吸波特性是通过提高超材料的结构对称性实现的.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超材料结构对称性的提高,超材料吸波体的极化敏感度逐渐降低直至达到任意极化吸波.仿真的不同入射角下的吸收率与表面电流分布表明:平行于介质基板的磁场分量在平行金属线之间激发的反向平行电流导致了结构的电磁谐振,因而在极宽的入射角下该超材料吸波体仍能对电磁波进行高效吸收.提取的等效阻抗实部表明:可以通过调节基板两侧金属线的尺寸,来实现吸收频率处超材料吸波体一侧与自由空间近似阻抗匹配,另一侧与自由空间阻抗不匹配,从而使得反射和传输同时最小、吸收最高.仿真的能量损耗分布表明:该吸波体的强吸收主要源于基板的介质损耗.该太赫兹吸波体可能在爆炸物探测和材料识别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Dy掺杂的Bi1-xDyxFeO3多铁性材料,利用XRD,SEM对材料物相、微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分析;分别采用传输/反射法和弓形法,借助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系统,测量材料试样的微波电磁参量及吸波性能.在实验研究煅烧温度对材料微结构和形貌影响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煅烧温度,进而探讨Dy掺杂量对Bi1-xDyxFeO3材料的微结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频谱特性、电磁损耗机制以及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50oC的煅烧温度制备的Bi1-xDyxFeO3材料杂相基本消失,材料颗粒为亚微米尺寸的短纤维状;Dy掺杂能有效抑制材料中杂相形成和煅烧过程Bi3+挥发,有助于抑制螺旋形自旋磁结构,从而提高复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增强磁谱的弛豫特性;Bi1-xDyxFeO3材料中介电损耗和磁损耗两种机制共存且存在竞争与协同效应,Dy掺杂可以改善Bi1-xDyxFeO3材料微波高频段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9.
利用溶剂热结合煅烧法合成了空心球状的四氧化三钴和钼酸钴的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Co3O4-CoMoO4),将其作为磁损耗材料,与石墨烯复合后进行了电磁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复合后的材料具有更好的电磁波吸收能力,在2 mm时最小反射损耗值为?23.45 dB;吸收带宽为2.55 GHz;其有望成为一类具有“薄、强、轻、宽”优异特性的新型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10.
吸波材料研究一直是军事隐身技术领域中的前沿课题,而四氧化三铁磁性材料又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在大尺度空间动态吸波隐身模型的建立在军事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为研究四氧化三铁颗粒大尺度空中动态吸波效果,数值模拟计算出散布在大尺度空中粒径长分别为0.25μm和10.57nm的Fe3O4颗粒在入射电磁波频率为2~18GHz范围内的电磁损耗和18GHz频率时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电磁损耗。结果表明:入射电磁波频率为2~18GHz频率范围内时,10.57nm的Fe3O4颗粒散布空间产生的电磁损耗为0.40W到11.59W,在18GHz频率时,电磁损耗为11.381W到11.559W;入射电磁波频率为2~18GHz频率范围内时,0.25μm的Fe3O4颗粒散布空间产生的电磁损耗为0.22W到4.88W,在18GHz频率时, 电磁损耗为4.812W到4.899W。可见Fe3O4颗粒具有良好的吸波效果且纳米Fe3O4颗粒吸波性能优于微米Fe3O4颗粒。  相似文献   

11.
复电阻率是电磁勘探描述地下岩石电性的重要参数之一。根据电磁勘探频段,实验室内复电阻率测量的低频段通常达到10~(-2) Hz。为避免测试电极与岩石的宏观结构形成电极极化影响岩石微观结构的研究,通过电化学理论结合复电阻率实验研究了不同电极材料对流体、岩石的复电阻率测试中的电极极化特性。结果表明,测试岩石在低频段容易受以物质传递为主的电极极化影响;电极极化同时受电极材料、电极附近流体矿化度和温度、被测岩石阻抗等因素的影响;最后,分析和讨论了减小或消除电极极化影响的方法,为准确测量岩石复电阻率并用于微观结构分析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武器系统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电发射机构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为研制生产部门提供改进设计的参考意见和途径,也为部队合理使用、及时维护和修理装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区分原则和相称原则是海上目标选择与打击的基本法律准则,而复杂电磁环境对这一法律准则带来了全新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把握和适用这一法律准则,将对未来军事斗争中遂行海上作战任务产生重要影响。文中对海上目标选择与打击的法律原则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是否适用以及如何适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复杂电磁环境对指挥控制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中,复杂电磁环境对情报信息获取、指挥通信稳定、指挥决策质量和指挥控制活动的严重影响,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控制效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信号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进一步提高雷达的检测能力是现代雷达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为了提高雷达探测精度,需要在众多的干扰信号中有效地提取出雷达信号.鉴于越发明显的常规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信噪比的信号盲源分离方法.首先利用信噪比越大分离效果越好的特点建立信噪比目标函数,然后通过求解目标函数得到盲信号分离的优化矩阵,最后实现雷达盲信号的分离.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雷达盲信号进行有效的分离,且不需要其它信号处理方法所要求的任何先验知识作为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通用的数学模型求解谐振腔内介质的复介电常数εr,根据时谐电磁场的波动方程和边界条件,导出以εr作为本征值的变分方程,并应用于矩形腔内的介质柱,求解步骤有较大简化.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求解大尺寸、高介电常数、低损耗的介质样品.  相似文献   

17.
复小波提取强电磁干扰环境中的局部放电信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有文献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局部放电信号与电磁干扰的相位信息特征,通过对实小波与复小波消除电磁噪声干扰的机理研究,发现复小波可将局放信号特征更好地从强干扰中提取出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时,采用复小波的分析方法能够更全面、更详细地获得原信号特征信息,实测数据证实复小波比实小波分析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根据物理光学法、几何绕射理论、等效原理及阻抗边界条件,由各向异性介质中平面波的本征方程,得到耦合矩阵,进而得到多层介质的反射与透射矩阵.采用图形电磁计算方法分析涂敷各向异性雷达吸波材料的简单及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该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节省储存空间等特点,对于计算相似曲面及平面的电大尺寸涂敷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伴飞干扰机多数使用应答式干扰,使得信号识别和反干扰变得尤为困难。通过对干扰侦察接收机所面临的对象研究分析,分析干扰侦察接收机的工作参数,模拟了真实信号环境,从而给出雷达对抗伴飞干扰机应答式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电磁兼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学生作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原理的简要介绍,让学生建立统一电磁场的概念、同时提高他们在电子设计和制作方面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