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对金电极在酸性含氯离子的溶液中的恒电位电化学振荡行为,提出了一个可能的非连续型振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了参数坐标空间中的动力学行为区域图,并在振荡区内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振荡曲线,其结果能较好地与实验报道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实验测定B-Z反应系统在其化学计量系数μ取定值1时,其动力学行为呈现单周期振荡态.将化学计量系数μ作为调节参数。理论研究了该系统动力学行为随μ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当μ值从定值变为线性变化参数时,经稳定性分析确定系统存在一个不稳定区域,化学计量系数μ在此区域内取值时。系统均可以呈现单周期振荡态;而当μ从定值变为周期变化参数时,可以确定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是由倍周期振荡进入混沌。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2组全同蜡烛火焰的耦合振荡情况。通过高速摄影机拍摄和、Origin软件图像处理,得到蜡烛耦合振荡情况与距离、直径等因素的关系;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和纹影法,探讨热辐射、热对流在耦合中的作用,明确了热对流是蜡烛耦合振荡的主导因素;结合涡动力学理论,对蜡烛火焰耦合振荡的机理做进一步解释。该文为研究蜡烛火焰耦合振荡现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中研究了一维光格中单原子的隧穿动力学,基于数值方法展示了不同驱动频率下原子的动力学局域化行为及相应的准能谱,并得到了原子振荡区域与驱动频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TRossler化学反应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利用数值结果、分岔图和相图分析了系统的周期振荡态和混沌态运动过程,利用比例微分控制器方法实现了系统的混沌控制。结果表明,系统的状态由单周期振荡态变为周期2、周期4等多周期振荡态以及混沌态,最终系统的混沌行为被有效的调制到稳定的周期振荡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UV—VIS光谱仪研究了Belousov-Zhabotinsky(BZ)反应在CSTR反应器中的振荡行为。并在间歇反应器中用电位分析法和光谱法对该反应的动力学特征作了比较。较详细地描述了BZ反应产生振荡的FKN机理。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对非理想BZ反应体系动力学行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非理想性对BZ反应体系热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分析,并根据实测浓度振荡变化时序数据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非理想BZ反应体系中出现的双峰振荡较单峰振荡具有更大的熵产生周期平均值,表明维持多环极限环的时间自组织行为比单环极限环需要更大的熵流,而且惰性电解质的加入,使这种差别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由连续流动瓶构成的远离平衡态系统。这种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与化学振荡非常相似。来源于化学振荡研究的许多重要概念都可用于连续流动瓶系统,因此,通过这两个系统的比较可有助于人们更深刻的理解化学振荡中的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基于光晶格中的超冷原子气体,研究了不同色散关系的准粒子动力学行为.分别采用数值时间劈裂谱方法和海森堡绘景解析求解运动方程的方法,针对有初速度和无初速度的准粒子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 并深入讨论了色散关系中准动量幂次对准粒子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系统的准粒子色散关系中,当准动量幂次为奇数时,系统会出现相对论Zitterbewegung (ZB)振荡现象; 而当幂次为偶数时,准粒子动力学过程中不会出现ZB现象.此外,准动量幂次越大,则准粒子漂移对波包初速度的敏感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非平衡态非线性化学——化学振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化学振荡的发展历程,从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两个方面对比化学振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得出振荡体系呈现非线性化学动力学特性,并从化学振荡产生的条件及其应用归纳、整理、剖析了化学振荡研究的意义,展望了化学振荡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自然和社会系统的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用复杂网络动力学来描述,特别是生物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应用最为广泛.人们已经积累了各种网络行为的大量数据,如何提出合理的物理思想和有效的数学方法来分析这些数据、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这些信息出发,理解在许多实际过程中由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产生的简单动力学关系,并辨识支持各种网络动力学行为的自组织结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综述了其中一种研究方法.以生物学基因调控网络(Gene Regulatory Network,GRN)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功能权重(Functional Weight,FW)计算方法.通过FW方法定量计算在GRN的振荡动力学中不同调控作用(称为作用边)的重要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各种GRN中这种FW的分布普遍极不均匀,绝大部分作用边具有很小权重(弱作用边),只有少数边具有大的权重(强作用边).而这些强作用边构成的子网络比原网络简单得不可比拟,但它们揭示了网络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控制着整个网络的动力学行为.由这些强作用边构成的网络,我们可以辨识GRN的功能骨架和振荡核心子网络.振荡核心起到网络振荡源的作用,而振荡骨架则成为网络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路径.FW方法可以广泛应用到不同尺寸、不同调控规则(AND,OR等形式)和不同动力学行为(周期振荡、混沌动力学和暂态过程)的GRNs,并且由FW分析出发我们可以对GRN动力学进行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12.
原子的集体效应表现出光和原子之间增强的相互作用,这在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领域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当原子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拉比振荡会表现出丰富的动力学特性。本文报道了在冷原子气体中拉比振荡过程中里德堡原子集体态的尺寸缩小效应。首先通过存储制备了里德堡原子集体激发态,再测量辐射光子的时间变化曲线。观察到振荡频率的降低效应,这表现出啁啾特性,这是由于集体态的衰减和基态原子损失引起的。该结果有助于研究里德堡原子的集体效应的动力学行为以及操纵单光子波包。  相似文献   

13.
对通过变量耦合的Belousov-Zhabotinsky-CSTR混沌体系进行了细致的数值模拟研究,包括单向耦合和双向耦合两种方式,以及单个变量的耦合和全部变量的耦合等不同类型。得到了一系列丰富的动力学行为,包括超混沌、混沌同步、周期振荡等,并通过计算横截Lyapunov指数对所得的同步进行了表征。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14.
MATLAB用于振荡反应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刚性常微分方程组已成为研究复杂化学反应的重要手段.作者讨论了使用MATLAB对振荡反应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对硫化学反应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的变速恒频双馈感应电机系统中的低频不稳定现象.首先,通过数值仿真,观察了系统随着输入机械转矩增大时出现的低频振荡现象,结果表明,低频振荡现象的发生会增加定子电流的总谐波畸变,从而降低系统的性能.其次,建立了双馈感应电机及其励磁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系统雅可比矩阵的特征值发现,系统发生的低频振荡的动力学本质是Hopf分岔,并据此给出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边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变速恒频双馈感应电机系统中的动力学行为和稳定性问题,对该系统的参数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书是《系统的稳定性、振动和控制》系列丛书A系列的第11卷。振动力学是非线性动力学和非线性振荡理论中新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此书反映近几年来在振动力学的数学工具和在一起应用问题解这两方面所得到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量量热法对中药活性成分葛根总黄酮振荡体系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葛根总黄酮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的振荡体系的热功率-时间曲线,得到了它的诱导期、振荡周期,根据动力学理论计算了它的反应级数和表观活化能,并建立了诱导期、振荡周期与浓度和表观活化能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铜锌铝合金表面非线性振荡花样出现的原因,探索振荡胞区中各个点在振荡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来处理从振荡胞区中提取的灰度值时间序列,计算出各序列之间的相关系数.胞区中各个点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并且相距较远的2个点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33,振荡胞区中的点的运动是长程相关的.在长程相关性的基础上,结合耗散结构理论探讨了“类流态”胞区出现的原因,认为振荡胞区的形成是一个从混沌到有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麦芽糖(乳糖)-丙酮-Mn^2 -BrO3-H2SO4体系相继出现低频和高频两种振荡,底物浓度、温度等对振荡都有明显的影响,ATP加入有显著的干扰作用。对出现的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并对其机理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动力学理论研究了复杂网络中传染病的传播过程,综合考虑个体在疾病传播过程中的预防行为和自我隔离措施,提出了一类无标度网络上具有警觉行为和隔离行为的SAIQRS传染病传播模型;并进一步利用平均场理论得到传播阈值的关系式,系统分析了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研究发现,在无标度网络中增大警觉率、隔离率的比例和增强警觉的强度,可以降低传染病的爆发规模.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具有警觉和隔离的行为对疾病的传播速度与传播规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