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合胶束催化N,N—二甲基甲酰胺碱性水解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胶束催化反应的相分离模型和相关假定,建立了适用于胶束浓度[M]小于底物浓度[S]的混合胶束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在40℃下用热动力学模拟热谱曲线法,在表面活性剂复配(CTAB-Brij35、SDS-Brij35、CTAB-Im、SDS-Im、Bij35-Im)混合胶束溶液中及功能分子Im溶液中,研究了MDF碱性水解反应。应用作者使用的方程求得混合胶束与Im催化的反应动力学参数km,速率常数kf,  相似文献   

2.
以β-环糊精或表面活性剂为增效试剂,分别研究了它们对以Fe-meso-(四(4-磺基苯)卟啉)(Fe-TPPS4)为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氧化4-氨基安替比林与苯酚衍生物显色反应的速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对Ni,Fe均有缓蚀作用,其缓蚀效率顺序为:CTAB〉TritonX-100〉SDS,HCl溶液对这3种典型表面活性剂第一临界胶束浓度的均有影响,在1.0mol·L^-1HCl溶液中,CTAB,SDS,TritonX-100的第一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1.3×10^-5,1.6×10^-5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类新型吡啶衍生物配体,其组成和结构经MS,IR,1HMR及元素分析确证.研究了它们与金属离子(Cu2+,Ni2+,Zn2+)及CTAB形成金属胶束对PNPP水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这些金属胶束对PNPP水解有显著的催化作用,金属离子在金属胶束中的活性大小依次为Cu2+,Ni2+和Zn2+.  相似文献   

5.
胶束催化N,N—二甲基甲酰胺碱性水解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胶束催化反应的相分离模型和相关的假定建立了适用于底物浓度(S)≥胶束浓度(M)时的胶束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在40℃下用热动力学模拟热谱曲线法,在表面活性剂(CTAB,SDS,Brij35)胶束溶液中研究了N,N-二甲基甲酰胺碱性水解反应,应用该方程求得胶束催化反应动力参数km,k2m结合常数K1,CTAB,SDS和Brij35胶束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讨论了上述胶束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对煤的催化氧化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选择煤的催化氧化催化剂,降低煤的燃点,以提高煤的活性,把不同煤化程度的煤分别用 HCl溶液和 HF 溶液处理(即脱灰),再分别浸渍不同浓度的 Fe2+,Ca2+,K+,Ni2+溶液,并采用燃点测定仪(仿联邦德国EBI装置)测其燃点,以考察其活性。试验表明,K+,Fe2+是对煤催化氧化作用较好的催化剂,可以使脱灰褐煤的燃点降低约 45~65℃; 还研究了原煤未经脱灰直接浸渍 Fe2+,K+等,发现其燃点也降低20~30℃,试验结果表明,Fe2+是一种价格较低、活性较高的催化氧化剂。  相似文献   

7.
合成和表征了一种双核铜配合物Cu2(oxheel).该配合物和胶束形成的金属胶束被作为人工过氧化物酶用于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的反应.研究了双核铜配合物金属胶束催化苯酚氧化反应的机理,并建立了金属胶束催化苯酚氧化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讨论了过氧化氢/催化剂摩尔比、体系温度和体系酸度对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应用热动力学1.5级反应的时间变量法,在20℃和30℃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复配混合胶束溶液中,以NaHSO3为单组分引发剂的丙烯酰胺聚合反应。结果表明,阳,阴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混合胶束体系(CTAB/LSS,TTAB/LSS,SDS/LSS)对聚合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非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混合胶束体系(Brij35/CTAB,Brij35/TTAB,Brij35/DTAB0对该反应有小的催  相似文献   

9.
液态Bi—Te和Bi—Se系合金的电阻率与金属—非金属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量了含Te40%-70%(at.)的液态Bi-Te合金在700-850℃和含Se40%-65%(at.)的液态Bi-Se合金在700-900℃的电阻率,得到在所述成分范围内,液态Bi-Te合金保持金属导电性;而对于液态Bi-Se合金,当成分接近B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0.
用金相试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4种镍基钎料钎焊1Cr18Ni9Ti的钎缝组织特征和相组成及其随热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用BNi1a和BNi2钎料钎焊(1120℃,10min)的缝宽为0.10mm的钎缝由αNi、Ni5Si2,CrB和Fe4.5Ni18.5B6组成,近缝区扩散层由αFe,γFe和Fe2B组成。用BNi5钎料钎焊(1175℃,10min)的缝宽为0.05mm的钎缝由αNi,Ni5Si2和Ni16Cr6Si7组成。用BNi7钎料钎焊(1050℃,10min)的缝宽为0.05mm的钎缝由αNi,Ni2P和(Fe,Ni)3P组成。  相似文献   

11.
根据综合平衡原理,建立和讨论了一种新型的FeS2-H2O系电势-pH图及该体系中溶液态物质的浓度分布函数单质硫只有较小的稳定区且依赖于溶液中含硫物种总浓度Ct(S)和H2S气体的分压大小,当Ct(S)固定时,分压小于某临界值后单质硫的稳定区将消失Fe2O3(S)和FeS2(S)的稳定区均很大,Fe2O3的稳定性与溶液中含铁总浓度Ct(Fe)有关,而FeS2的稳定性与Ct(S)、Ct(Fe)及H2S气体的分压均有关图3,表3,参4  相似文献   

12.
用Mo部分替代Fe-Cu-Nb-Si-B合金中的Nb而制备的Fe(73)Cu1Nb(1.5)Mo2Si(12.5)B(10)非晶合金,在500—62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了等温退火处理.对退火后样品进行了磁性、微结构及物相研究,表明在530℃左右退火后具有最佳软磁性能.当退火温度大于600℃时,有Mo2FeB2及其它化合物析出从而使合金软磁性恶化.Mo与Nb一样有抑制晶粒生长,细化晶粒之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非晶态(a)-Fe-TM-Si-B(TM=Co,Si,Mo,Nb)合金从1.5K到300K的磁化强度及室温穆斯堡尔谱,得到了成里温度Tc、饱和磁化强度σs(0)、自旋波颈度常数D及平均超精细场等。结果表明,(a)对于Fe83Si5B12,当Nb,Mo与Si,Co取代Fe后,Fe-(Nb,Mo)-Si-B的磁性质不同于Fe-(Si,Co)-Si-B;(b)a-Fe-(Mo,Nb,Cr,W,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TPPFeCl和6种具有不同空间结构的氯合、中位四(邻烷基苯基)卟吩合铁(Ⅲ)[T(o-R)PPFeCl,R=Me、ET、n-Pr、n-Bu、i-Pr和t-Bu]催化亚碘酰苯使环己烷羟基化反应。发现邻位烷基取代的铁卟啉的催化速率和催化产率都比TPPFeCl的大,这7种铁卟啉的催化速率和催化产率(%)大小顺序分别为[T(o-R)PPFeCl,R=]i-pr>Et>t-Bu>n-pr>Me>n-Bu>TPPFeCl和i-Pr(58)>Et(57)>n-Pr(52)>Me(50)>n-Bu(48)>t-Bu(46)>TPPFeCl(35),根据研究结果,认为邻位烷基的空间作用可能加速了铁卟啉与亚碘酰苯加成中间体中碘—氧键断裂,助进了高价铁氧酰活性中间体形成,提高了催化速率和催化产率。  相似文献   

15.
金属胶束模拟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咪唑衍生物钴配合物Co(biap)·Cl2和胶束形成的金属胶束作为模拟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H2O2氧化苯酚反应;探讨了过氧化氢浓度、反应温度、酸度和胶束性质影响催化反应的原因;提出了金属胶束催化氧化苯酚的反应历程;建立了金属胶束催化苯酚氧化的动力学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作者合成和表征了双-{N-[2-脱氧-β-D-吡喃葡糖-2-(3-甲酰基水杨酸胺)]}M2(Ⅱ)配合物(M=Cu,Zn,Co);研究了该双核金属配合物在CTAB胶束溶液中催化PNPP水解反应动力学;用双核复合物金属胶束的三元复合动力学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理处理,结果表明:配合物在CTAB胶束溶液中形成金属胶束后,催化水解的能力明显增强,可使反应速率提高几百倍至二千多倍,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的速率常数大小顺序为Cu(Ⅱ),Zn(Ⅱ)和Co(Ⅱ)。  相似文献   

17.
在3 ̄5.5GPa的压力范围内,经过873K,30minh等温热处理由非(Fe0.99Mo0.01)78Si9B13(FMSB)条带和纯金属Al片交替叠成的样品,制备出多层Al/Fe-Mo-Si-B纳米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静高压在复合材料制备中影响非晶FMSB合金晶化相,Fe-Mo-Si-B纳米合金晶粒度和Al/Fe-Mo-Si-B复合材料界面相的规律及机制。  相似文献   

18.
Fe78B13Si9非晶合金纳米晶化的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密度脉冲电流处理Fe78B13Si9非晶合金,随电流密度的变化在不同的温度下和相同的时间内实现了试样的纳米晶化,透射电镜观察及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由电脉冲方法所制备的纳米晶Fe78B13Si9合金中存在着亚晶和孪晶等亚结构,三种晶化相是α-Fe(Si)Fe2B和少量的Fe3B.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试样中Fe2B相略有增加并出现了有序的Fe3Si结构,但平均晶粒尺寸保持不变,由Sherrer方  相似文献   

19.
真空钎焊不锈钢接头的钎缝组织和相组成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用金相试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4种镍基钎料钎焊1Cr18Ni9Ti的钎缝组织特征和相组成及其随热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用BNi-1a和BNi-2钎料钎料(1120℃,10min)的缝宽为0.10mm的钎缝由αNi5Si2,CrB和Fe4.5Ni18.5B6组成,近缝区扩散层由α-Fe,γ-Fe和Fe2B组成,用BNi-5钎料钎焊(1175℃,10min)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 Fe(Ⅱ)的 5-NO2phen配合物对Belozov-Zhabotinskii振荡反应的催化作用;从与 Fe(Ⅱ)的 phen,bipy,terpy 配合物的相互比较(催化参数、酸的影响等)出发,对该化合物的催化特点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 Fe(Ⅱ)的 5-NO2phen配合物催化B-Z振荡反应各组分的浓度范围和优势区域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