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均采用口服给药 ,疗程一般不超过2周 ,服药期间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 ,在复律前或期间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与并发症。结果 :36例持续性房颤病人中 2 4例转为窦性心律 ,转复率达 66.6% ,且二周内转复率最高。不良反应情况 :消化道症状 7例、过性头昏 3例、光感性皮炎 1例、角膜色素沉着 2例、Q- T间期延长 6例、诱发室速导致室颤死亡 1例。结论 :本组资料显示及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虽有较好疗效 ,但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从疗效及安全性上看 ,仍不能与电转复相比。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观察阵发性房颤患者分别在肺静脉隔离前后联合使用三磷酸腺苷(ATP)+异丙(去甲)肾上腺素(ISP)对非肺静脉触发灶的诱发情况以及消融非肺静脉触发灶后的临床疗效。创新要点:发现肺静脉电学隔离前肺静脉在触发房颤方面起主要作用,环肺静脉隔离术显著降低了肺静脉的放电情况,却同时增强了肺静脉以外的部位触发房颤的能力。研究方法:选择从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首次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药物治疗无效,发作时症状明显的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所有的患者均于肺静脉隔离前后通过静脉给予ATP(20 mg)+ISP(20μg/min)诱发房颤。诱发出房颤的起始部分被标记和记录(诱发过程详见图2)。术后常规口服华法林抗凝不少于3个月,控制INR值2~3;术后3个月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时及当病人有心悸等症状时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病人随访。重要结论:ATP+ISP可以有效诱发阵发性房颤患者的非肺静脉触发灶,特别是在环肺静脉隔离以后。术中对非肺静脉触发灶进行消融可能使病人获益,虽然在本研究中随访结果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目前高血压、冠心病已逐渐成为老年房颤的最常见原因,现已公认房颤与脑卒中有很大关系,所以房颤病人进行转复治疗尤其抗凝治疗具特殊意义。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年龄、临床危险因素及抗凝治疗的益处和潜在危险,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抗凝治疗有预防栓塞的作用,从而能显著降低卒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前、中、后的护理。方法 :对1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射频消融治疗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和相关检查及健康教育 ,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指标、术后压迫穿刺部位 ,防止出血、预防感染、合理饮食。结论 :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射频消融治疗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 (房颤 ,Atrialfibrillation ;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它通常与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联 .慢性持续性AF是指AF持续 7d以上 ,不能自动转回窦性节律 ,但经过药物或其他方法治疗后转回窦性节律者 .持续AF的药物复律 ,一直为临床医师所关注 ,有专家提出要给每个AF病人有一次复律机会 .我们用顿服单剂量胺碘酮的方法 ,成功转复 6例持续性AF ,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  象6例持续AF患者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 4 8±9.6)岁 ;合并冠心病心绞痛 2例 ,合并高血压 4例 ,合并心力衰竭 5例 .AF病史 <1a ,超声心动图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分析射频消融治疗肝巨大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应用射频消融治疗69例肝巨大血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19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56例患者病灶完全损毁,占总数的81.2%,13例患者消融不彻底,进行了第二次射频消融治疗后达到完全损毁。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发热、肝区治疗部位或射频针穿刺点处疼痛、恶心、呕吐以及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没有患者出现腹腔内大出血、胆瘘、空腔脏器穿孔、严重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术后患者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患者的病灶缩小均在50%以上,无1例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巨大血管瘤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是治疗肝巨大血管瘤的又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时患者感心悸、胸闷不适,严重时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治疗原则尽快恢复窦性心律,复律方法有刺激迷走神经、药物复律、电复律以及射频消融术.药物复律中我们观察了胺碘酮相对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对500多人次动脉肝化疗栓塞术整个过程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500多人次肝动脉化疗栓塞及围手术期护理,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均获得成功;结论 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为确保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顺利康复和降低反应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靶血管栓塞后再行手术治疗骶骨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指出做好全面的术前宣教以及栓塞后肢体伤口的护理,将有利于肿瘤切除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出血量的减少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探索和推广应用胸腔镜、腋下微创切口手术治疗胸部疾病 ,达到微创伤、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康复快的目的。方法 :腋下微创伤切口手术25例 ,胸腔镜手术17例 ,治疗以肺大疱破裂自发性气胸为主的几种胸科疾病。结果 :两种手术方法病人均痊愈 ,无并发症 ,伤口小 ,组织损伤小 ,出血少 ,因开关胸时间短 ,故手术时间短 ,伤口隐匿、美观 ,术后疼痛轻 ,术侧肩关节及上肢活动受影响小 ,患者康复快。结论 :两种术式的完善和推广将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探讨射频治疗口腔疾病的疗效。回顾性分析甘肃省渭源县人民医院2008年8月至2014年1月射频治疗470例口腔疾病的资料。438例口腔疾病射频一次性治愈466例,治愈率99%。本组无一例发生感染及伤口愈合不佳。射频治疗口腔疾病,探及范围广,操作时视野清楚,不出血,操作方便,由于其选择性电热作用,减轻了周围组织的损伤和细胞的破坏,特别是皮下脂肪液化性坏死少;术后恢复快,瘢痕不明显,无色素沉着,非常适合应用于口腔部位。  相似文献   

12.
心房纤额(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复律对恢复心房收缩功能,改善心功能,减少动脉栓塞有明显益处。持续性房颤最有效的复律手段为电转复,但在非紧急情况下,患者及家属不易接受,为观察药物转复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将我院自1985.6-1998.6分别应用奎尼了、肢碘团纠正持续性心房纤颤43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43例均为我院1985年6月~1998年6月住院患者,男25例,女18例,年龄33~75岁,平均48±10.9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9例,高心病5例,冠心病7例,特发性房颤2例。房颤持续时间1周至1年,超声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2例因月经过多住院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去除术,观察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问5~8 min,平均7 min,出血量5~30 mL,平均18 mL,住院时间1~3 d.术后3月治愈率96%,好转100%,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手术简单、创伤小、效果好,且保留了子宫,不影响卵巢功能,术后患者恢复快、痛苦小、并发症少、耗材少、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不同部位肢体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手术方法并分析其疗效。对19例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锁骨2例、肱骨1例、股骨5例、胫骨11例),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根据骨不连部位及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骨折断端髓芯减压、自体微粒植骨;骨皮质剥离、植骨;结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或加压钢板、克式针内固定治疗,并分析其疗效。本组1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1个月。骨不连均愈合,愈合时间5~10个月,平均7.2个月。骨折处所涉关节功能等恢复良好,2例出现切口感染,经伤口换药后愈合。充分认识导致骨不连的原因和局部病理改变,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彻底清除局部病变,骨折断端髓芯减压,针对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植骨、内外固定手术方法,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兴平 《甘肃科技》2011,27(12):155-156
探讨了带锁髓内钉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中的应用。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共120例,合并腓骨骨折3例,同时行腓骨骨折固定14例。所有病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0个月。除2例延迟愈合外,余均在术后6个月内愈合。术后3个月,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2例术前腓总神经瘫的病人6个月恢复正常。无出现术中误伤神经、血管,术后未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肌间隔综合征。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最终结果采用Johner-wruch评分标准,优18例,良2例。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手术切口小、时间短、固定效果可靠,减少了手术中出血和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有利于骨后的愈合,能早期功能锻练,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优点及疗效.方法对7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入院后有10例进行胸穿抽气,另外68例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最后均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皆治愈出院,随访时间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该法具有创伤极小、手术视野好、疗效确切、恢复快、复发少等优点,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良好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龄高危病人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1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110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的可行性和围手术期治疗,以探讨提高开放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的经验。方法:本组BPH病例均术前进行实际病情及手术危险性评估,治疗合并症,采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结果:除2例术后因出血需再次手术外,其余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排尿通畅。术后所有病例的最大尿流率(Qm ax)>15 mL/s。结论: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能切除全部增生的腺体组织,能同时处理膀胱内并发病灶,较适合于III度以上的BPH患者。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开放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分析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选取2014年7月-2017年2月甘肃省华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5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均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阵发性房颤及室性早搏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45%、91.23%,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心律失常有效率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及室性早搏转复率与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12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4%。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行妇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27例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选择合理术式,术前术后使用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使血糖控制在9 mmol/L以内.结果:27例患者有24例切口Ⅰ期愈合,3例切口Ⅱ期愈合,6例手术前无念珠菌性阴道炎者术后发生念珠菌性阴道炎,4例术前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者经术前抗霉菌治疗术后未发生。结论: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病人合理选择麻醉方式,术前术后有效控制血糖能够显著改善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肺恶性肿瘤的局部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消融病灶CT随访的演变规律。方法:对22例肺癌病灶(原发灶16例,转移灶6例)进行RFA治疗,病理诊断均为肺腺癌,病灶大小7~37 mm,中位数为23 mm。记录RFA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利用多层螺旋CT进行随访并评价疗效,记录消融灶大小及血供变化。结果: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CT随访时间14 d~4年,中位数为10个月。随访3个月以上的病例共18例,16例消融灶无复发,2例消融灶复发。病灶RFA治疗后CT复查表现为随时间延长呈逐渐缩小趋势且无强化,消融灶可形成空洞,随访中增大或出现异常结节样强化提示肿瘤复发,RFA治疗后3个月评价肿瘤灭活情况较可靠。结论: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安全、有效、创伤小,能够作为不能耐受手术患者治疗的选择之一,是一种效果明确的局部减瘤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