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面对死亡,庄子是典型的自然主义超脱论者。他认为死亡是自然变化,一个人只要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超越人世古今之变,就可以齐生死,不再恋生患死了。庄子安死而不乐生,对人生持淡泊无为的立场,对死亡怀有一种豁达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的许多作品都蕴涵着生与死的深层哲理,反映了她本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从暂时的生到永恒的死。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对生命起点的回溯,是生命的超越与升华。意识流名篇《海浪》是作家对生死作出深邃思考的佳作。本文旨在剖析其中伍尔夫的死亡情结。  相似文献   

3.
儒家对于生死问题的观点是古代哲人的一种智慧,是一种自然的生死现.儒家肯定个体死亡的必然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于死亡超越的探索,将个体生命对于死亡的超越落实到现实生活的追求,是一种以"生"解"死"的超越之路.这种对于死亡超越的探索从某种程度来说有其虚幻性色彩,但儒家的生死观却赋予人生一种积极地面对生死的态度,蕴含着深刻的人生价值,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人面对“生死”之关,皆难以达到“认”的态度;而如果一旦达到这种“认”,也就意味着人们对个我生命即将结束这个事实承认后的接受,于是,他或她可以进入到万般挣扎之后的某种心理上的平安状态。但是,处于“认”之阶段的人.他们对死亡的接受往往是无可奈何的、非心甘情愿的、被动与被迫的,只有由对个体生命生死之必然性的“认”,上升为对人类整体生命之生生死死之必然性的体认,并最终意识到宇宙万物皆有生死成毁之必然性,人们才能获得对死亡自觉自愿的接受,并在面对自我之死时做到完全的坦然和释然,这即是由“认”到“命”的过程,中国古代儒家学者称之为“乐天知命”。终极关怀与普遍性宗教信仰缺失的中国人,面对生死之关,大多数人也只能或只有依赖“命定”的思想观念,在这方面,中国传统的儒家生死智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被看作是早期人类的心灵投影,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现实情况,并蕴涵着先民某些生死观念。为了反抗死亡,甚至是超越死亡,消弭对死亡的恐惧,达到心理上的安慰,激发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存活下去的斗志,从而先民们构建了生死玄通观念和朴素的集体思维。  相似文献   

6.
<正> 死是唯一可与生并论的主题,它充满了生命的张力与表现力,是丰富而又生动的,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提示。没有它,生命就不完善了,也显不出人生的悲喜。本文试图从文化与观念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衍生与发展过程中的生死观念进行评判,这并不是出于悲观和厌世,而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提高与升华。人是无法超越死亡的,正如同飞鸟不能超越空气、游鱼无法超越水域一样。遗憾的是,在人类社会中,真正能够意识和用心体会这一客观事实的人只是少数。但人也是可以超越死  相似文献   

7.
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这是已被当代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的观点。那么,宇宙未来的命运又将如何呢?它会不会死亡呢?人们认为,万物都有生也有死,宇宙既然有它的诞生,自然也会有它的死亡。不过,对宇宙将如何死亡,人们却很难作出准确的回答,大多数人认为存在两种可能。  相似文献   

8.
文章用精神分析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李贽求解生死问题的心路历程,认为:李贽因对死亡的高度恐惧而苦苦寻找了脱生死之法门,进而辞官云游,剃头悟"道",不惜成为诸教"异端",却到死都未能完成信仰寻求。  相似文献   

9.
死亡是无人能够逃脱的自然法则。死亡意味着什么,生死是否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轮回,人们应该如何认识、如何对待死亡?从上古的先民开始, 人类从未停止过回答的尝试,这些迥然不同的回答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尤其集中地体现在仪式,特别是丧葬仪式上。世界上存在过和存在着的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丧葬礼俗,也正是各个民族的智慧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些问题所作的回答和解读。  相似文献   

10.
早期京派作家在动荡的年代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于悲苦的现实里体味生活的乐趣,主张闲适自在的趣味主义和平和冲淡的隐逸气息,但又并未坠入低俗与颓废。他们因众生可敬与一切皆空的矛盾生命观念、亦梦亦醒与不生不死的苦闷中年心态和生死轮回与冲淡死亡的佛禅死亡意识,"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苦中作乐"的生死美学,作品结构自由松散、漂浮流转。  相似文献   

11.
藏族的死亡观和临终关怀深受苯教和佛教的影响,这也是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因素.藏族的一系列宗教仪式,体现了藏族对待生死的从容和坦然.文章以临终关怀的宗旨和目的为出发点,结合藏族的宗教信仰和丧葬仪式,探讨了藏族的临终关怀与宗教信仰、生死观之间的脉络关联;同时指出,藏族为濒危病人提供的宗教性的临终关怀形式可以应用于当代医学救治的临终关怀活动.  相似文献   

12.
佛教的轮回思想、利他思想以及施舍精神贯穿于整个藏族丧葬习俗的仪式过程中,成为藏族丧葬习俗最根本的思想基础。藏族丧葬习俗主要包括卜算、施"颇瓦"法、送殡、天葬、吊祭等内容。文章指出藏族的丧葬习俗是在藏区地方性文化的时空中,按仪式顺序依次展演分离-过渡-聚合的全部过程,充分反映了藏民族对待死亡的智慧,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死亡打破平衡后,通过仪式的净化,得到新的平衡,使生者的生活能够继续。  相似文献   

13.
藏族美术作为藏族文化的主要部分,它自始至终与本土原始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联系在一起,究其实质而言,藏族美术的主流是藏传佛教美术,是将佛教的哲理内涵用美术的形式手段表达出来,借以抒发人生的愿望和理想.藏族美术以其独特的地域性,鲜明的民族性,神圣的宗教性,强大的包容性等特点,构成藏族美术自成体系的艺术风格,从一个侧面建构了中华民族美术尤其是佛教美术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小说对死亡叙事的审美向度从早期的生命崇高、战斗悲壮、无畏死亡、美在抗争,发展到后期的忠君爱国、孝亲维节、烈烈而死、美在忠孝;多教同融、各担重任、死生有因、美在兴味。古典小说死亡叙事审美向度的发展流变,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的生命认识、价值定位与哲理追问,其审美特质与传统文化的生命意识紧密相连。古典小说艺术家以死亡叙事为基石,打通不可逾越的生死界限,彰显丰富的生命心理意蕴,鼓舞人们为道义忠孝、人格尊严、真爱友情去抉择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15.
在方志敏关于"死"的理念中,"死"是一种辩证的否定。它既是生命的终结,也是生命的升华,产生的是一种激励后人更加努力奋斗的精神。方志敏的关于死的意义、死的价值、死的期望及对死的态度的表述,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道理。方志敏关于"死"的理念渊源于孔子的"杀身成仁"和孟子的"舍生取义"的哲学命题,但它具有时代特征,有自己独特的哲学之道。  相似文献   

16.
藏族天文历算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民族千百年来生产生活经验的系统总结,有着科学的内涵和价值。文章探讨了藏族天文历算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藏族天文历算从古自今,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藏族的天文历算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符合时代发展方向,并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相一致是藏族天文历算可持续发展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浅淡西藏"密芒"围棋的发现和相关传统藏棋种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西藏考古发现中的石制棋盘,就西藏围棋(密芒)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并就西藏“密芒”(围棋)兴盛与衰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建议有关部门应对西藏“密芒”(围棋)发生史,发展史进行认真的研究,使这一传统的体育项目得到开发,以弘扬民族传统化。  相似文献   

18.
死亡与拯救 --《荒原》解读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主题是《荒原》的核心和灵魂。但《荒原》描写的“死亡”是和生命熔铸在一起的,彼此无法分开的,即把人推向生与死的二元对立之中,着力表现处在生不如死的荒原中的人们对死的渴望,同时也孕育出“生的本能”,从而导致生死循环;这种死亡更和精神联系在一起,其中的“死亡”多以“力比多”的饥渴来对应,故死亡在这里只是一种仪式性死亡或象征性死亡,其目的是表现生命力的回归而实现精神复活,这样,艾略特就在描写死亡中完成了“拯救荒原”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边沁是完全从功利论的角度主张彻底废除死刑的,但其理论存在着不足:以"感觉"为基础的功利论极易变种为支持死刑的理论根据,以功利优先于正义为特征的刑罚目的论给惩罚无辜留下空间,在生命观上强调人之生命的工具价值而忽视人之生命的神圣性。功利论应将"人之生命的神圣性"引入其理论,这样就可在抽象的刑罚制度层面将死刑排除掉,最终确保在以分配正义为原则的具体刑罚制度适用中彻底废除死刑。  相似文献   

20.
孔子教导士人为“仁”献身的观念经历了千年的颠扑之后,作为绝对的真理烙在仕宦士人的深层意识之中,永不破灭,于是苏轼勇于用生命对此进行着诠释与演绎。而屈原对于生命以及生命意义的苦苦追问所展示出来的生之可贵的意蕴与深情。又使得苏轼深深忧愁、痛苦万分,不得不用老庄纵浪大化的精神来进行消解,用投身自然的举动来进行舒缓,同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体会着生命深层的韵味,倡导着新的生活模式,创造着新的精神风貌,开启着新的心灵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