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套管柱在建井、完井和油气生产过程长期承受载荷和环境的作用,由于力学、化学等作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失效,磨损就是其失效模式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套管的失效破坏研究主要集中在腐蚀失效和应力失效。然而,由于摩擦磨损而加速失效却很少有人关注。本人根据摩擦学基本理论,对井下套管的磨损机理和影响磨损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油气田开发的过程中,磨损损坏在井下套管损坏的情况中最为严重,特别是在超深井中,由于井深轨迹、钻柱横向重力效应的影响,井下套管的磨损十分严重。因为超深井井筒磨损情况较为严重以及其高温、高压的特点,所以在开发中一般采用高强度钢材的套管。由于钻杆-套管相互磨擦磨损使高强度套管柱的抗挤毁强度、抗内压强度降低,对井筒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证超深井的井筒安全,对高强度套管磨损机理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因钻井手册及大部分国内外研究已经对N80、P110等标准套管的磨损进行较为详细研究,所以本文主要针对140钢级的高强度套管进行磨损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技》2013,(11):27-27
农机零件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磨损,农机零件的磨损程度可分为3个时期磨合期、稳定磨损期和剧烈磨损期。  相似文献   

4.
用ansys软件对含裂纹射孔套管进行力学分析,研究了相同内压下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以及不同裂纹长度下套管可抵抗的极限内压,为现场选择射孔套管和设计泵压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含裂纹射孔套管的最大应力集中出现在裂纹尖端处,裂纹削弱了套管的强度,在内压的作用下有沿轴向扩张的趋势。临界开裂内压值随L/r值的增加而减小;短裂纹区(L/r<4),临界开裂内压力随L/r的变化比较迅速,即裂纹长度的增加对套管的强度影响比较大;长裂纹区(4相似文献   

5.
采用Fluent软件对某大型双吸离心泵内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监测和计算泵在输送清水和含沙水时叶轮流道内叶片进口处的径向速度来分析对叶片的磨损强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沙粒浓度的增大叶片进口处磨损强度增大;小流量工况时,叶片进口处靠近吸力面附近有回流;大流量工况时,叶片进口处靠近压力面有回流;回流强度越大磨损强度越大,同时沙粒粒径也是影响磨损的重要因素,沙粒粒径减小,磨损强度减小。  相似文献   

6.
<正>膨胀套管在膨胀芯头的作用下膨胀,其径向尺寸以及厚度都会发生变化,并且膨胀后的残余应力以及制造缺陷在膨胀后的加剧都会对膨胀后套管的挤毁强度产生影响。本文,笔者以L-80套管和P-110套管为例,对这两种套管在不同的膨胀率条件下,径向尺寸以及厚度的变化对套管挤毁强度的影响进行有限元分析,以探求膨胀率与套管挤毁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冲蚀磨损是指金属表面与流体之间因相对运动而导致金属表面损坏的现象。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很多行业中,是导致设备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笔者总结了影响材料冲蚀磨损的主要因素,以供参考。一、入射角的影响入射角也叫攻角或冲击角,是指靶材表面与入射粒子轨迹之间的夹角。流体作用于靶材表面时,同时具有水平和垂直分量,水平分量会对靶材造成切削损伤,垂直分量会对靶材造成撞击或冲击损伤。研究表明,韧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在冲蚀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磨损严重、水冷壁频繁爆管的问题是影响CFB锅炉稳定运行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磨损(受热面、耐火材料、风帽等)造成的事故接近事故停炉总数的30%~50%。当燃用劣质煤(煤矸石掺烧比例大、灰分高)时该问题更加突出,给电厂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成为电厂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重机枪的射击过程具有高压、高温、高速度、时间短等突出特点,针对这样的严苛条件,很难用实验的方法对身管涂层的摩擦磨损做研究预测。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平台,以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了身管涂层的磨损量和磨损状态的分布,以及子弹发射次数增加对身管涂层摩擦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身管磨损主要集中在枪口近端位置,随着子弹发射次数的累积增加,磨损量相应增加,而单次磨损量减小,同时计算了发射多次子弹后的总磨损量。  相似文献   

10.
推力轴承磨损的可靠寿命计算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推力轴承磨损规律和可靠性理论,导出了推力轴承磨损的可靠寿命计算的数学模型,并研制出推力滑动轴承加速磨损试验的在线测量机,测定了零件的磨损速度值,能与理论较好吻合,证实了数学模型正确性,为推力滑动轴承磨损的可靠寿命计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洗衣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机械磨损、缺乏润滑油、机件老化、弹簧疲劳变形等原因,会出现各种不正常的振动与噪声,若不及时修理,会加速洗衣机机件磨损,甚至损坏机件。实际上,洗衣机使用者通过听声音可以判断发生故障的原因,通过适当的调整和简单修理,即可以消除或减小振动与噪声,延长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初步阐述了300MW发电机用装入式、套管电流互感器的漆包线和铁心的选取。由于发电机用套管电流互感器在发电机运行的时候,同时受到大电流、多相运行和强电磁干扰等特点,在设计阶段必须考虑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屏蔽来自邻相的杂散磁通,同时套管电流互感器要有足够的绝缘耐热等级,来保证发电机安全运行的可靠性。相对来说,套管电流互感器的漆包线和铁心的选取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套管电流互感器能否安全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13.
采用销盘式高速摩擦磨损试验机,JSM560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EDAX型能谱分析仪研究了颗粒增强基合金WC在不同摩擦磨损条件下的磨损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载荷作用下,随着摩擦速度的提高,该合金的耐磨性降低,磨损率升高;在低速下复合材料的主要磨损形式为犁沟切削,速度提高到60m/s~80m/s时复合材料的磨损形式主要为氧化磨损,摩擦速度高于80m/s后复合材料的磨损形式主要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在一定摩擦速度下,载荷增加,复合材料的耐磨性降低,磨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4.
<正>一、固井数据实时采集及远程传输系统研究背景1.固井工程。所谓固井工程,是指在油气钻井过程中,为了加固井壁,保证继续钻进,封隔油、气和水层,保证勘探期间的分层试油及在整个开采中合理的油气生产,而下入优质钢管,并在井筒与钢管环空充填好水泥的作业。固井工程包括下套管和注水泥2个过程。下套管就是在已经钻成的井眼中按规定深度下入一定直径、由某种或几种不同钢级及壁厚的套管(Casing)组成的套管柱。注水泥就是在地面上将水泥浆通过套管柱注入到井眼与套管柱之间的环形空间中的过程。其目的是封隔疏松、易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离心泵叶片出现局部磨损破坏现象的原因,以甘肃景电二期所用的1200S56双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的k-ε湍流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双吸离心泵固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清水工况下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泵的扬程和效率误差均在3%以内,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行性与准确性。通过分析在输送不同流体(清水和含沙水)时泵的内部流场发现:离心泵在不同工况运行时,回流出现在叶片的位置不同。大流量工况的会留位置与叶轮实际磨损位置一致。回流引起的磨损是导致离心泵叶片入口位置穿孔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一、抗磨件磨损机理分析1.研磨体的磨损机理。研磨体的破损率以及磨损情况受磨粉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如研磨体自身的硬度、衬板材质、磨内温度、磨粉工艺、矿渣的特性以及工作表面形态等。2.磨球磨损机理。磨球磨损主要有变形、切削及疲劳剥落等形式。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由于矿渣磨机内温度较高,致使磨球受到较大程度的磨损,需要注意的是,大球的磨损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M35高速钢阶梯钻进行了钻削试验,研究了微织构对刀具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织构可以提高阶梯钻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因海上平台空间的限制,利用有限的井槽增储上产是油田开发的方向,老井侧钻是有效利用井槽的重要手段,常规的方案是在9-5/8″技术套管内开窗侧钻,并下入7″套管,但由于受生产管柱井下工具尺寸的限制,7″套管面临油井无法进行分层开采的问题。【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分采井相应的井下配套工具尺寸进行研究,设计出一套适用于7″套管分采的完井井下工具。【结果】通过软件模拟来满足现场作业的要求,并通过X井现场试验取得成功。【结论】7″套管分采井的应用对海上油田侧钻井分采及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了能源消耗大幅上升。也使我国煤炭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增长势头,一大批新建的大型煤矿项目纷纷立项建设。机电设备是构成施工生产的重要因素,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材料、工艺、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零部件会发生磨损、变形、断裂和蚀损等现象,随着零部件磨损  相似文献   

20.
测井车是油井测试过程中必需的作业设备,通常用变量液压油泵驱动马达和滚筒运转,使电缆在井筒中完成上提和下放工作,同时通过携带的仪器完成各种信号的测试,保证所获取地质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在长期的反复运转过程中,受环境和系统内部灰尘及杂质的影响,会造成油泵磨损,使油泵的补油压力出现异常,无法保证油泵的输出扭矩满足井下的拉力需要,从而使系统失效。本文通过分析油泵磨损失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