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内合作关系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的协同演化问题。基于不同组织资源配置模式(随机导向型、关系导向型、合作导向型和关系嵌入型)界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协同演化的内涵;运用进化博弈、纳什等价博弈与协同学序参量方法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协同演化的理论模型,并借助计算机仿真实现核心序参量的密度分布和矢量场分析,从而确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协同演化路径。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协同演化路径具有突变特性、偏好特性和对称破缺性;关系导向型和关系嵌入型资源配置有利于保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稳定性;合作关系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共生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协同演化过程中;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在无外力(第三方)作用下会自发协同演化为(ESS点)稳态。  相似文献   

2.
刘勇 《系统管理学报》2016,25(6):984-992
利益是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否持续的关键因素,如何在创新主体间建立起恰当的激励机制,提高协同创新价值链整体利益,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从利益分配的视角,利用博弈论和优化模型,以非协调控制下的收益作为威慑点,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励模型。通过模型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激励机制能够通过调整分配参数、努力程度和合作程度增加各利益主体收益,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价值链增值。  相似文献   

3.
核心企业集群创新网络能力由产学研创新网络能力、产业链式创新网络能力、平台交流创新网络能力三种能力共同构成。网络强度、知识管理、制度支持和网络密度是影响集群创新网络能力的主要因素。通过构建核心企业集群创新网络能力对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模型,以及选取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为例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当中,核心企业集群创新网络能力对集群创新绩效的提升有显著正影响;产业链式创新网络能力对核心企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最大;网络强度和制度支持是影响产学研创新网络能力和产业链式创新网络能力的主要因素;知识管理、制度支持和网络密度是影响平台交流创新网络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引入了量子博弈的分析范式来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量子博弈模型.对是否考虑纠缠态的情形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了纠缠态后,努力的一方不必再承担对方"背叛"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典博弈中的"囚徒困境"问题.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情境下,协同双方需要在协同开始前商榷并委托第三方确定可被观测到的、易于量化的相关绩效指标,并签订"纠缠合同",确保协同双方均没有动机去采取非量子策略,这时采用最大努力程度的完全量子策略对协同双方来说均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5.
企业合作网络位置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ICT产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社会网络和协同创新理论,以2002~2014年ICT产业中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联合申请并授权的专利数据为基础,通过负二项回归分析了8 727家企业在产业合作网络与产学研合作网络的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合作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差异化影响,在产业合作网络中,企业点中心性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结构洞指标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产学研合作网络中,企业点中心性对创新绩效没有表现出促进作用,而是呈U型关系,结构洞与创新绩效表现出倒U型关系。网络位置对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能够深化企业对合作创新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建立与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6.
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创新主体,对促进区域创新产出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2~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引入产学研协同发展和对外开放度两个重要变量,实证研究了企业研发投入如何促进区域创新产出的问题,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存在正向显著影响;企业研发投入会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水平的提升,且产学研协同发展在企业研发投入与区域创新产出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对外开放度在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学研协同发展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讨吸收聚集了稠密的经济能力和技术势能的集群系统内,诸影响要素协同作用下,官产学研资介一体化合作开展技术创新的方式方法,从区域、集群、产业等三个层面对集群创新系统进行机理分析,设计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产业链整合模式、双螺旋耦合模式、模块化集合模式,为构建技术创新联盟、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针对重大工程协同创新契约设计不合理导致创新效率低的问题,结合重大工程协同创新高度复杂、协同主体动态更替等特点,建立以创新产出和成果转化整体收益为目标的委托代理模型,设计双边道德风险下重大工程协同创新激励契约,从而求出最佳努力水平和最优激励系数等结果。并与无道德风险下的契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考虑双边道德风险时,最优激励系数介于承包商与协同企业付出最大努力水平时的激励系数之间,合理的激励系数可以有效调节双方的努力水平;激励系数分别随着成果转化率、协同企业贡献权重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承包商贡献权重的增加而减少。研究成果为重大工程协同创新契约有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作战体系中类型各异的作战实体及交互关系,从物理域、信息域与认知域的视角,构建由战场空间指控网、信息网和交战网组成的体系作战超网络模型;以体系作战协同自同步能力为研究目标,探讨了多域耦合强度、网络拓扑结构等因素对体系作战协同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作战环的体系作战同步模型,定义了表征体系作战自同步的全局序参量和局部序参量,并利用演习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外已有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实践的背景下,理论界对如何正确评价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未有深入研究,但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是衡量和控制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手段,反映着区域科技创新的水平。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并通过指标筛选和结构优化,构建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特点,采用能够避免评价信息损失的二元语义模型进行评价,以提高准确性。最后,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该评价模型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重大工程协同创新契约设计不合理导致创新效率低的问题,结合重大工程协同创新高度复杂、协同主体动态更替等特点,建立以创新产出和成果转化整体收益为目标的委托代理模型,设计双边道德风险下重大工程协同创新激励契约,从而求出最佳努力水平和最优激励系数等结果。并与无道德风险下的契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考虑双边道德风险时,最优激励系数介于承包商与协同企业付出最大努力水平时的激励系数之间,合理的激励系数可以有效调节双方的努力水平;激励系数分别随着成果转化率、协同企业贡献权重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承包商贡献权重的增加而减少。研究成果为重大工程协同创新契约有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价值共创共享的视角,构建具有跨界创新风险和协同合作创新效应的基于跨界协同合作创新利益分配模型,并划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种情景展开分析。基于所构建的跨界协同合作创新利益分享模型推演,构建了跨界协同合作创新利益分配的3个推论和3个命题。基于这些推论和命题,获得有关协同、跨界创新风险和分享系数等结论并揭示:跨界创新风险对于创新各方的努力程度和创新整体净收益存在负面的影响,有效开展跨界协同创新,①应适度跨界;②应激励各方更大的投入(努力);③加强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来化解和减弱跨界创新风险。  相似文献   

13.
以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为实证分析对象,运用网络演化博弈理论和仿真分析方法,剖析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下,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合作行为与网络结构在互动过程下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对于创新主体维护合作行为和网络集聚都具有促进作用;创新主体合作行为与网络结构之间具有协同互动关系,并且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作用越大,两者间协同互动作用越明显。在市场机制下,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会降低网络演化的速度;只有当市场机制作用超过一定阈值时,维护合作行为才会在创新主体间涌现出来。在政府调控下,创新主体对于政府调控较为敏感;当政府调控力度处于阈值水平时,不利于创新主体间合作关系的维持。  相似文献   

14.
运用博弈论构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两阶段博弈模型,基于博弈策略,结合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拓扑结构,构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算法;运用Netlogo多主体仿真平台实现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演化仿真,揭示了其动态演化规律。研究表明:网络平均节点度呈U型分布,节点数量呈L型分布;选择"积极合作"策略的企业和学研机构存在最佳合作规模;度择优连接机制不利于无标度网络节点创新扩散,组合择优连接机制能以最大程度促进小世界网络和随机网络创新扩散。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技术创新复杂性的增强、速度的加快,当代创新模式已突破传统的模式,逐步演变为以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为基础的协同创新模式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介绍协同创新的一般概念、意义、协同创新的过程及实现步骤.讨论了协同创新与综合集成,知识综合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一个国家重大基金项目中协同创新的实例.协同创新的更高层次是运用智慧,而钱学森提出的大成智慧则是其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从网络结构的视角审视了区域创新网络鲁棒性问题,利用京津冀131家产学研创新主体的相关数据,基于链接概率和连通性来分析产学研创新网络链接异构与网络鲁棒性关系,构建了链接异构的多网络连通性生成函数模型,以京津冀生物医药产学研创新网络为拓扑样本,实证检验了模型算法的正确性,并结合NetLogo系统仿真方法探讨了产学研创新网络链接异构与鲁棒性的策略与效果。在揭示高校、研究机构的知识原发和中介特性基础上,发现了保护中度节点策略能够有效保障产学研创新网络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客户协同产品创新中,针对产品创新任务之间相互关联,导致创新主体交互、协同频率与复杂度增加,降低协同创新效率的问题,论文分析了由客户与企业专业人员构成的创新团队结构及其特点,提出了模糊数字化设计结构矩阵,从敏感度、可变度以及任务要求相似度三个方面度量任务间的关联程度。在此基础上,以任务组内聚度最大化,任务组间耦合度最小化为目标,任务组可执行性等为约束,建立任务分组模型,采用双种群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与创新链上的产学研、供应商或政府等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如何影响创新绩效?我国企业建立不同的创新结构、采取不同的连接方式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哪些差异?关于上述问题,现有研究尚未得到一致性的结论。以创新链理论为研究视角,对来自93项研究的37 257个独立样本进行元分析。研究发现:企业连接产学研、供应链这两类主体与创新绩效是中度正相关,而企业连接政府与创新绩效是低度正相关;企业采取点对点和网络的结构方式及合作的连接方式与创新绩效是中度正相关,而采用交易的连接方式与创新绩效是低度正相关。区域和行业调节企业连接创新主体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行动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企业创新、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路径及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外已有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实践的背景下,理论界对如何正确评价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未有深入研究,但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是衡量和控制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手段,反映着区域科技创新的水平。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并通过指标筛选和结构优化,构建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特点,采用能够避免评价信息损失的二元语义模型进行评价,以提高准确性。最后,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该评价模型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同创新更是推进我国各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以2002~201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分别应用DEA模型和四阶段DEA模型实证研究中国各省域协同创新效率。研究表明:在两种模型的测评结果中,中国省域协同创新效率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周期波动。其中,东部省域协同创新效率最高,西部省域协同创新效率最低;全国省域协同创新效率波动较为平稳,西部上升较快;市场化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是提高协同创新效率的有利环境因素,而政府支持力度则为不利的环境因素,对协同创新效率没显著影响的则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结构这两个因素;全国的协同效率值在受到控制环境的影响后会有所下降,其原因是规模效率下降效应大于技术效率上升效应,中西部表现为较大的技术效率和较小的规模效率,而东部两个指标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