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义熵     
在经典热力学中,系统的熵仅在平衡态时定义了.为了计算不可逆过程中系统的熵的变化,往往用一适当的可逆过程去替代原来的不可逆过程,这只有当系统的初态和末态都是平衡态时才是可行的.至于一个处于非平衡态的系统,它既具有一定的能量,则必然也有一个态函数 S,可作为平衡态的熵的推广,本文所讨论的广义熵就是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2.
熵变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归纳了大学物理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变的计算公式,阐述了求解熵变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判别热力学过程是否可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若要完整地求解熵变问题,必须熟练掌握各可逆过程中的过程方程、迈耶公式、比热容等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封闭体系中的熵产生原理.据此原理说明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任意过程,体系的熵变等于熵流dSe和熵产生dSi之和.体系若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必定产生熵,经历一可逆过程,熵产生等于零.把熵产生原理应用于封闭体系中的各种过程,可以判断过程的性质,它较Clau-sius不等式和孤立体系中的熵判据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4.
绝热过程是重要的热力学过程.文章讨论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经过绝热可逆过程和绝热不可逆过程分别到达相同末态体积、相同末态压强和相同末态温度条件下体系热力学能的变化.通过计算说明了从同一始态出发经历绝热可逆过程和绝热不可逆过程不能到达相同的末态,因此状态函数的变化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5.
不可逆过程中熵变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理想气体的熵变、热传递过程中物体的熵变以及热源的熵变、相变过程中的熵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归纳总结出几个比较典型的不可逆过程中热力学系统熵变的计算方法,以解决熵概念理解及熵变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热力学中,第二定律给我们指出了态函数熵的存在,当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发生无限小.变化时,其熵变为ds≥(?)Q/T (1)式中(?)Q是系统从温度为T的热库吸收的热量,等号对应于可逆过程,不等号对应于不可逆过程.若所研究之系统为孤立系统,由于在孤立系统中发生的过程,是从非平衡态向热力学平衡态演变的不可逆过程,简称自发过程,因此(1)式变为  相似文献   

7.
对于无限小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其中S是系统的熵,(?)Q是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T是外界的温度,等号适用于可逆过程,不等号适用于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热传递过程中引入理想气体的可逆膨胀与压缩,对几种热传递过程设计可逆过程进行熵变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热力学不可逆过程和可逆过程实质上的区别,如何把热力学研究方法引入化学动力学研究问题;举例阐述了化学反应系统中熵产生计算的有关概念和过程,从而引出了广义热力学流和热力学力;阐明了多体系统中化学反应间的耦合是有条件的而不是任意的。  相似文献   

10.
深入探索了泥浆沥清过程的物理机制,然后从理论上证明其过程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最后发现:对于非孤立系统,可以把与系统有相互作用的那部分环境划出来与系统一起构成一个“新孤系”.其熵变有两种机制:一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热交换伴随熵交换,它可以使系统的熵增加,也可以使系统的熵减少;另一种机制是系统内部的不可逆过程,它只能使系统的熵增加.其总体情况是:在系统与环境的交界存在熵流,在系统内部存在不断往外“冒熵”的熵产生源泉——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1.
深入探索了泥浆沥清过程的物理机制,然后从理论上证明其过程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最后发现:对于非孤立系统,可以把与系统有相互作用的那部分环境划出来与系统一起构成一个“新孤系”,其熵变有两种机制:一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热交换伴随熵交换,它可以使系统的熵增加,也可以使系统的熵减少;另一种机制是系统内部的不可逆过程,它只能使系统的熵增加.其总体情况是:在系统与环境的交界存在熵流,在系统内部存在不断往外“冒熵”的熵产生源泉——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2.
对孤立热力系统中的不可逆过程,热力系统熵自发不可逆地增加;而对自发进行的物理变化过程,物理场熵是减小的。迄今,信息系统中信息熵的变化规律尚不十分明确。对此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带限平稳正态随机信号通过因果最小相位线性系统后,熵可增加或减小,可用线性逆系统使熵可逆变化;平稳非正态独立同分布随机信号通过因果非最小相位线性系统后,熵恒增加,并趋近平稳正态信号,使熵趋于最大。原线性系统不能使熵可逆变化,亦不  相似文献   

13.
对于无限小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ds≥dQ/T (1) 其中S是系统的熵,dQ是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T是外界的温度,等号适用于可逆过程,不等号适用于不可逆过程。考虑只有一个外参量体积V的封闭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写作 dQ=dU+pdV (2) 代入(1)式中等式得  相似文献   

14.
引言目前,开放的非平衡系统的不可逆过程的研究,特别是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域,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I.Prigogine 和 P.Glansdorff 将平衡态和线性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理论在局域平衡假设的基础上拓展到远离平衡的区域,导出了远离平衡的定态的稳定性判据,以某个定态作为参考态,把非平衡系统某一状态的熵 S 展开到二级项  相似文献   

15.
热力学基本方程dU<TdS—dA是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对于封闭、均匀的PVT系统,热力学基本方程写成dU<TdS—PdV(1)可逆过程取等号,T、P是系统的温度和压强;不可逆过程取不等号,T代表热源的温度,P代表外界作用在系统上的压强。在实际应用中,常将热力学基本方程表述为dU=TdSPdV(2)方程(2)适用于可逆过程是毫无异议的,是否也可用于讨论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问题,如果不能用于不可逆过程,函授教材中为什么用它来研究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问题(如求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和节流膨胀等过程的搞变),初学者…  相似文献   

16.
环境流体中的熵平衡方程和动力熵产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隐樵 《自然科学进展》2001,11(10):1038-1042
熵平衡方程是非平衡态热力学的基础.但是目前的经典熵平衡方程,内能中不合理地隐含着流体微团组分相对于质心运动的动能,并非热力学意义上的平均分子运动动能.文中以内能仅为平均分子运动动能概念为出发点,重新推导得到了修正的熵平衡方程.在熵平衡方程中导入动力熵产生,使熵平衡方程能以显式表述动力过程.这时熵平衡方程不仅描述了一个热力学系统的不可逆过程,而且描述了动力可逆过程所造成的系统熵变化.使熵平衡方程能描述热力学系统状态和发展方向,更为合理且更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7.
压缩机等熵功的精确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压缩机的效率是衡量其完善性的重要指标,压缩机的等熵功是计算效率的一个基本参数,因此需要给出精确计算值。本文根据等熵过程始态、终态熵相等的原则,提出了一个计算往复活塞压缩机等熵过程理论循环功的精确计算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提高压缩机效率的计算精度。该方法还可以方便地编制计算机程序。通过实例,对文中提出的精确计算方法和常用的压缩机等熵功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两者的差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定义了化学反应不可逆程度的概念,并应用此概念定量的讨论了指定初、终态间不同途径的化学反应的不可逆程度。  相似文献   

19.
应用统计热力学中的时间相关函数和关联时间阐述了力学抟动下体系的不可逆与可逆过程的特征以及不可逆过程与体系的损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出发,详细讨论了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中的摩尔热容。提出了用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中的初、终态温度来确定对应过程吸、放热情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