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2009~2013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以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为门限变量,探究R&D投入对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与滞后三期的专利授权量及R&D投入与滞后4期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双门限效应。且当耦合度低于0.349时,R&D投入与滞后3期的专利授权量及R&D投入与滞后4期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均呈负相关;当耦合度高于0.620时,R&D投入与滞后3期的专利授权量呈正相关;当耦合度高于0.585时,R&D投入对滞后4期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1995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和产出有较大增长,但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效率到底如何,针对此问题,构建了基于专利转化为新产品销售为产出变量的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利用SFA方法对各环境因素对专利产业化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市场份额、外向化程度、企业及金融机构资金投入、产业集聚程度等因素对专利产业化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国有化程度、政府科技资助却起到反作用,此外,市场效益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各产业效率比较中,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效率值较高,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处于中下水平,而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效率值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3.
单边R&D时横向一体化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个双寡头模型 ,研究其中一个企业从事成本降低型 R& D时横向一体化的效应 .不从事 R& D的企业可以通过溢出从对方的 R& D中获益而降低生产成本 .研究表明 ,一体化企业的利润大于一体化前两个企业的利润之和 ,但一体化前后 R& D投资和产量的多少却取决于具体参数的值 .当溢出足够大时 ,一体化后R& D投资增加 ;而溢出较小时 ,一体化后的 R& D投资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若一体化后 R& D投资减少 ,则市场上的产品产量降低 .与不考虑 R& D的传统模型不同的是 ,在特定的条件下 ,一体化后的产量可能增加 .最后针对一个特例给出了更加具体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运用实物期权与博弈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在不确定的竞争环境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R&D投资的最优时机.通过假设企业不知道竞争对手的抢先投资临界值但知道其概率分布引入不完全信息.研究表明,不完全信息减缓了竞争对企业R&D投资等待期权价值的侵蚀,从而延缓了企业的R&D投资.企业R&D投资的最优时机取决于企业对竞争对手抢先投资危险率的推测,危险率越高,投资越早.  相似文献   

5.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解了不同类型需求驱动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的模式,研究了网络特征在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论表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研发投入是国内最终需求和中间需求共同驱动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研发投入结构则为中间需求主导型.各类需求引致的研发投入均对中国制造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贡献由高到低依次为国外最终需求、国内最终需求和中间需求,因此最终需求是驱动研发投入进而实现创新产出的主要动力.生产网络特征在研发推动创新产出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中心度与各类需求引致的研发投入交互促进了创新产出的增长,上游度限制了中间需求驱动的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贡献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R&D 中的代理问题与R&D 激励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探讨了企业R&D激励中三个层次的代理问题,即国家和企业、企业和R&D机构以及R&D机构和R&D人员间的代理关系中所形成的代理问题,分别从体制转换、R&D机构的企业"内化"以及R&D人员报酬机制设计角度论述了我国企业R&D的激励机制之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7.
纵向一体化前后上游R&D投资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市场上存在一个上游和一个下游企业,上游企业通过R&D可降低产品成本.本文研究上游企业的R&D投资和下游企业的产品产量随纵向一体化的变动情况.研究表明,纵向一体化之后,上游企业的R&D投资、下游企业的产品产量、行业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均增加.在纵向一体化之前,上游企业的R&D投资和下游企业的产品产量较少的原因是它们作出决策时没有考虑对方的利润.最后以一个特例对研究结果作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8.
应用实物期权理论评价R&D投资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如何评价R&D项目投资是R&D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目前广泛采用的净现值法(NPV)已受到很多人的批评,而一种叫做"实物期权"的方法在R&D领域的应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物期权方法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能够灵活地评价项目未来的增长机会.而NPV法却常常不能抓住所有的这些增长机会,导致R&D的投资低下.本文应用实物期权理论分析了R&D项目投资,将R&D项目投资的不确定性归纳为三个随机过程,建立了求解R&D投资机会价值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针对R&D创新过程中的企业投资价值提升问题,基于2011~2017年间在A股上市的310家企业样本数据,分别以R&D创新方式、市场竞争以及两者的联合为情境效应,探索了正向期望绩效反馈效果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正向期望绩效反馈效果与企业投资价值之间呈显著正向关系;突破式创新促进了正向期望绩效反馈效果与企业投资价值之间的关系,而渐进式创新起到了相反作用。市场竞争越激烈,正向期望绩效反馈效果越能促进企业投资价值的提升;市场竞争越激烈,与渐进式创新相比,突破式创新更能促进正向期望绩效反馈效果对企业投资价值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对企业决策者和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都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推进经济由粗放增长向以提升生产要素产出效率为内涵的集约增长转变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基于集约增长目标约束下的需求结构优化理论,构建阈值协整计量模型并利用中国1978~2012年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需求结构变动会引致生产要素对产出产生阈值效应,当投资消费比值、投资出口比值、投资(消费+出口)比值分别小于等于0.594、2.054、0.473时,单位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带来的产出效应较大;而当投资消费比值、投资出口比值、投资(消费+出口)比值分别大于0.594、2.054、0.473时,单位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带来的产出效应较小。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将投资与消费结构、投资与出口结构以及投资与(消费+出口)结构调整至促进生产要素最大产出效率状态,可以有效推进经济集约增长。  相似文献   

11.
InformationFlowAnalysisandFeedforwardNeuralNetworkMethodinR&DProject-SelectionHANWenxiu;DINGRongguiInstituteofSystemsEngineer...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双寡头的最优R&D补贴策略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霍沛军  陈继祥 《系统工程学报》2002,17(2):115-120,166
考虑政府针对国内双寡头企业的最优 R& D补贴策略 .在政府选择 R& D补贴率后 ,每个企业先后确定自己的 R& D支出和产量 .根据双寡头在 R& D阶段和生产阶段是否合作 ,给出了完全不合作、半合作和完全合作 3种情况下政府的最优 R& D补贴率 .研究表明 ,在每种情况下政府均选择正的补贴率 .完全不合作时的补贴率大于 (等于、小于 )半合作时的补贴率 ,当且仅当完全不合作时的 R& D水平小于 (等于、大于 )半合作时的 R& D水平 .但在完全合作时的 R& D水平小于完全不合作时 ,完全合作时的补贴率有可能比完全不合作时小 ,这与直觉是相悖的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R& D水平增加相同数量后 ,完全合作时社会福利的增加比完全不合作和半合作时小  相似文献   

13.
协作研发投资的柔性价值:基于实物期权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青  曾德明 《系统工程》2004,22(5):26-29
在多阶段研发投资的情况下,研发的评价方法及其价值如何确定?实践表明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投资评价方法NPV法不适应对R&D投资的评估,利用实物期权方法来评价研发投资是现在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实物期权理论建立精确的模型来计算协作研发的期权价值,并比较不同因素对柔性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纵向RJVs研发成本分担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秋菲  李凯 《系统工程》2007,25(5):104-107
针对一个上游垄断厂商和多个下游厂商组成的两层市场结构,构建模型分析了产量变化和利润变化两种成本分担机制对RJVs规模的影响,以及不同成本分担机制下,RJVs规模与研发费用、研发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游厂商期望的最优RJVs规模总是大于下游厂商期望的规模.在产量变化分担机制下,上下游厂商期望的RJVs规模均随着研发费用的增大而减小;在利润变化分担机制下,上游厂商期望的RJVs规模随着研发费用的增大而递减,下游厂商期望的RJVs规模随着研发费用的增大而递增.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动态规划的企业协作研发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德明  朱丹  周青 《系统工程》2005,23(10):48-52
企业在协作研发或联合创新之前对协作企业的选择是企业开展协作研发的重要前提之一.为了保证协作研发的成功,降低研发成本的投入,防范研发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企业应把协作研发过程分为多个阶段,不同的决策选择对研发过程和结果都会产生差异.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建立了基本的动态规划模型来研究研发网络组织中企业研发对协作企业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6.
纵向型企业集团R&D决策的两阶段信号博弈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研究动态环境下企业集团的最优 R& D战略 ,建立了一个基于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过程的纵向型集团两阶段 R& D决策的信号博弈模型 .该模型是一个综合的内生增长模型 ,综合了新增长理论中基于资本和基于思想的两类模型 .经过分析 ,给出了集团成员企业的最优 R& D和资本投资战略 .从模型可以推得 ,上游企业的创新大小越大 ,下游企业的最优创新大小越小 ;第 1阶段的创新大小越大 ,第 2阶段的最优创新大小越小  相似文献   

17.
双寡头中有一个企业从事成本降低型研究与发展 (R&D) .创新企业可以在进行 R&D之前或之后收购另一企业 ,分别称为事前收购和事后收购 .本文首先对事前收购和事后收购两种策略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当 R&D溢出较大时创新企业将选择事前收购 ,而溢出较小时将选择事后收购 .值得注意的是 ,创新企业选择的收购策略同时也使消费者剩余和 R&D投资达到最大 .最后将事前和事后收购分别与不收购进行对比 .不收购总不是创新企业的最优策略 ,但在有些情况下 ,不收购时的 R&D投资和消费者剩余却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8.
企业研究与开发人员报酬激励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研究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如何激励研发人员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本文在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研究开发人员报酬激励存在的问题,结合激励理论和代理理论提出了对研究开发人员进行报酬激励的原则和适合的报酬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