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和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高师历史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文章围绕着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文化素质、学科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探讨了在高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历史教育专业的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2.
当前,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素质教育。它已成为中国教育和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如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科教学来完成的,不同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知识体系和特点,素质教育应结合各科的知识体系和特点进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初中和物理教师有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浅谈以下认识: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根据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可以归结为“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初步能力,激发兴…  相似文献   

3.
潘媛媛 《科技信息》2011,(35):I0160-I0160,I0118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我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现科教兴国、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举措。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怎样才是体育教学中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教师如何在教学上转变以往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手段和接受新的技术、新观念,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学习管理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都值得我们体育教师去总结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主旋律,而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因此,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开拓能力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目标。在高职教学中,高职英语是公共必须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该文也是基于此背景下展开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当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题。应试教育注重教育的选拔功能,而素质教育注重教育的发展功能。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问题是明确指导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的再认识。1.对教育观的再认识(1)素质教育是教书与育人结合的教育。数学教育具有育人功能,但它又有数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它有别于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思想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具体做法:a.教学中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6.
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简言之即为:选择一种方法,使教师和学生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深刻变革。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科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教学改革的中心课题。而在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正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本文以“铁及铁的化合物”一节中Fe(OH)2的制备这一内容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能力培养,使其逐步形成一种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教学目标:(1)通过…  相似文献   

7.
陈冬旭 《科技资讯》2006,(22):127-127
21世纪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加强综合性、应用性内容,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这是在课程教学中注入素质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因此,进入21世纪以后,数学应用题的数量和分值在会考、高考中将逐步增加,中、低档题目将逐渐齐全,并将在命题中转变传统的学科体系观念,结合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突出理论与知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未来,实现高考命题改革与中学教育、教学观念改革的结合,成为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大转变。而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其要义是使全体学生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就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教学目标、主要抓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现代教学目标,不仅重视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而且还强调通过知识教学发展能力和渗透思想教育方面的目标。主体性教学的目标是发展能力,尤其重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为前提;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和最终目的等三个方面,论述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本文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良好实验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根据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从发挥学生主动性、科学方法教育、注重实验和科学品德教育4个方面探讨了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物理教学发展的趋势——物理教学的素质教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及科学素质的最佳途径。中仅就国内外物理教学的发展趋势,对从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的认知过程转变。物理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联系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并对在教学中如何开拓学生发散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出一定见解。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观点出发,从教学实践入手,探讨了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指出全面提高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师专教育教学重在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具有实施教育能力和水平的中小学教师、传统的狭窄的专业教育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师专教育教学改革要实现从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关键是教育思想要有重大转变。本宏观上对师专教学中急需更新的人才观、专业观、学生观、知识观、管理观等方面作了粗浅的分析,探讨改革理行师专教育模式,提高师专生的整体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首先,教学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要从知识教育向能力、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构建合理的、具有特色的知识、能力结构体系.同时,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培养创能力的途径和方法。1、搞活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当前,我们培养的人才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一点是教学方法存在弊端。因此,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怎样教课的老师是好老师”、“怎样学习的学生是好学生“怎样的实验是好实验”等问题的讨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多种方式的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切实搞活教学方法,提倡学生冒尖、创新、标新立异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进取的精神,鼓励、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的主要任务。在教学手段上,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和实施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如计算机辅助教学,试题库,...  相似文献   

18.
关于在实验课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创新素质则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如何在高校的实验课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值得思考,应该转变学生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军 《奇闻怪事》2009,(9):16-18
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目前,“育人大计,‘正心’为本”正在逐步形成共识。学科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学校的学科教学就应该将心理教育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本文仅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教育谈点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