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凸显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和紧迫。探索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是地方本科院校历史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历史教学探索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改革课堂教学为切入口;课程设置突出应用性、地方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历史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开展教学考察,同时学校必须为实践教学提供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2.
张纬 《科技信息》2013,(19):331-331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同时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历史课堂呈现"动"与"活"的情景,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如何让学生们"动起来",让历史课"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4.
余红  熊英 《科技信息》2007,(35):31-3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已有知识的老化越来越快。本着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出发,进行必要的课堂教学设计,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势在必行。我们把教学目标分为三部分,首先,先让学生自学教材,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自我完善的意识;其次,以问题探讨为策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性,强化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让学生感悟历史,以自我为主体,联系现实,以史为鉴。学生从历史学习中汲取智慧,使情感、价值观得到升华,从而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5.
钱丁盛 《科技信息》2006,(4):141-142
<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教学以体现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生命需求,呈现书本知识的生命状态,凸现课堂教学的生命意义为价值取向,在实施中以学生感兴趣话题开始,与学生原有经验共融,从引起学生思辩问题展开,注意表述角度多样化,要确保学生在综合探究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减少教师的预设,把握探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美教育,一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二是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三是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四是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应充分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调动学生发现美、探索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确立为人类理想社会奋斗终生的观念,从而实现社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0引言长期以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以灌注知识为基本特征的历史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新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逐步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新课程改革带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创新,重点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构建以“学生活动”为核心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极为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同时,传授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使学生形成深厚的历史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以情境教学法为例,从"问题情境"、"表演情境"、"语言情境"和"历史情境"等方面,说明在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有效的途径和可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以积累知识、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因此原本丰富生动的历史,为了赶进度,为了考试,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纲纲条条,学生厌学、怕学就在所难免了。“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