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英《新科学家》2003年2月20日报道:英国伦敦大学的物理学家RobertSpeller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发明了一种精巧而先进的早期胸部X射线新型检测仪,可以检查出只有4毫米大小的早期肿瘤。这样在肿瘤很小时就能通过手术切除,防止癌细胞扩散到体内其它部位。在英国,有1/4的妇女受乳腺癌的威胁,乳腺癌也是造成女性癌症死亡中的罪魁祸首。和所有癌症一样,早期检查和确诊乳腺癌从而及早手术切除是减少癌细胞扩散和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但目前的癌症扫描仪器很难发现小于10毫米大小的肿瘤,特别是对4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更难发现很小的乳腺癌。这是因…  相似文献   

2.
最近,日本科学家说,他们研究开发了一项攻克癌症的全新技术“养子免疫疗法”。科学家将癌症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T细胞取出,通过特殊方法将其培养成一种叫做细胞伤害性T细胞(CTL)的状态,再注入病人体内。CTL能识别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并将其杀死。该疗法的成功之处在于,CTL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丝毫不损伤正常细胞,且没有任何副作用。而在此之前、大多数免疫疗法都对正常细胞有损害。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十年,在癌症的研究中,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是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免疫疗法备受关注,并被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其中,T细胞是特异性免疫系统的代表,其免疫效果强烈,且特异性强,近几年,免疫肿瘤学的关注焦点基本都集中在T细胞上。近期,基于T细胞的免疫疗法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4.
以MMTV-PyMT乳腺癌小鼠模型为对象,研究其肿瘤发生特点。观察MMTV-PyMT转基因小鼠,记录乳腺癌小鼠肿瘤的发病时间、发生位置以及肿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并且通过病理学切片观察不同时间段乳腺癌的病理变化。大多数MMTV-PyMT雌性小鼠在出生后的第8周开始发生肿瘤,而雄性小鼠在第19周左右产生肿瘤;雌鼠自发产生肿瘤后最长生存时间为12周,而雄鼠则为28周。不同时间段的MMTV-PyMT雌性小鼠乳腺肿瘤染伊红染色结果有着明显的区别,早期肿瘤均为浸润性导管癌,随着癌症的发展,癌细胞开始突破基底膜,癌细胞扩散至整个乳腺组织中,整体呈现出弥漫性分布、癌巢着色较深,细胞间推挤或重叠。MMTV-PyMT自发性乳腺癌小鼠雌性小鼠和雄性小鼠均可发生乳腺癌,雌性小鼠具有发病时间早,生存时间短,肿瘤时期变化明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几十年,在癌症的研究中,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是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免疫疗法备受关注,并被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其中,T细胞是特异性免疫系统的代表,其免疫效果强烈,且特异性强,近几年,免疫肿瘤学的关注焦点基本都集中在T细胞上。近期,基于T细胞的免疫疗法取得重大进展。7月12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下属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ODAC)以10︰0的投票确定了一种嵌合  相似文献   

6.
据英《新科学家》2002年10月26日报道 :美国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宣布 ,血癌即白血病患者将来可能再也用不着反复经受折磨人的痛苦不堪的化疗过程 ,并且有高得多的完全治愈的可能性。这个科研小组试验了一种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自动瞄准并杀死血癌细胞的新疗法 ,并宣称这种方法可能适于治疗所有类型的血癌 ;而不像许多其他类型的免疫疗法 ,只能治疗有特殊细胞表面蛋白质的癌症。白血病是因白血细胞变成癌细胞并无法控制其分裂而引起的。治疗白血病的过程通常是利用化疗杀死癌细胞的反复折磨人的长期过程 ,随后往往还要进行…  相似文献   

7.
《前沿科学》2015,(1):71
据《自然》杂志报道,荷兰研究人员发现,免疫系统中的某些细胞会被乳腺肿瘤说服,为癌细胞扩散提供便利。西班牙埃菲社3月31日报道,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疾病、感染甚至癌症,就像抵抗入侵者的战士,然而专家表示,免疫系统队伍中看似也有"叛徒"。以卡琳·德菲瑟为首的荷兰癌症研究所研究小组发现,某些乳腺癌能够在免疫系统中制造"多米诺骨牌"效应,为肿瘤细胞的扩散提供便利。研究指出,在西方国家,每8位妇女中就有一位可能会在生命的某个时候患上乳腺癌。因乳腺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4月12日,21岁滑膜肉瘤患者魏则西的离世,让他生前视为"救命稻草"的"细胞免疫疗法"登上热搜榜。一时间,免疫疗法成为众矢之的,免疫疗法行业的乱象再次曝光在公众面前。免疫疗法是否是国外"淘汰"的技术,其对癌症是否具有治疗效果,在"魏则西事件"之后,这一疗法能否迎来重要转折,在今后的监管下免疫疗法能否规范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的受体选择性视黄素处理乳腺癌细胞,通过荧光显微术、TdT测定和细胞生长测定,分析视黄素诱导的癌细胞凋亡及其对癌细胞生长抑制的相互关系;将受体RARα基因转染乳腺癌MB-231细胞,发现受体转染与细胞凋亡诱导有关;RAR和RXR受体选择性视黄素联合使用,对诱导癌细胞凋亡和抑制癌细胞生长具有加强作用.结果证实,视黄素能够诱导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凋亡,并与抑制癌细胞的恶性生长相一致,这可能是视黄素抗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英国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首创了一种使用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的方法,他们用这种寻袭癌细胞的疗法拯救了两名晚期癌症患者,使对化疗和神经外科手术已没有任何反应的脑肿瘤完全消失了。单克隆抗体可以在实验室设计和制造,以寻袭癌细胞和粘住它们。把能杀死细胞的放射性碘附着在抗体上,  相似文献   

11.
 2016年4月12日,21岁滑膜肉瘤患者魏则西的离世,让他生前视为"救命稻草"的"细胞免疫疗法"登上热搜榜。一时间,免疫疗法成为众矢之的,免疫疗法行业的乱象再次曝光在公众面前。免疫疗法是否是国外"淘汰"的技术,其对癌症是否具有治疗效果,在"魏则西事件"之后,这一疗法能否迎来重要转折,在今后的监管下免疫疗法能否规范有序运行……种种疑问接踵而至,免疫疗法再次成为学界及公众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从一个癌细胞数以百计的基因突变中,找出导致癌细胞扩散的最主要基因是癌症生物学研究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011年7月19日报道,日前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利用全基因组分析技术,发现了导致小细胞肺癌扩散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报载上海某医院收治了一位87岁患乳腺癌的老翁,男子也患乳腺癌实属少见。实际上,乳腺癌并非女人所独有。据统计,美国每年有1400名男子被诊断患有乳腺癌,每年约有300位男子因此而死亡。据报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70—1992年共收治男性乳腺癌患者32例,就诊年龄在36—78岁,中位年龄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当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手术切除乳腺给广大女性患者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创伤;长期的化疗后反应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承受着很多痛苦,乳腺癌患者术后不同阶段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在患者整体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现将我院2003年10月-2007年10月乳腺癌患者120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在抗癌免疫监视下的肿瘤生长细胞神经网络(GIsAC CNN)模型.用具有3个端口4个态变量CNN的解析判别法研究了GusAC CNN的分歧图.数值模拟了癌细胞扩散和清除过程.研究结果似乎表明:效应细胞对癌细胞的清除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细胞组织中存在免疫缺陷,可能导致癌细胞的转移与扩散.  相似文献   

16.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维生素A的主要活性体,能够诱导如细胞分化、增殖等基本生命活动.目前,ATRA在白血病、肝癌、肺癌、神经胶质瘤、神经纤维素瘤、膀胱癌、皮肤癌等癌症应用中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增殖和向远处扩散. ATRA也被证实可以与激酶抑制剂、酶抑制剂、天然化合物及传统化疗药物等联合使用,降低癌细胞的耐药性,改善单一用药治疗效果等,还可以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综述了2000年以来ATRA在癌症治疗中与其他药物联用的研究及部分机制,从而为ATRA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西科学》2003,10(4)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近期《细胞学杂志》上报告说 ,他们发现了促使癌细胞扩散的关键分子 ,并利用其制成抗癌疫苗 ,在人体试验中取得了成功。  英国最初在对胚胎干细胞滋养层和癌细胞进行比较时发现这种名为 5 T4的表面分子。滋养层是胎盘和胎儿之间的一层特殊的胚胎干细胞。由于滋养层与癌细胞同样具备防止人体免疫系统排斥的能力 ,科学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 ,发现其中都存在 5 T4分子。他们还发现 ,老鼠胚胎干细胞中的 5 T4分子能够使培养液中的癌细胞不断扩散。另外 ,5 T4分子在癌细胞中表达过量 ,而在成熟的正常细胞中根本不表…  相似文献   

18.
另一种成功     
纽约附近的小镇卡美,有位14岁的少年,名叫吉姆,他是个可爱的男孩,天生就是顶尖的运动好手。他从小便梦想做一名足球健将。然而在他刚入中学不久,腿就瘸了,并迅速恶化为癌症。医生告诉他,必须动手术,否则癌细胞会扩散到全身。于是他在手术中失去了一条腿。出院后,他没有像人们担心的那样一蹶不振,相反,他拄着拐杖马上回到学校,高兴地告诉朋友们,说他  相似文献   

19.
三阴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乳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亚型,表现为很高的转移潜能。巨噬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在促进TNBC转移中起了重要作用。乳腺癌作为一种实体肿瘤,往往处于缺氧环境中。低氧环境能够促进癌细胞的转移,然而低氧环境中巨噬细胞在促进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仍然不清楚。在该研究中,THP1细胞被诱导成TAM,经过缺氧培养后,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其促进三阴乳腺癌细胞BT-549和MDA-MB-231的细胞迁移能力;通过尾静脉注射,将MDA-MB-231细胞移植于祼鼠体内,CT扫描,分析了TAM促进TNBC细胞的器官转移能力;通过ELISA实验检测低氧对TAM分泌的肿瘤转移相关因子的影响,通过GDSC在线软件分析了CCL22受体CCR4和其他CCR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CCL22的表达来促进三阴乳腺癌细胞迁移:经过缺氧培养后的TAM显著增强了TNBC细胞迁移能力,以及促进癌细胞在体内向肺转移;低氧诱导TAM分泌CCL22;CCL22受体CCR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正常组织中的。  相似文献   

20.
正肿瘤的葡萄糖代谢率极高,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爱吃糖的是癌细胞。一项于2021年4月7日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却发现,肿瘤中的非癌细胞,比如名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才是消耗葡萄糖的主力军。研究人员选取了结直肠癌、肾癌、乳腺癌等6种肿瘤模型,并利用了不同的示踪剂跟踪葡萄糖和谷氨酰胺这两种营养物质在不同细胞内的代谢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