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指标的测定,初步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油菜素内酯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野生茄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mg/L浓度的赤霉素处理24h、10mg/L6-苄基腺嘌呤处理8h.300mg/L赤霉素+10mg/L6-苄基腺嘌呤混合激素处理24h和低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0.005mg/L)处理24h,该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明显提高,彻底打破了休眠,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2.
在室温26℃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400mg/L)浸种对刺蒺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叶长和根长等萌发特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刺蒺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均有促进作用,浓度为300 mg/L的赤霉素能显著增加发芽率、发芽速率和活力指数,浓度为400 mg/L时能显著增加发芽势,同时,浓度在200~400 mg/L之间,能增加刺蒺藜幼苗根重量、茎长度和茎重量,经300 mg/L浓度赤霉素浸种后,幼苗根冠重量比显著增大。表明赤霉素能显著提高刺蒺藜种子的活力和抗逆性,增强种子的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3.
赤霉素对柳叶马鞭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赤霉素对3种柳叶马鞭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赤霉素处理,能缩短柳叶马鞭草种子发芽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也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其中,赤霉素对中度休眠的柳叶马鞭草"诀窍"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700 mg/L浓度的赤霉素处理6 h效果最佳。细叶柳叶马鞭草以浓度为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12 h,发芽率、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均最大。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GA3对萝卜和玉米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微生物代谢产物赤霉素GA3对萝卜和玉米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GA3对萝卜、玉米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GA3浓度为10~40mg/L时对萝卜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20mg/L时发芽率最大,为84%;10mg/L时对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好.5~40mg/L时对玉米幼苗高度有促进作用,其中30mg/L时对玉米幼苗高度的促进作用最大,5~10mg/L时对玉米幼苗地上部分干鲜重促进作用最大,20mg/L时对玉米幼苗根部干鲜重促进作用最大.结论:适当浓度的GA3对提高萝卜种子发芽率有促进作用;10~40mg/L的GA3处理后的萝卜和玉米幼苗均表现为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及不同浸种时间对雷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山杜鹃经不同浓度赤霉素及不同时间处理后,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雷山杜鹃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赤霉素浓度为400mg/L,处理24h的发芽率高于其它处理,为66.00%;其次为400mg/L处理36h,发芽率为65.33%;赤霉素浓度为400mg/L下,处理36h和48h发芽势较高,均为61.00%。因此,适宜促进雷山杜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赤霉素浓度400mg/L浸种36h。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理对单性木兰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温度的水、赤霉素(GA3)、双氧水(H2O2)和浓硫酸浸种处理对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Dandy)种子萌发的影响。水温设室温下40℃、60℃、80℃,处理24h;赤霉素浓度有100mg/L、200mg/L、300mg/L,处理时间分为24h和48h;双氧水浓度有1%、3%、6%,处理时间为24h。每个处理均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粒种子。清水(约20℃)浸种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温水(40℃、60℃),GA3(100mg/L、200mg/L、300mg/L)及H2O2(1%、3%)浸种处理均可促进单性木兰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其中以200mg/L GA3处理48h效果最好,发芽率达61.1%。浓硫酸和80℃的热水浸种处理会损伤种胚,抑制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石灰花楸种子的育苗技术问题,研究了低温(恒温+变温)沙藏处理和不同赤霉素浓度(50、100、150、200mg/L)浸泡对石灰花楸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低温区后在5℃高温区下的变温沙藏(2种温区每30天调整1次)处理的石灰花楸的发芽时间要晚于5℃恒温区的发芽时间,但发芽率显著提高且持续发芽时间延长。100mg/L和150mg/L2个处理由恒温沙藏的2%左右分别提高到了7.6%和12.3%。用赤霉素溶液浸泡12h利于打破种子休眠,可提高发芽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浸泡后,经过变温沙藏的种子发芽率从未经赤霉素处理的1.4%提高到15.6%~48.7%,最佳赤霉素浓度为150mg/L。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采用超声波、赤霉素、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种子,研究3种处理对两种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在1 000~2 000 mg/kg时,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浓度1 500 mg/kg处理效果较好;超声波处理20~40min,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超声波35 min效果较好,种子发芽提前1~2d;超声波和赤霉素共同处理对种子发芽具有协同效应,其中以超声35 min、赤霉素浓度1 200 mg/kg效果较为明显。超声波、赤霉素、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能够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对光皮桦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GA_3、IAA、IBA、6-BA、NAA、ABA 6种外源激素对其进行浸种处理。研究结果表明:GA_3处理显著提高了光皮桦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并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低、中浓度(10 mg/L,30 mg/L)的IAA、IBA、NAA和6-BA处理对光皮桦种子的萌发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50 mg/L)IAA,IBA,6-BA,NAA处理对光皮桦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低浓度(10 mg/L)脱落酸处理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p0.05),中高浓度(30 mg/L,50 mg/L)处理显著抑制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处理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采用超声波、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种子,研究其对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20~50 min,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超声波处理35 min效果较好,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相对提高59.3%和17.8%,处理种子比对照提前2~3 d发芽;超声波和赤霉素共同作用种子,产生了相长的效果,其中以超声波作用35 min、赤霉素浓度1 200 mg/kg、浸种18 h效果较好,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相对提高54.5%和16.5%。超声波、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能够明显促进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1.
种子休眠性是野生植物重要的适应性状,通过种子萌发实验可以分析种子休眠性强弱.通过人工杂交获得转抗虫基因栽培稻与一年生普通野生稻三种组合的杂种,对杂种的F3代和F4代种子采用直接萌发、打破休眠后萌发、埋土15 d和30 d 4种不同处理来检测种子活力和萌发率.结果显示转基因杂种后代种子表现出较强的休眠性,转基因对种子活力和休眠性没有明显的影响,种子休眠性有随种子世代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趋势,提示水稻转基因逃逸后有在野生稻群体中宿存和扩散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可能会随世代增加而下降.这为进一步研究水稻转基因逃逸风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种子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延存器官,其休眠和萌发是植物体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近年来在理解种子成熟、休眠和萌发的遗传学基础和生理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植物激素作为植物体内的痕量信号分子,通过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和激素对环境的应答共同调控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本文主要综述脱落酸、赤霉素、乙烯在种子休眠和萌发中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种子休眠和萌发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对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发芽率、发芽势对蓝莓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蓝莓种子萌发浓度幅较宽,在浓度50~300 mg·L^-1范围内均能萌发,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在不同浓度下变化显著;在50mg·L^-1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因此,蓝莓种子最佳萌发浓度为50 mg·L^-1;发芽率和发芽势在浓度为50 mg·L^-1时,分别可达16%、16%。  相似文献   

14.
入侵植物小花山桃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物检测方法分别检测小花山桃草地上器官和地下器官不同浓度的水浸出液对矮牵牛、狗尾草和牛筋草3种杂草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旨在研究小花山桃草是否存在化感作用.结果表明:①小花山桃草地上器官和地下器官水浸出液对供试种子萌发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矮牵牛种子的抑制作用最强;②所有的水浸出液对发芽势的影响比对发芽率的影响显著;③不同器官的水浸出液抑制强度大小依次为地上器官>地下器官;④同一器官不同浓度的抑制强度不同,其趋势为高浓度>低浓度.  相似文献   

15.
用11种常见杂草的水浸液处理青藏高原主要杂草箭叶橐吾(Ligularia sagitta).结果表明,11种供体植物水浸液对箭叶橐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化感作用,不同浓度的水浸液对植物的化感作用强度不同,低浓度时较弱,高浓度时较强.高浓度的水浸液能降低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幼苗根长、苗高、总鲜重,其中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和幼苗根长较敏感.不同供体植物对箭叶橐吾化感抑制程度不同,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细叶亚菊(Ajania tenuiyolia)和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的作用效果非常显著(综合化感效应指数M〈-0.50),这6种植物有望开发天然除草剂.  相似文献   

16.
多环芳烃对土壤中小麦发育的生态毒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高等植物小麦的种子发芽和根伸长的抑制率进行土壤苯并[a]芘生物毒.f生研究.将小麦种子播种于土壤中,置于培养箱中25℃黑暗培养47h,观测在不同土壤类型和苯并[a]芘不同浓度下的种子发芽和根伸长.结果表明,多环芳烃苯并[a]芘污染土壤对小麦的种子发芽和根伸长有抑制作用(与对照比较),因土壤类型的不同,污染物浓度的不同,抑制作用不同.苯并[a]芘污染土壤中,小麦的根伸长抑制浓度大小顺序为:红壤〉水稻土〉潮土,IC50(50%的根伸长抑制浓度)分别为:1670、1515、1451mg/kg.小麦根伸长抑制率与土壤污染物浓度间的相关性高干种平右莽抑制率与苴的相姜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PEG-6000溶液对苦荞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浓度为10%、20%、25%、30%的PEG-6000溶液对川荞1号种子进行12 h,24 h,36 h处理,以测定川荞1号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芽鲜重、芽干重与芽长,并计算其简单活力指数.结果表明:浓度为25%的PEG-6000溶液引发可以有效提高苦荞种子的发芽率,其显著性明显高于其他浓度,且在此浓度下处理24 h的苦荞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的引发时间均可以提高苦荞种子的发芽率,引发24 h比引发12 h和36h的苦荞种子发芽能力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不同温度对夏枯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置5种温度对夏枯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根据不同温度下的发芽率、发芽势、最初萌发时间等指标,探讨夏枯草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结果表明,温度对夏枯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有显著影响,种子的发芽最初萌发时间随温度的升高先缩短而后又延长,发芽势在21℃培养温度下达最高值为39.0%,夏枯草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1℃.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锦鸡儿种子的休眠机制和解除休眠的最佳条件与方法,采用物理与化学方法对不同种源地的刺叶锦鸡儿与荒漠锦鸡儿进行破除休眠研究。结果表明:种皮厚度是影响刺叶锦鸡儿与荒漠锦鸡儿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在物理与化学方法中,热水处理、机械处理和浓硫酸处理能有效破除2种锦鸡儿种子种皮的阻碍性功能,显著提高锦鸡儿种子的萌发率与萌发指数。浓硫酸处理萌发率可达100%,热水处理萌发率最高值为96%。热水处理、浓硫酸处理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是锦鸡儿属植物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微波处理和微环境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协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微波预处理因素(包括种子含水量、微波功率、照射时间)与萌发微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pH值、盐的质量浓度)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协同影响,探讨利用微波预处理与萌发微环境控制技术提高植物种子活力及其抗盐碱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盐的质量浓度和pH值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最小,而且无显著性;优选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可达98%,而对照组仅为86%。因此,微波预处理能够显著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抗盐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