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语篇源自语言交际,是高于句子的层面,表示一个整体意义;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分属两个概念,应该区别对待。语篇对于连贯的依赖似乎更为明显:衔接方式得当但语义不贯通的话语不是合格的语篇,衔接方式不明显但语义贯通的话语是合格的语篇;立足于语篇的基础理论,有利于我们提高对衔接与连贯的理性思考,可有效地防止在语篇分析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偏误。  相似文献   

2.
人际连贯的两个不可缺或的必要条件是语篇内人际意义的衔接性和语篇外语域在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上的一致性.新闻标题,作为语篇,是通过语篇外部因素和内部衔接来实现其人际意义连贯的.  相似文献   

3.
赵晖 《科技资讯》2007,(32):221-222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的基本属性,两者在构成语篇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如今,对于衔接和连贯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并存.一是连贯以衔接为基础,没有衔接不会产生连贯的语篇;二是衔接是在语篇连贯基础上产生的.这两种理论观点说明,衔接与连贯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衔接与连贯在语篇中部是必要的,衔接可以有助于加强连贯,语篇的表层衔接关系是建立在深层的连贯关系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4.
综合语篇连贯理论和关联理论,指出话语联系语在书面语篇的生成和理解中,具有语篇组构功能和认知引导功能。调查、分析地方性本科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话语联系语的使用情况,提出利用话语联系语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泽瑛 《科技信息》2012,(5):329-329
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已越来越多用到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教学领域中。著名语言学家Halliday指出,语篇是一系列意思连贯的话语。而对连贯性话语的研究被称作语篇分析。在一些语言环境下,语篇的连贯性通过语言明确表示但在另一些语言环境下,语篇的连贯性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入手,指出Halliday和Hasan语篇衔接理论之不足,并从非语言知识的角度进行阐释,对传统语篇衔接理论作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蒋大山 《科技信息》2011,(13):226-227
韩礼德与哈桑在1976年所著的《英语的衔接》一书中详细讨论了语篇衔接的各种手段,并围绕衔接的作用谈到语篇的连贯标准,认为语篇衔接是连贯的必备条件。通过分析韩礼德的连贯理论及衔接与连贯的关系问题,发现语篇衔接不一定连贯,而连贯的语篇不一定衔接,即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衔接与连贯及其关系问题是语篇分析的重要课题。语言学界在如何看待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这一问题上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但是普遍观点是,语篇衔接虽不能决定连贯,却对语篇连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飘》为例,以实例说明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等五种主要街接手段在英语语篇中的使用,以科学方法分析语篇中的衔接功能,进而阐明研究衔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综合英语课程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语篇教学,而词汇衔接是语篇连贯的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词汇衔接的形式特征及其功能,探索了词汇衔接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词汇衔接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词汇衔接手段赏析篇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语义与篇章的连贯关系,了解语篇作者表达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0.
连贯是语篇领域中的一个复杂概念,它可能由衔接手段实现,也可以由非衔接手段实现。不同的语篇具有不同特征的连贯。连贯呈现出显性与隐性、静态性与动态性、微观性与宏观性的二元性特征。语篇连贯的二元性特征揭示了连贯是语言形式、语用、心理认知在语篇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语篇衔接与语篇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语篇研究的核心。在语篇的层面上,替代可以通过替代成分与替代对象之间的索引关系使语篇中的句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从而起到语篇衔接的作用。而替代衔接在中英文中的作用有相同及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外加状语在语篇建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语篇衔接手段,能够引导读者与作者一起参与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建构。一个语篇的生成实际上是作者和读者进行交流的一个过程,是他们共同努力从无限的语言资源中做出有限的选择的结果。外加状语使得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有了沟通的渠道,所以它是构成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是语篇命题之间的动态衔接枢纽,对于建构一个衔接连贯自然的语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的语篇性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整体评分方法,从语篇性的9个方面(衔接、连贯、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篇章支配主题、语类结构和内容的完整性)对200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的语篇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学生的四级作文的语篇性不足(总体平均值为51.15,百分比为56.83%);通过对语篇性9个要素的分数值大小的比较,作者发现这些作文在衔接、连贯、可接受性、内容的完整性等方面失误较为严重。这反映了学生的语篇知识缺乏,语篇能力较差,同时也说明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须进一步地完善,写作教学方法应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4.
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和语境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语境决定篇章性和语篇结构,语篇是语境中的语篇并在一定程度上从词汇和语法角度反映语境。衔接作为一个语义概念,是建构语篇结构的必要因素,各种衔接手段的使用和衔接力的大小与语境类型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系统功能主义的语境观通过收集一定语料,分析探讨了语境、衔接力和语篇连贯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语篇的衔接纽带首先要符合语篇的语境,在此基础上其衔接力越强,语篇的连贯程度就越大。  相似文献   

15.
英语名词前指用以指称上中的词、词组或部分话语,构成“指称链”,对语篇的粘合与连贯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分析名词前指在中的分布、篇章结构与名词前指分布的关系,以及篇章的非结构因素对名词前指分布的影响,有助于对“指称链”的理解,加深对语篇衔接与连贯的认识,并对语篇的深层结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话语联系语在书面语篇的生成和理解中,具有语篇组构功能和认知引导功能。恰当使用话语联系语,有助于构建和凸显语篇话语单元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增强语篇连贯性,有效传递写作者的交际意图,从而减少读者理解的认知努力,并引导读者获取最大语境效果。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准确、合理和多样化地使用话语联系语,以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局部及整体连贯水平。  相似文献   

17.
诗歌翻译中的英汉语词义和语篇的结构差异及其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6):106-108
本文主要以英译汉诗的语篇为例,从词义和语篇的层面上探讨了英语与汉语在表现形式上的本色和差异。其一,在语义上,英语词汇具有客观明晰,词丰义微,以多代少的特点,但并不冗余;汉语词汇则具有主观概括,词约义富,以少替多的特点,但并不短缺。其二,在语篇上,英语具有衔接严谨,诉诸理性,语篇易长的特点;汉语则连贯紧凑,诉诸意象,语篇易短。正因如此,英诗诗意易于明朗,汉诗诗意易于模糊。充分认识这两种显著的差异可以促进英汉互译和英语学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英语报刊语篇中的词汇衔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衔接是衔接的主要部分。本文以韩礼德等语言学家的衔接理论为基础,对英语报刊语篇进行具体分析,指出词汇衔接能使语篇达到统一的语境,是构建语篇主题以及使语篇连贯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探讨什么样的语篇才叫连贯的语篇,以及连贯、衔接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首先,文章对连贯、衔接作了简略的回顾,从而得出了一个关于它们的工作性或临时性定义。接着,从认知、文化、情景语境、语篇与情景、语境间的连接,以及语篇内衔接等方面对语篇的连贯性作了探讨。然后,分析了语篇理解中连贯、衔接的一般运用程序,并以例说明这一程序在具体运用中如何使语篇教学更有效。最后,文章对一些衔接机制或手段是否在具体语篇教学中实用、有效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词汇衔接是语篇衔接中的一个重要衔接手段,为篇章的连贯提供了基础。词汇在语篇中行式上的衔接体现了作者的交际意图,具有丰富的表达功能。在综合各种词汇衔接分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搭配等词汇衔接方式,主要分析他们在贬谪诗这种特殊文体中的衔接功能。旨在进一步理解贬谪诗语篇的文体风格,从而更好地把语篇语言学的理论语用到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