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研究了用工业芴气相氧化制取芴酮的催化剂制作条件,考察了浸渍时间、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煅烧空气量对催化剂制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改变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前驱体溶液pH值,在不同条件下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MnO3钙钛矿型催化剂。使用BET、XRD等实验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测试,利用热重分析仪对催化剂催化氧化碳黑的活性开展了程序升温氧化实验研究,并用Coats-Redfern方法进行了反应动力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LaMnO3钙钛矿催化剂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973K煅烧的催化剂可以获得最大的反应活性;煅烧时间对钙钛矿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煅烧超过6h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前驱体溶液pH值呈碱性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催化剂表面积以及表面活性位密度,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整体活性。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铅锌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条件,如铅锌比、老化时间、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氨水浓度对催化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显著影响催化剂的活性.以铅锌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在常压,温度为160-190℃,n(苯酚):n(碳酸二甲酯):n(催化剂)为4:1:0.04,反应时间约为6 h的条件下,碳酸二苯酯的转化率为77.95%.XRD谱结果表明,PbO为主催化剂,ZnO为助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运用浸渍法制取了固体碱NaF/NaX,并以NaF/NaX为催化剂、以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制备了脱氢乙酸.分析讨论了负载量、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脱氢乙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取NaF/NaX的最佳条件是:NaF负载量20%、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7 h;制备脱氢乙酸的最佳条件是:催化剂用量0.02 g、温度210℃、反应时间7 h,在此条件下制备脱氢乙酸,产率可达82.5%.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热处理和成型条件对铜基合成低碳混合醇催化剂孔结构,以及通过孔结构对活性、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成型压力对催化剂孔结构都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控制孔结构参数来改变宏观催化性能的潜力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TiO_2、La~(3+)/TiO_2光催化剂,并对样品进行了XRD和SEM表征,以甲基橙模拟有机污染水,研究了La~(3+)/TiO_2降解甲基橙的催化活性.讨论了照射时间、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催化剂的量等因素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并与单一的TiO2光催化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为60min,染料的初始浓度为10.0mg·L~(-1),催化剂的用量为1.00g·L~(-1),光照强度为1.0mW·cm~(-2)和照射时间为180min时,La~(3+)/TiO_2光催化剂降解染料表现出了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溶胶-凝胶法制备YFeO_3/ZnO纳米粒子,并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研究了其对次甲基蓝溶液的声催化降解性能.此外,还研究了煅烧时间、煅烧温度,超声照射时间,染料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的用量对次甲基蓝的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为60 min,超声照射时间为180min,催化剂质量浓度为1.0g·L(-1),次甲基蓝溶液的浓度为10mg·L-1时,YFeO_3/ZnO对次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73.67%,加入YFeO_3能够大大提高ZnO的声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8.
以粉煤灰为载体,金属氧化物(MnO2、Fe2O3、CuO、Co3O4)为催化活性组分,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不同单组分和双组分的催化剂,通过催化臭氧氧化处理亚甲基蓝模拟废水来评价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确定了最佳催化剂为MnO2/粉煤灰。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催化剂的最佳条件:负载量为2%,浸渍时间为20 h,煅烧时间为4 h,煅烧温度为400℃。通过对单独臭氧氧化体系和臭氧/催化剂体系处理亚甲基蓝模拟废水进行比较,可知后者的处理效果有了显著提高,去除率从单独臭氧处理87.67%提高到99.47%。  相似文献   

9.
采用银氨辅助法合成了Ag_3PO_4,超声波分散法制备Ag_3PO_4/ZnO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超声照射下,讨论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照射时间和染料浓度等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g_3PO_4/ZnO在煅烧温度为450°C,煅烧时间为60min,超声照射180min时,甲基橙降解率可达85.36%,高于纯ZnO时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V2 O5/TiO2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如载钒量、煅烧时间、助催化剂和浸渍次数等,对催化剂表面结构及催化分解气相邻二氯苯的影响.采用漫反射紫外光谱(DRUVS)、X射线衍射(XRD)、BET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载钒量的增大,催化剂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增多,催化性能增强;延长煅烧时间会导致催化剂的团聚增加、比表面积减少,但有利于催化剂表面生成低聚态活性钒和V4+,从而提高其催化活性;添加助催化剂WO3和采用多次浸渍均能抑制活性钒的团聚,促进表面低聚态活性钒的分散;单聚和低聚钒酸盐是VOx/TiO2催化剂的活性物质,而高聚钒对催化分解气相邻二氯苯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