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际转换是指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翻译过程表现为翻译实质的实现,受语际转换行为模式、思维模式等规律的支配。翻译是跨文化的语际转换,译者的任务是寻找到原文与译文在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上的最佳关联。对英汉两种语言不同之处的深刻认识,有助于提高语际转换的效率和质量。因此翻译研究应当建立在英汉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注重语际转换方面的问题,灵活应用直译兼意译等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申王伟 《科技信息》2011,(10):I0166-I0166,I0168
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of Translation)一文中提出三种途径解读文字符号: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本文采用逆向思维,提出用文字符号来解读影片中的非语言文化符号。通过介绍当前国际影视字幕解读的现状,提出在注重语际翻译的同时,也要特别关注影视节目中符际翻译这一长期为国内学者和影视制作人员忽视的影视解读问题,并提出作者关于影视字幕解读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3.
褚月娥 《科技信息》2010,(35):J0298-J0299
伴随中国日益国际化进程,作为与外界交流的窗口的公示语的翻译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然而,多数旅游景点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本文结合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示语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否定性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公众并没有认识到公示语翻译的专业特性并给以充分重视,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译者缺乏基本专业素质和语言技能,不甚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语言系统和表达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在整理研究一些禁止类公示语错误实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否定性公示语的六种基本表达结构和翻译此类公示语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5.
试论张爱玲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玲的翻译作为完整的张爱玲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张爱玲的翻译生涯可分为:涵泳砥砺期、翻译实践期和精益求精期。张爱玲的翻译涉及语际翻译(英汉互译、改编等)和语内翻译(从吴方言到国语)。翻译题材从小说、散文、诗歌到电影剧本等不一而足,同时亦留有佳译。特别是《海上花列传》注译,为这部中国近代小说光彩再现,做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论述翻译中保持译文语篇连贯的重要性,指出以语篇为单位是保持译文语篇连贯的基础,分析了平常型语篇连贯和异常型语篇连贯,并论述了在翻译中如何处理这两种类型的语篇连贯,从而保证译文的语篇连贯.  相似文献   

7.
就语篇、语篇翻译和语篇翻译教学进行探讨,认为翻译应该以语篇为基本单位,这样才能对原语有整体把握。在翻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及其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8.
公示语是宣传城市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苏州,公示语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在公示语的翻译方面仍存在着一些误差。本研究根据功能翻译理论,对收集的苏州市公示语英译实例进行了分析。苏州市公示语翻译失误主要表现为语用、文化、语言、特定文本等方面。公示语的翻译必须按照忠实、连贯和目的法则。规范的公示语能更好地推广苏州文化,突显苏州应有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9.
语篇翻译是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以语篇为准进行的翻译操作。译者的语篇翻译意识,有助于正确理解原语,找寻更合适的译文。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语言学中的一个流派,语篇分析在对翻译研究的领域里发生了不小的影响。文章旨在运用对比的方法廓清翻译和语篇分析的本体,以此作为基础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发掘翻译语篇中的深层次含义。  相似文献   

11.
将篇章语言学的理论与翻译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探讨语篇分析的过程和翻译过程的关系.首先综述了Bell的翻译过程模式和van Dijk & Kintsch的语篇分析模式,然后对两个过程进行比较,发现翻译过程中的语义表征与语篇分析过程中的基础文本都是对语篇的表层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也就是说,翻译过程和语篇分析过程存在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盛雪滢 《科技信息》2009,(10):119-120
公示语向来被称作"城市的脸面",是给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士留下第一印象的中国名片。目前在许多城市,公示语逐渐采用双语来表示。然而我国的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公示语翻译的错误比比皆是,这大大影响了公示语作用的发挥,削弱了城市形象。作为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和实践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根据功能理论,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标示语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标示语的翻译也倍受关注.通过探讨标示语的语言特点和语用功能,提出具有不同功能的标示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公示语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翻译活动也越来越必不可少.介绍了公示语具有的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4种应用功能,分析了公示语的语言风格,从目的论应遵循的3个法则出发,探讨了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解析了公示语英译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朱丹 《科技信息》2013,(6):221-221,222
公示语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社交场所,为大众提供所需信息,规范公民社会行为,构建和谐社会,更好地起到服务或警示的作用。伴随着国际化的需求,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使其更加标准和规范。在对公示语进行汉英翻译时,需了解公示语的应用功能、语言特色以及翻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并对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原则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韩礼德与哈桑的英语衔接理论,着眼于《孙子兵法》袁士槟教授和林戊荪先生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翻译研究,旨在从英汉翻译语篇对比的角度,探究有效的语篇翻译技巧,为译者译出最佳文本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从翻译的本质——翻译意义——入手,认为翻译要解决语际间认知结构的差异——语义系统的差异,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差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大量公示语翻译文献资料,从社会功能、表达内容、行业领域、信息状态、肯定与否等方面对英语公示语进行了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各类英语公示语的语言表达特点、翻译写作对策及规律,以指导公示语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功能目的翻译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对公示语汉英翻译的指导意义所在,以便更好地净化我国的公示语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20.
公示语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示意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双语公示语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中国的各大城市里。但是,公示语翻译的错误比比皆是,这大大影响了公示语作用的发挥。本文运用功能翻译理论作为指导,从语言、语用和文化失误三个方面对镇江市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