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CY7C68013 芯片设计了一个USB接口的红外数据传输模块,实现了红外智能车辆管理系统的写卡操作,多次试验证明该模块稳定可靠,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公交智能调度系统中数据通信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辆调度系统是一种移动目标实时管理系统,是为适应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的定位和调度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该系统集GPS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GIS技术于一体,可对移动的车辆提供一种高效、安全、可靠的语音或数据传输服务.文章讨论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进行了功能分析,并应用Winsock与Java多线程技术实现了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式管理.  相似文献   

3.
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以非接触式IC卡为收费介质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优化及实现.该系统采用了目前已经非常成熟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停车场车辆通行的流畅性,减少车辆停滞时间,简化驾驶人员操作过程,从而进行停车场进出车辆的计算机化智能管理,有效降低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运营成本和管理人员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4.
运用JAVA开发工具,以Microsoft 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基于TCP/IP短信平台设计一个GPS/GIS/GSM智能公交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监控中心、GPS车载终端和GSM网络通信3大模块组成,实现了车辆的准确定位、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车辆调度等公共交通管理要求.该系统经测试定位误差较小,能够满足公共交通管理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车载网VANETs中的车间通信V2V(vehicle to vehicle)有利于车辆信息的共享、提高交通安全;然而,在VANETs中,车辆快速移动、车辆分布不均匀以及拓扑结构动态变化等特性,导致车辆间通信链路断裂频繁、路由稳定性差、车间通信V2V数据传输效率低.为此,以车辆间通信链路的可持续时间为选择路由指标,择优选取可持续时间长的链路组建路由.从而提高路由的稳定性.利用车辆的实时移动信息,包括移动速度、移动方向以及位置估计链路的可持续时间;同时,车辆周期地广播路由表,邻居节点利用收到其他节点的路由表更新自己的路由表,通过这种方式使车辆共享实时的链路信息.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路由方案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降低了端到端传输时延,并提升了吞吐量.  相似文献   

6.
将物流园区内部交通网络和货车行驶时间引入布局模型中,并考虑货车通过交叉口的时间,构建了基于交通组织的物流园区功能区块布局模型.设计遗传算法,在染色体转化为布局方案后,抽象出内部交通网络,在全有全无交通组织的基础上计算车辆行驶时间,所得到的结果更符合实际要求.结果表明,相比现有模型,按该布局车辆行驶时间平均可以减少9.5%.  相似文献   

7.
快速公交实时在线智能调度优化系统是一种即时调配管理系统,计算机能根据车流量、站点客流量、天气因素和各类突发情况制定最合理的车辆调配方案.本系统应用了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技术、无线通讯技术、数字数据传输技术、优化调度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等,通过在公交站点按放站级客流数据监控系统,公交调度指挥中心安装调度指挥系统,每辆公交车上安放车载移动信息终端,从而实现乘客、司机、控制中心多方信息交互,从而进一步提高公交车辆运营调度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中,车辆密度不断变化而传输范围固定不变导致了网络中连通性差,误比特率高的问题.车辆的移动性会降低通信过程中链路的稳定性,影响通信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传输范围的可靠性路由协议(Reliability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Dynamic Transmission Range,RRDR),根据道路上局部车辆密度调节传输范围的大小,保证网络的连通性,降低数据传输延迟.并且提出了适应城市环境的通信链路可靠性模型,可以提高路由过程中的数据投递率.仿真结果表明,RRDR协议在城市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提高了网络的连通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VANETs中基于链路的可持续时间路由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车载网VANETs中的车间通信V2V(vehicle to vehicle)有利于车辆信息的共享、提高交通安全;然而,在VANETs中,车辆快速移动、车辆分布不均匀以及拓扑结构动态变化等特性,导致车辆间通信链路断裂频繁、路由稳定性差、车间通信V2V数据传输效率低。为此,以车辆间通信链路的可持续时间为选择路由指标,择优选取可持续时间长的链路组建路由。从而提高路由的稳定性。利用车辆的实时移动信息,包括移动速度、移动方向以及位置估计链路的可持续时间;同时,车辆周期地广播路由表,邻居节点利用收到其他节点的路由表更新自己的路由表,通过这种方式使车辆共享实时的链路信息。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路由方案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降低了端到端传输时延,并提升了吞吐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在带宽不足时,蓝牙数据传输速率不高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蓝牙的复合通信协议.该协议作用在同时拥有蓝牙和其它多种通信方式的设备上,以蓝牙作为基本通信通道,可以根据传输的需要即时的选择其它通信通道作为辅助数据传输通道进行高传输率的数据传输.实现了以蓝牙为桥梁选择性的建立其它通信通道进行数据传输的功能.相比传统的蓝牙传输方式,该协议能够将设备上原本孤立的篮牙和其它通信资源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协同完成数据传输任务,提高了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效率,在音视频传输业务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城市综合公园因其用地性质及要素分布,是城市灾害发生时的重要“防灾区”。但是传统防灾避险已难以面对城市建设中错综复杂的条件与要求,引入物联网技术可以提升防灾避险功能,解放人力,实现高效管理。【方法】剖析目前综合公园防灾避险管理功能中数据采集方式的缺陷,针对性地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更快、更准确地采集公园防灾设施以及避难者活动情况的数据。根据公园平灾结合的原则,以常州市红梅公园为例,对平时和灾时两种情况进行分类探讨,构建合理的综合公园防灾避险管理机制。【结果】通过在公园防灾设施上贴入RFID标签,将RFID手环下发避难者两种方式,再结合读写器读取信息,从而准确、快速地采集公园防灾设施以及避难者活动情况数据; 建立了物联网技术下有序的公园门票管理系统、灾时避难者疏散数据收集系统、救灾物资智能发放系统,并制定防灾设施以及避难者疏散、安置的工作流程,完善城市综合公园防灾避险管理体系。【结论】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综合公园的防灾避险机制能够合理、有序地掌握防灾设施的使用情况,实时、精准地把控避难者的流动信息,快速、便捷地分发救灾物资,进而提升其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将非接触式智能卡技术用于解决物流园区车辆管理问题,完成了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硬件设计及系统的集成.硬件设计包括主控模块、射频模块、天线、通信模块等,可以读写距离在0~10 cm范围内的mifare one智能卡,达到了系统设计时的功能定义.  相似文献   

13.
物流园区中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非接触式智能卡技术应用于解决物流园区车辆管理问题的方案中,完成了方案中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软件设计及系统的集成.读卡器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编译器采用Keil C51 V7.07.软件设计包括主程序,MF RC500的应用程序以及读卡器外围功能程序设计,实现了系统的设计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车辆回场检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硬件由个人计算机和射频标签读写器构成,软件开发工具采用Borland Delphi 7,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Access 2003,系统实现了基础信息维护、当班车辆设置、车辆回场记录、统计报表生成、报表数据上报等功能,实现了管理自动化。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RFID阅读器网络中移动阅读器数据传输的效率和节省其传输能量,提出了一个新的适合RFID阅读器网络的传输方案H-TCP。针对阅读器网络中的无线链路和有线链路,采用混合TCP链接传输。并针对RFID阅读器网络传输的数据以短数据包为主,以及CSMA/CA的单连接数据传输特性,在无线链路数据链路层采用ASR-ARQ,并在其传输层采用增强的慢启动策略,充分利用了无线链路的有限带宽,大大提高了TCP吞吐量和节省了移动阅读器的传输能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车辆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假牌、套牌的情况经常发生,交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本文设计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交互式车辆牌照.系统采用AT89S52系列单片机处理器,利用2.4~2.5 GHz ISM频段的有源电子标签,完成了基于nRF2401A射频收发芯片的RFID系统设计,在探测器的设计中,加入了GPRS模块,实现探测器和远程监控计算机的通信,从而实现车辆的智能管理.  相似文献   

17.
基于RFID技术的混凝土搅拌厂车辆识别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工控机(IPC)为平台,RFID技术为核心,综合应用数据库、PLC、有线视频传输等技术设计了一套集语音、视频、现场控制于一体的混凝土搅拌厂车辆识别系统。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了混凝土搅拌厂的生产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胡文发 《清华大学学报》2008,13(Z1):151-157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emerging technologies have been constantly introduced and applied in this traditional industry by pilot researcher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tegrated model of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and four-dimensional Computer-Aided Design (4D CAD)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RFID involves the use of tags that collect data and transmit data. RFID can collect data by radio waves instead of light waves. RFID technology is surpassing barcode technology where light waves are easily blocked and barcode labels are easy to fall off or become unreadable due to dust, dirt, or other contaminants. 4D CAD which involves 3D construction models and construction schedules presents visualized construction process. Integration of RFID and 4D CAD in this paper built a dynamic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which would reduce the time of capturing data on site and control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efficiently. Pilot test result shows that a construction manager can easily understand how and what a complicated construction project will be accomplished. Although further analysis is necessary, RFID and 4D CAD show promises of being a beneficial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9.
基于RFID的便携式仓库管理终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博  孙运强 《应用科技》2007,34(7):14-18
RFID技术逐渐进入商业化应用,在物流管理中也有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该文简要介绍了基于RFID的仓库管理系统,重点介绍了便携式仓库管理终端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本设计以RFID技术为重点,以仓库管理为应用背景,结合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实现仓库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基于NTRU公钥密码系统的RFID通信安全协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使用NTRU公钥密码系统建立RFID通信安全协议。通过使用构造随机化函数对NTRU公钥密码系统的明文进行动态、随机化映射,使由其映射后的明文具有了动态、随机分布的特性,实现了对明文信息的隐蔽,抵御了对明文信息特性的统计,致使攻击者对所得信息及信息来源无法区分和识别。由此设计的安全协议不仅满足了RFID通信安全协议要求的保密性、认证性等基本功能,而且能够有效地解决流量分析、跟踪攻击、隐私泄漏等RFID系统特殊的安全问题。同时不需要穷尽搜索,不需要密钥同步,密钥存储、密钥管理系统简单,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