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原发性肾脏恶性肿瘤X线表现曾海珊(定西地区医院,743000)原发性肾肿瘤并非少见,而且80%~85%为恶性。我院1978~1988年收治的肾肿瘤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肾脏恶性肿瘤22例,其中肾癌10例,肾盂癌4例,肾胚胎瘤8例,现就其X线表现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已获得稳定表达的hSOD基因导入细胞(CMV-SOD细胞)对百草枯(paraquat)和黄嘌呤(X)/黄嘌呤氧化酶(XO)产生的超氧阴离子造成的细胞毒性的抵抗作用。结果表明:在百草枯和过氧化氢酶共存时,CMV-SOD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高于父本细胞,同时父本细胞过氧化脂质的产生数值显著高于CMV-SOD细胞;经过X/XO处理,CMV-SOD细胞的存活率为53%,而父本细胞的存活率仅为40%,同时  相似文献   

3.
利用XRD,固体核磁共振(NMR)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测试技术对CaO-SiO2-P2O5-H2O系统中CBC材料水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有两种新型的水化磷酸盐;C7P3Hx和C6PHy前是一种大片状的晶体,三强线为:0.2092(100),0.8216(56),0.3091(41);后呈连续的大小不等的圆形的小颗粒,是一种凝胶相,在两中,至少有一种以双聚体(P2O7)^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KPO3-MoO3体系平衡固相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用X-射线衍射证明在50mol%KPO3-50mol%MoO3处及75mol%KPO3-25mol%MoO3处有两化合物存在.31P核磁共振进一步证实它们的化学式为MoO3·KPO3和3KPO3·MoO3的可靠性,同时测定了各平衡固相的熔化热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评价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听神经瘤的价值,本文分析44例听神经瘤MRI表现,探讨该瘤囊性的病理基础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德国Siemens1.0T超导MR系统,常规SE序列或快速SE序列T1中权,T2加权成像,层厚3-7mm,其中36例静脉内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结果:本组46个肿瘤中,有2个(4.3%)地内耳道IAC内;6个(13%)仅限于桥小脑角(CPA);38个(82.6%)  相似文献   

6.
Banach空间值鞅的两种新型BMO空间和Sharp算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p-条件均方算子和p-均方算子,首先引入了Banach空间值鞅的两种新型BMO空间BMO^σ(p)(X)和BMO^S(p)r(X)以及两种新型sharp算子f^σ(p)r和f^s(p)r,并且讨论了BMO^σ(p)p(X)与BMO^+p(X),BMO^s(p)p(X)与BMOp(X)的相互嵌入关系,以及f^σpp与f^#p,f^s(p)p与f^#p之间的凸Φ不等式,所得结果给出了Baanch  相似文献   

7.
用红外光谱法测定表明:各种硅胶负载仲进型铑催化剂上,线CO/桥CO红外吸收强度比值与金属助剂(M)的关系变化顺序为(50:1)(Rh-Mn)〉(22:1)(Rh-Li)〉(9.1:1)(Rh-Mn-Fe-Li)〉(3.5:1)(Rh-Fe)〉2.8:1)(Rh)。在各种Rh-M/SiO2催化剂上,线、桥CO吸附态的加氢原位FTIR跟踪实验表明:随着加氢的进行,线CO/桥CO吸收强度比值均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8.
采用各种预处理方法加强MAP(ModifiedAtmospherePackaging)技术保鲜损伤生菜的效果;具体研究了紫外线、H2O2、NaClO、乙醇、53℃热水等预处理方法与MAP协同对损伤生菜贮藏品质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经H2O2(0.15ml/L,1min)处理后MAP(O2:1.5~2.0%,CO2:2.0~2.5%)4~5℃贮藏效果最佳。另外,低温、H2O2、MAP对微生物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进型XC502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离子掺杂价态补偿原理及正交试验方法,在三组份Cu-Zn-Al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中添加适量的IVB族和VB族金属氧化物助剂,研制五组份多促进的Cu-Zn-Al-M1-M2的甲醇合成催化剂XC502.实验结果表明,在5.0MPa、240℃的条件下,XC502催化剂耐热前的活性比Cu-Zn-Al催化剂高约10%,耐热后高约29%;XRD和DTA表征显示,XC502催化剂前驱态含绿铜锌矿[(Cu,Zn)(OH)2(CO3)]和孔雀石[(Cu2(OH)2CO3]构型的组份较多,分散度较好.这与XC502型催化剂具有低温高活性和较好的热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α-AL_2O_3单晶体的X射线衍射仪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α-AL2O3单晶体为例,探索了现代X射线衍射仪法分析技术在晶体取向和晶向偏离角测试方面的应用。采用该方法测试的(0001)晶面的晶向偏离角为=4.97°,经TEM电子衍射菊池线测试(0001)晶面晶向偏离角△θ=5.11°,误差小于0.2°。表明本文提出的X射线衍射法测试单晶体晶体向偏离角具有简捷、精确及可靠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胸部骨骼多发性骨髓瘤和骨转移瘤的X线及CT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 (MM)与骨转移瘤 (BM)胸部骨骼受侵的X线及CT所见的不同。方法 :搜集经骨髓涂片或活检 ,病理确诊MM 36例 ,另搜集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恶性肿瘤并骨受侵 6 7例和骨破坏病理活检为转移瘤但未找到原发灶的 3例。对两组病例胸部X线及CT影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锁骨、肩胛骨、胸骨和肱骨上段受侵发生率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而肋骨则无显著性 ,但破坏呈膨胀型或圆、类圆型时 ,二者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并发软组织肿块之发生率二者差异无显著性 ,但CT上二者各有不同特征。锁骨及肩胛骨受侵 ,呈圆、类圆型破坏发生率二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BM胸片上可有原发及继发肺癌 ,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征象 ,而MM则极为少见。结论 :根据胸部各骨受侵部位、破坏类型、软组织肿块CT表现 ,有无原发、继发肺癌征象 ,在胸片上是有可能鉴别MM与BM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板切除摘除胸腰段椎管内肿瘤,同时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后对提高脊柱的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椎管肿瘤后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技术进行椎管重建12例,其中,肿瘤位于胸段7例,腰段5例。结果随访9个月~5年观察效果,X线平片显示手术区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脊柱稳定。结论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胸腰段椎管肿瘤后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技术,能够维持手术后脊柱的稳定性,防止远期后凸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经椎弓根内固定和脊柱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复位固定系统(RF),三维固定系统(TRIFIX)椎弓根系统内固定与不同部位脊椎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对32例腰椎患者的神经根压迫部位针对性彻底减压,按随机化原则选择RF,TRIFIX两种椎弓根螺钉对滑脱腰椎进行复位固定,并配合椎体间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4年2个月,平均2年3个月,结果:滑脱椎复位率:RF与TRIFIX组均达100%,术后4个月除2例横突间植骨出现部分骨吸收外均达骨性愈合,其中椎体间植骨14例,术后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3个月,横突间植骨18例,术后平均骨性愈合时间3.6个月,不愈合率占11.1%,所有病人术后症状基本消失,二组均未见螺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现象,结论:RF,TRIFIX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能使I,II度腰椎脱完全复位,且固定牢固,有利于植骨融合,虽椎间植骨优于横突间植骨,但扩大接触面横突间植骨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植骨融合术式。  相似文献   

14.
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取钛板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钛板取出的原因及适应症。方法:对68例下颌骨内固定术后取钛板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取板原因。结果:本组病例取板原因中“无症状”取板占72.06%,“有症状”取板占27.94%。结论:目前“无症状”取板是下颌骨骨折术后钛板取出的主要原因。医师应根据每个个体的具体情况确定取板适应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纯应用椎弓根钉技术结合横突间或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7年7月.2013年2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治疗18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受累椎体均在2个或2个以下。且病灶相对局限,无大的流注脓肿。均采用单纯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横突间或小关节突间植骨术式治疗。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随访9个月~5年观察效果,X线平片显示手术区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脊柱稳定。植骨融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个月。无结核复发。结论对于病灶较局限的胸腰段脊柱结核.采用单纯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横突间或小关节突间植骨的手术方式能够维持手术后脊柱的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防止后凸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研究番茄红素对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骨质的影响.用链脲佐菌素以30mg/kg注射Wister雄性大鼠6周,成功建立糖尿病模型;对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番茄红素组和胰岛素治疗组进行骨常规参数进行测定及比较.糖尿病模型组骨密度、骨结构力学参数、生物力学参数、骨钙、镁、锰及羟脯氨酸含量均比青年组有显著降低(P<0.01),而骨磷含量、骨和血清碱性磷酸转移酶均比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相比之下,番茄红素组在上述参数指标方面均与糖尿病模型组呈现显著差异(P<0.01),与胰岛素治疗组呈现相同作用趋势,但效果不如后者.研究表明长期摄入番茄红素可减少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大鼠糖尿病的发病率,进而影响糖尿病大鼠骨质变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提高股骨颈骨折愈合率、降低股骨头坏死率的治疗手段 方法:采用切开复位、中空加压螺纹钉、骨圆针内固定加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和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植骨治疗股骨颈移位骨折 结果:术后随访1~9年共46例,发生骨折不愈合3例、股骨头缺血坏死4例,其他无严重并发症 根据X光片和功能恢复情况分析:优24例(占52.17%)、良15例(占32.61%)、可3例(占6.52%)、差4例(占8.70%),功能恢复满意率为91.30% 结论: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和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移植给缺血的股骨头引入血供,能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骨折不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分型认识以及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对经病理证实的27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x线平片、CT和MR资料进行观察分析。根据病变的范围和临床表现进行分型,探讨其各自影像学表现。结果27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中,单骨局灶型病变4例,均发生于股骨上段,表现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且伴有硬化边的囊状病变,病灶内密度高于肌肉,可见斑片状、条絮状钙质样高密度影;单骨广泛型和多骨广泛型病变分别为6例和14例,均表现为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毛玻璃样密度,累及范围广泛,边界不清,无硬化边,在MRI上T1WI以等信号为主,脂肪抑制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后不均匀较明显强化;多骨广泛型病变合并皮肤色素沉着、性早熟等临床表现即Albright综合症3例。结论不同类型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所不同,但均以病灶内出现条絮状骨化呈毛玻璃样密度为影像学诊断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技术在上颈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全麻下对12例患者进行了寰枢椎椎弓根技术固定.术中在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后路髂骨植骨.结果 24枚置钉均获得成功,复位固定满意,随访3至15月(平均4.2月),螺钉无松动或断钉,无椎动脉和脊髓损伤,3至6月植骨融合.结论 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钉技术在上颈椎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合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查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并探讨Ig类型改变的原因.方法对4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及免疫球蛋白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例MM患者中,骨髓瘤细胞〈10%的有40例(90.9%),且浆细胞具有较高的异质性;血清蛋白电泳检出M蛋白带的比例为88.6%;免疫固定电泳检出率为100%,免疫分型IgG占50%,IgA占20.5%,IgM占2.2%,轻链型占27.3%;免疫球蛋白定量显示同型的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但轻链型的各免疫球蛋白含量却正常或降低.其中1例MM患者骨髓移植后出现Ig类型转换.结论综合各实验室指标,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多发性骨髓瘤的漏诊、误诊,Ig类型的改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有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