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提取对淫羊藿叶作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研究了超声提取法和浸泡提取法在提取淫羊藿苷后叶细胞结构的细微变化和紫外检测图谱,对两种提取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在提取过程中可损伤叶细胞,促进细胞中化学成分向溶剂中溶解,加速化学成分的提取且不改变其结构,提取速度快,提出率高,这为超声提取的机理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超声红外热像检测中缺陷发热的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超声红外热像技术中,高能量的超声波能使各种材料中的缺陷发热,通过红外热像仪监视样品的温度变化,可以观察到缺陷区在超声激发过程中温度异常升高,从而实现对样品的检测.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脉冲超声波在缺陷(裂纹)处激发的热源引起的瞬态温度场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很好吻合,从而证明了超声波在缺陷处导致发热是一个平稳的物理过程,且超声红外热像技术对样品的检测是一个无损检测过程.还对材料热学参数与超声激发过程中缺陷中心温度的关系进行了数值分析,为利用红外热像研究材料的各种性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水溶液中天然纤维素及合成纤维素衍生物在超声波降解过程中溶液流变学性质的变化。实验发现溶液的粘度随超声降解时间的延长与超声强度增大而降低。通过流态特性指数n的变化可推断溶液流变学性质在超声降解过程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肌肉组织超声传输模型,研究了探头位置误差对肌肉超声图像熵的影响,以解决在运动过程中采集固定位置肌肉超声图像序列的问题。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超声阵列探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偏转,即在运动过程中探头或肌肉发生相对位移时,对肌肉的超声图像熵值的估计较为稳定,对肌肉组织疲劳的评估结果影响较小。因此,在运动中进行超声图像熵检测可以有效评估肌肉疲劳进程。  相似文献   

5.
李占双  闫冰  付澈 《应用科技》2004,31(9):59-61
研究了在超声/H2O2联合作用下,超声场中甲醛的降解过程,考察了超声时间、甲醛浓度、pH值、氧化剂H2O2的浓度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醛的初始浓度与降解率基本成线性关系;pH值的变化对降解率影响较大,超声波/H2O2联合工艺与单独超声作用相比,降解率有了显著的提高,通常处理100min后,可以获得85%的降解率,其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6.
针对超声塑化过程塑化速率、塑化质量与超声功率密切相关的问题,利用自行开发的聚合物超声塑化实验装置,选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PP)和尼龙66(PA66)这3种高聚物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功率影响因素实验、超声塑化过程形态演变实验和超声塑化速率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功率随工具头压力的增大呈近似于正比例增大,且聚合物样品声阻抗越大,超声功率增大幅度越大;超声功率在超声塑化初始阶段急剧上升,达到最高点后小幅度下降,且结晶性的PA66超声功率下降最慢,最后在聚合物样品完全熔融时达到稳定;超声塑化速率随超声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超声引线键合过程的瞬态温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电子封装超声引线键合过程实时测量瞬态温度特性的实验方法,并通过实验研究了超声引线键合过程在分辨率为1ms、分析范围为40ms内的瞬态温度分布,给出了静压力和超声振幅对超声键合过程瞬态温度特性的影响,为引线键合过程的瞬态摩擦学特征估计、工艺参数优化和引线键合过程的在线质量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提出用计算机仿真重建反射回波,以分离软组织超声反射与散射波的方法。该法不仅 能考虑到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幅度的衰减,还能够考虑到频率构成的变化。为实现该法,在以 前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各层衰减系数不同的分层介质超声传播模型,形成了估计各层衰减系 数与各界面反射系数的有效方法。为提高衰减系数估计中谱分析对噪声的稳健性,提出并采用 了冗余自相关算法。用计算机仿真实验与生物组织仿真模块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吸收制冷机组存在溶液发生率偏低的问题,搭建了一套超声波强化发生器内溶液发生过程实验装置,对超声强化溴化锂水溶液发生过程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较低热流密度下超声,强化发生过程更明显,双超声振子较单超声振子具有更好强化溶液发生过程。基于超声作用的发生压力分别为4.15 kPa、5.02 kPa和6.18 kPa时的系统发生率较无超声作用时,分别提高了5.69%、6.15%和6.62%。尽管系统发生率随着发生压力的升高而降低,但超声作用下系统发生率较无超声作用时的提升效果随发生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溶液初始质量分数49.57%,超声频率25 kHz,超声功率90 W,冷却水流量400 L/h时,产生相同量冷凝水,超声强化溶液传热热源温度可降低2.0℃左右。在低能耗下超声强化溶液发生过程对降低热源温度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将超声氧化与多相光催化技术相结合并且用于活性染料的降解,实验发现超声增强光催化技术可以有效降解该活性染料,而且在超声增强光催化体系中存在较强的协同催化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超声辅助微铣削是在微铣削的加工过程中,对刀具或者工件施加一定频率和振幅的超声振动,改变材料去除机理,改善微铣削的加工特性.文中以45#钢为例研究晶粒度的大小对超声振动辅助微铣削结果的影响,对不同大小晶粒下45#钢进行了超声微铣削实验,分析材料晶粒度的大小对超声辅助微铣削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改变微铣削工艺参数和超声振幅并进行正交实验,重点分析晶粒度的大小对铣削力,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加工工件精度的影响.验证了在相同的工艺参数下微铣削过程中晶粒度较大的材料对应较小铣削力的结论,同时晶粒度较大的材料可以获得更好加工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超声波传感器测量过程中方位角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反射波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的目标距离及方位角的测量方法,并据此发展了基于超声探测的环境感知方法.基于混合高斯拟合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消除了信号串扰问题,提高了目标距离和方位信息的测量精度.基于传感器波束角的特性,实现了不同距离下目标的同时测量.通过引入“不确定度”,构建信度分配函数,采用DSmT(Dezert-Smarandache Theory)方法进行数据融合,实现地图更新.搭建了实验装置与实验环境,并对相关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135次测量即可实现对环境基本轮廓的建图,建图误差在3 cm以内.  相似文献   

13.
双频超声强化提取的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由40kHz槽式超声与25kHz探头式超声组成的双频超声装置进行实验.提出了双频超声的物理模型方程,利用碘量法研究了不同频率下超声的空化效应,并将双频超声应用于黄柏中小檗碱的提取过程.通过对物理模型的模拟计算得出:双频超声(25kHz+40kHz)的空化概率高于单频超声;双频超声辐照碘化钾溶液,碘的释放量高于单频超声时的释放量;双频超声提取黄柏中的小檗碱,提取率为64.1%,高于单频超声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4.
考虑到超声断层成像技术不仅具有超声非侵入、无辐射、低成本等优点,并可以进行断层成像获取断层信息,对四肢成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医学超声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超声断层成像系统的系统结构、控制方案和原始数据采集过程,并与上一代原理样机参数进行比较.设计了大腿和小腿腹的数据采集实验用于四肢超声断层成像的早期研究,对比大腿和小腿腹超声断层图像和解剖结构图发现二者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为超声断层成像技术后续的四肢成像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避免在传送过程中传送带与精密元件之间的摩擦损伤,设计了一种紧凑型非接触超声传送平台,对其可行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通过ANSYS动力学分析建立对称模型,模拟传送平台的模态和传送平台中心点的谐响应振型,结果显示,不同波数条件传送平台呈现出纯弯曲或混合波驱动状态。对所设计的紧凑型传送平台原型进行扫频实验,验证了超声传送过程的可行性以及悬浮频带和振型。理论及实验结果表明,根据不同使用条件,需要对驱动平台进行模态及承载能力的优化设计。研究成果可为超声悬浮平台模态振型和带宽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处理对当归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归(Angelica sineasia(Oliv.)Diels)种了经适当的超声波处理,提高了萌发率和萌发指数.结合正交实验探讨了超声时间、温度、功率的最佳组合.实验表明,当归种子在40℃,15min,40kHz,200-300W超声条件下,种子活力增加最大.超声时间、温度、功率3种因素中,温度为最敏感因素.在超声处理时,温度不能超过50℃.  相似文献   

17.
超声场对毛细管内电解质浸出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超声场强化化工分离过程的机理 ,以充满电解质溶液的短毛细管中溶质的浸出模拟固液分离体系 ,通过测定浸出动力学曲线 ,探讨了超声场对这一浸取过程的强化作用机理 ,分析了微扰效应对传质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超声空化的微扰效应强化了溶质在毛细管内部的扩散 ,且强化作用随毛细管径及超声场强的增大而增大。与升温的强化效果相比较 ,超声场的微扰效应和湍动效应兼顾了强化内外扩散的两个方面 ,与升温浸取过程相比 ,超声场的强化手段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超声对铁氰化钾电化学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分别在有超声和无超声作用下,测定了不同温度和反应物浓度下K3Fe(CN)6电化学还原过程的极化曲线和电流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在K3Fe(CN)6电化学还原过程中,超声作用可以显著增大过程的传质速度和扩散电流密度,在电极电位为0.15V(vs SCE)时,有超声作用时的电流密度是无超声作用时的26倍,电极电位为-0.30V(vs SCE)时,为65倍.随着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超声空化效应减弱,当温度从25℃升高到65℃时,有超声与无超声作用下极限扩散电流密度的比值从68.4降至54.0.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热电偶方法,对石英玻璃工件进行有、无超声振动的磨削温度实验研究。首先选择合适的热电偶及热电偶测温方法;然后设计了超声振动辅助微磨削实验方案并分析超声振动在不同加工参数下对磨削温度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振动能够有效的降低磨削过程中的温度。  相似文献   

20.
功率谱分析在混凝土质量超声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超声换能器发射的超声功率谱作了讨论,分析了超声脉冲在混凝土中传播的功率谱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取了超声功率谱特征参数,提出了一种应用模糊集理论对波形完好程度进行判别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