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为评价茶渣蛋白提取物(tea residue protein extract, TRPE)作为新型植物源蛋白在水产饲料中的可应用性,以TRPE替代基础饲料中的鱼粉或豆粕,分析其对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代谢状态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TRPE替代的鱼粉质量分数为15%时,吉富罗非鱼可正常生长;当TRPE替代的鱼粉质量分数超过30%时,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下降20%以上,转氨酶活力升高10%以上,溶菌酶活力提升约2倍;当TRPE替代的豆粕质量分数为50%时,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但其溶菌酶活力提升约1.5倍. TRPE可提升鱼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但过量取代鱼粉会导致基础饲料中必需氨基酸水平下降,对鱼体生长不利;TRPE可取代基础饲料中50%的豆粕,且能保证鱼体在正常生长代谢下免疫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2.
奥尼罗非鱼多重周期饥饿后的补偿生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多重周期饥饿后的补偿生长方式,在室外水泥池中用含w=8.9%脂肪,w=36.0%蛋白质的膨化日粮饲喂240尾初始质量约为7.3 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 ×O. niloticus 96 d,水温为(29.0±1.5 ) ℃.试验共分4组,分别为对照组(每日投喂)、实验1组(隔日投喂)、实验2组(隔4 d投喂4 d)和实验3组(隔8 d投喂8 d).试验结束,各实验组奥尼罗非鱼均获得了部分补偿生长效果,且其部分补偿生长效果主要由摄食率提高引起,饥饿1~4 d后恢复摄食可使奥尼罗非鱼内脏指数、肥满度、生化组成恢复正常,而饥饿8 d后恢复摄食并不能使鱼体内脏组成和生化组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为亲本,采用巢式配对法进行同质随机配对,配对252个家系,繁育获得106个家系,成功率为42.06%;通过标准化培育,构建了86个吉富罗非鱼全同胞家系和10个半同胞家系.选取22个不同家系进行同步的生长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0、90、120及150日龄不同家系间平均体长、平均体质量的差异显著(P<0...  相似文献   

4.
研究青海钩虾对罗非鱼两品系吉富罗非鱼和彩虹鲷生长的促进作用。实验用青海钩虾与面粉、麸皮和豆饼制成5组(I-V)配合饲料及良种场原因饲料(Ⅳ组)饲育吉富罗非鱼和彩虹鲷,经25d试验结果表明:(1)彩虹鲷增重效果以Ⅱ组饲料最高,平均增重为44.9g,较大于Ⅳ组的43.1g;(2)所有钩虾饲料对彩虹鲷的增色效果都高于良种场的原用饲料Ⅳ组,其中以饲料Ⅲ组最高;(3)饲料I组饲育吉富罗非鱼平均增重为44g,高于Ⅵ组的40.1g;(4)吉富罗非鱼和彩虹鲷比较则显示出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明显高于彩虹鲷而饵料系数又较低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饥饿胁迫条件下不同体质量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耐饥性和静止代谢率变化。【方法】在(25±0.5) ℃条件下,对初始体质量分别为(202.50±5.24)、(62.89±3.82) g的大、小两种规格尼罗罗非鱼进行56 d饥饿耐受处理,定时测定它们的体质量、静止代谢率、主要血液学指标和肝体比。【结果】1) 当饥饿时间大于或等于14 d,大规格尼罗罗非鱼的体质量与饥饿处理开始时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减少(p<0.05);小规格尼罗罗非鱼体质量在整个饥饿处理期间由(62.89±3.82) g降至(51.10±3.57) g,但该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 在饥饿处理期间大规格尼罗罗非鱼静止代谢率最高时为(20.87±1.01) mg·h-1,最低时为(10.89±0.27) mg·h-1,下降了47.8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规格尼罗罗非鱼的静止代谢率在整个饥饿处理期间下降了56.10%,从(8.11±0.38) mg·h-1降至(3.56±0.17) mg·h-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大、小两种规格尼罗罗非鱼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且它们的这两个血液学指标在处理开始与处理结束时的差异均有统〖JP2〗计学意义(p<0.05)。4) 大、小两种规格尼罗罗非鱼的肝体比在饥饿56 d后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小规格尼罗罗非鱼的肝体比下降程度更大。【结论】尼罗罗非鱼的耐饥性较强,且大规格尼罗罗非鱼比小规格尼罗罗非鱼有更强的饥饿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6.
三聚氰胺对吉富罗非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接触、腹腔注射及口服3种致毒方式,对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进行三聚氰胺的急性毒性研究.口服急性毒性实验中,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三聚氰胺,进行21d的吉富罗非鱼摄食养殖实验,实验鱼初体重为(55.00±0.05)g.实验结果表明:三聚氰胺溶解度较低,在接触实验中其水溶液没有表现出毒性,96LC50>3500mg/L;而在腹腔注射致毒方式下,三聚氰胺对吉富罗非鱼的半致死剂量LD50=1311.90mg/kg;LD5095%可信限为1169.06~1472.21mg/kg;在21d口服急性毒性实验中,添加三聚氰胺后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吉富罗非鱼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但对存活率和饲料系数均无显著影响.三聚氰胺对吉富罗非鱼21d的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NOAEL)为31.00mg/(kg*d).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生态实验法研究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初始体重(17.43±0.85) g分别饥饿0(对照组),2,4,6,8 d后的补偿生长规律,探讨军曹鱼幼鱼补偿生长的生物能量学机制.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幼鱼的能量及体重损失率显著升高;恢复生长过程中,饥饿处理组幼鱼的平均日摄食率(能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饥饿8 d组幼鱼的平均日摄食率最高(17.20%);幼鱼在恢复生长过程中的能量、湿重及干重特定生长率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军曹鱼幼鱼在饥饿后的恢复生长过程中通过提高摄食率来实现其完全补偿生长能力;军曹鱼幼鱼在饱食条件下的能量收支方程为100.00C = 38.33G + 15.06F + 7.22U + 39.39R,同化能分配式为100.00A = 49.32G + 50.68R.  相似文献   

8.
以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对象,在(27.5±0.5)℃条件下,分别饥饿0d,3d,7d,14d,21d和28d,观察各实验处理对鱼体的生长及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饥饿28d后,2种鱼的体质量、体长无显著变化,但各自的肥满度和肝器官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南方鲇脂肪含量的降低幅度大于草鱼,其蛋白含量的降低幅度却小于草鱼.各饥饿处理时间点的草鱼静止代谢率(RMR)均显著高于南方鲇(p0.05),且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呈直线下降的趋势;而南方鲇的RMR则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2种鱼的特定体质量生长率(SGR)在饥饿进程中均呈负增长,南方鲇和草鱼的各线粒体状态3呼吸率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随饥饿时间延长均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南方鲇和草鱼应对饥饿胁迫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存在组织特异性和物种特异性.通过讨论提出,由于南方鲇与草鱼为不同的营养类型,尤其是捕食行为模式各异,因此进化出不同的适应饥饿胁迫的能量生态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短期饥饿处理对商品规格卵形鲳鲹鱼肉品质的影响.方法:取平均体质量(535. 04±36. 33) g的卵形鲳鲹,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饥饿处理0(S0)、5(S5)、10(S10)和15d(S15),测定饥饿对形态、生化组成、品质构成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肥满度(CF)、脏体比(VSI)和肝体比(HSI)随饥饿时间延长呈显著降低趋势(P 0. 05),水分和灰分质量分数显著升高(P 0. 05),粗蛋白和粗脂肪呈降低趋势,肌肉硬度显著降低(P 0. 05),凝聚性和弹性指数呈升高趋势(P 0. 05),精氨酸质量分数显著升高(P 0. 05),∑(n-3)/∑(n-6)脂肪酸比值从0. 418 9升高至0. 736 2.结论:饥饿处理15d从多个方面提升了商品规格卵形鲳鲹鱼肉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讨论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的鱼体化学成分和能量密度随饥饿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2010年1月采集初始体质量为(3.61±0.13)g的尼罗罗非鱼幼鱼40尾,以饥饿处理0 d为对照,将饥饿处理8、15、22和45 d分为4个组,分别测定所有材料的鱼体化学成分,估算了能量密度。结果表明,随饥饿时间(t)天数的延长,尼罗罗非鱼幼鱼的蛋白质含量(PRO)、脂肪含量(FAT)和能量密度(E)降低,可以分别描述为方程PRO=14.727e-0.006 5 t(r2=0.707,n=37,p<0.05)、FAT=2.295 5e-0.036 6 t(r2=0.552,n=37,p<0.05)和E=4.478 1e-0.011 3 t(r2=0.694,n=37,p<0.05);随饥饿时间(t)天数的延长,含水量(WAT)和灰分含量(ASH)升高,可以分别描述为方程WAT=76.1969 e0.001 3 t(r2=0.566,n=37,p<0.05)和ASH=4.467 8 e0.008 3 t(r2=0.729,n=37,p<0.01);PRO、FAT和E均分别与WAT呈显著的负线性关系,可以分别描述为方程PRO=61.969 9-0.625 1WAT(r2=0.740,n=37,p<0.05)、FAT=47.908 8-0.593 8 WAT(r2=0.899,n=37,p<0.05)和E=33.548 9-0.382 1 WAT(r2=0.955,n=37,p<0.05)。研究认为该种鱼在饥饿初期大量消耗脂肪,并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净耗量逐渐减少,同时在整个饥饿过程消耗蛋白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取材于经济学、人口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和生态学等不同领域的例子 ,归纳并比较指数增长模型和Logistic增长模型在增长方式上表现出来的特征 ,阐释他们紧密相关的内在机理 ,并揭示了他们在应用上灵活的开放性 .对于更好地利用这两个模型是很有帮助的 .  相似文献   

12.
青海沙蜥的生长及两性生长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自然生境中沙蜥的生长和两性生长差异情况,于2001~2002两年间对分布在四川西北部若尔盖地区的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进行了6次标志重捕.结果表明:第一年8、9月出生的沙蜥到第二年的6月SVL、TL和BM都有显著的生长(P〈0、05),雌、雄个体的两性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第二年6月至8、9月间,雌、雄个体的SV、TL和BM都有快速的生长(P〈0.01),从7月份开始出现了两性生长差异(雌性的生长速度小于雄性)(P〈0.01);第三年的6月至8月间,雌性的SVL、TL和BM仍在快速生长(P〈0.01),而雄性的生长则不显著(P〉0.05),雌性的三个生长指标的生长量远大于雄性(P〈0.01),并且SVL和BM的生长量与第二年的同期生长量非常接近(P〉0.05);四年以后,雌、雄个体的SVL和TL的生长及两性生长差异都不再显著(P〉0.05),但是在体形大小上还存在极显著的两性异形(P〈0.01).在青海沙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雄性的生长曲线近似“S”形,而雌性则是非“S”形.雌、雄个体的生长受季节和年龄的影响,造成雌、雄两性成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雌、雄个体对繁殖的能量投入不平衡.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新疆秋黑葡萄枝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葡萄(秋黑)新梢迅速生长期,运用ETH,CCC,PP333及IAA4种调节剂,对营养枝,结果枝进行浸蘸试验,方法采用2种:1)处理全部肖及新梢生长点;2)处理部分梢,不处理新梢生长点,结果表明:除IAA外,其它生长调节剂均能抑制枝条的生长,使用浓度为200mg/L的ETH,CCC,PP33,可在不影响座果率的条件下明显抑制葡萄新梢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一定的经济结构形成一定的经济增长空间,从而制约着经济的增长;一定的经济增长又产生一定的结果,从而影响着经济结构的形成。了解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内在的制约关系,可以使国家更好地确定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和经济增长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增长等式与企业财务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持续增长是一种超越增长不足或增长过度的理想增长方式,但目前有关可持续增长方面的研究更多地还是停留在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阶段。以基本增长等式为基础,演化出战略增长等式和财务增长等式,并分别说明它们在企业经营决策、战略规划和财务政策制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近年来就业弹性不断下降,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效应不足问题日益显现,经济结构失衡是就业效应不足的重要诱因。对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就业效应不足既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会导致大量的社会失业人口的存在,影响社会稳定。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力促进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7.
 以MgCl2·6H2O,AlCl3·6H2O、谷氨酸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采用乙二醇-水热法合成了六方状谷氨酸柱撑类水滑石,样品采用XRD、SEM、TG-DAT、红外、N2吸附-解吸的表征进行了物相、晶体形貌结构、热分析和比表面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乙二醇-水热法可获得晶形好、板层结构显著的谷氨酸柱撑类水滑石。文章运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模型讨论了谷氨酸柱撑类水滑石生长形态及其生长机制,结果发现谷氨酸柱撑类水滑石生长机制符合该模型机制,其生长形态为生长基元先叠合为金属板层,然后板层再吸附谷氨酸根及H2O组成规整的层状结构化合物,乙二醇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桥连”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方式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世纪性课题,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发掘马克思的经济增长方式思想,并用以指导我国的实践,无疑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要顺利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教育等化性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省级人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及其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90-1992、1992-1994、1994-1996和1996-1998年中国省级人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1990-1998年总的趋势是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GDP增长率也有所下降,人口增长率高的地区大多数是比较发达地区.同时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中国人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于大多数比较发达和部分比较落后的地区,人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负相关;对于大多数中等发达地区和另一部分比较落后地区,人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索络增长速度方程把经济增长因素划分为两类3种,利用它们的贡献把经济增长方式分成三大类别8种类型,并做了经济增长方式类型划分的实证分析。最后,给出经济增长方程,表述诸增长因素之间交互增强的经济增长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