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骨折经皮固定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C臂X线机引导下,7例用空心螺钉经皮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和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骨折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结果 7例患者均复位满意,随访术后随访6~14个月,疗效满意,总优良率达85.7%.结论 对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骨折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评价同侧髋臼及骨盆同时骨折患者经腹直肌外缘的直切口(腹外直切口)入路进行手术的临床疗效。选择经腹外直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同侧髋臼及骨盆同时骨折24例患者,18例患者单纯髋臼前部及骨盆骨折,在平卧位下实施经腹外直切口入路的复位及固定;6例患者骨折涉及髋臼的后壁及后柱,在漂浮体位下实施腹外直切口联合后侧K-L入路的复位及固定。髋臼骨折术后复位质量评定:13例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术后发生坐骨神经损伤的症状1例患者,另1例患者的腹壁切口出现皮下脂肪液化。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优16例,良6例,可2例。同侧髋臼及骨盆同时骨折经腹外直切口入路进行手术,对于累及前柱、方形区的髋臼骨折术中可充分暴露并及时处理,也可同时对同侧耻骨上支、骶髂关节及髂骨翼周围的骨折给予有效复位及固定,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锁骨钧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 Ⅱ肩锁关节脱位22例的疗效。方法:采用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结果:随访1年以上20例,骨折愈合及关节全部完全复位。结论:锁骨钩钢板应用后,取得满意疗效,是治疗Neer Ⅱ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Ⅲ肩锁关节脱位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探究耻骨联合分离记忆合金内固定器生物力学特性。6具骨盆标本,建立耻骨联合分离损伤模型,对照组复位后动力加压钢板固定,观察组复位后耻骨联合分离记忆合金内固定器固定,对两种内固定进行生物力学稳定性比较。结果 两组模型均无松动,内固定无断裂。观察组耻骨联合垂直方向位移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抗扭转位移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大(P0.05)。耻骨联合分离记忆合金内固定器对抗垂直方向拉力优于动态加压钢板,抗扭转力优于动力加压钢板。  相似文献   

5.
探究耻骨联合分离记忆合金内固定器生物力学特性。6具骨盆标本,建立耻骨联合分离损伤模型,对照组复位后动力加压钢板固定,观察组复位后耻骨联合分离记忆合金内固定器固定,对两种内固定进行生物力学稳定性比较。两组模型均无松动,内固定无断裂。观察组耻骨联合水平方向位移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单位面积承受最大应力(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大(P0.05)。耻骨联合分离记忆合金内固定器对抗水平方向拉力优于动态加压钢板,强度优于动力加压钢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共24例,其中肩锁关节脱位11例,锁骨远端骨折13例。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术后X线评估复位率达100%。术后8-12月取出内固定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100%,无骨折及脱位再发生。采用Karlsson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定:A级21例,B级3例,无C级。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操作简易、复位满意、患者恢复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探讨手术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根据骨折类型及特点,对66例复杂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取同侧腓骨或髂骨填充骨缺损,支撑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其高度及平整性,同时恢复掌倾角,尺偏角,然后采用微型T形锁定加压钢板(LCP)或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通过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活动范围,术后掌倾角、尺偏角的平均角度及握力,应用Garland and Werley评分。本组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满意效果。以Garland and Werley评分方法评定腕关节功能:优32例,良25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为87.69%。采用掌侧入路复位关节面,矫正掌倾角,尺偏角,并根据骨折类型及特点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或植骨,是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总结其经验教训,研发新的固定装置。分析甘肃省中医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胸骨端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32~62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肩锁关节脱位7例;锁骨远端骨折按Neer分型:Ⅱ型1例;Rockwood分型:Ⅲ型11例,V型1例。20例患者均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固定。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钢板断裂2例、螺钉松动钢板翘起2例、折弯1例、脱钩1例、再次脱位1例。锁骨远端骨折锁骨钩钢板本身结构造成的影响例3、螺钉松动3例、钢板断裂2例、周围骨折2例、钢板折弯1例、预弯不当1例,术后感染1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锁骨钩钢板使用不当、手术操作不够严谨和规范、脱位和骨折复位不良等医源性因素是手术失败的内在原因,忽视外固定、医嘱下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术后护理和随访也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规范手术操作、规范使用钢板、修复骨缺损、术后辅以外固定、功能康复锻炼、术后护理及随访等,是防止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失败的主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0年2月至2007年2月,对一组21例经手术复位固定的肩胛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折,骨折按Hardegger分型,肩胛体部骨折11例,肩胛颈部骨折10例,手术入路采用肩胛骨外侧缘入路14例,肩胛骨后方入路7例.结果本组2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7年,平均3.4年。根据Hardegger疗效评价标准.优15例,良5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5.7%.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创伤性关节炎1例,异位骨化1例,肩关节不穗2例,肩胛上神经卡压1例.结论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恢复了肩关节的动力平衡和穗定性.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合理的运用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早期行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34例踝关节骨折冶疗,总结踝关节骨折治疗经验。方法内外踝骨折解剖复位后分别以螺丝钉或者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或者用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及伴有胫腓关节分离者以螺丝钉固定,手术的重点放在外踝的冶疗上。结果手术治疗后,经6到l8个月的随访,踝关节功能同健侧相比基本一致者18例;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走远路或上台阶后有轻度胀痛者11例;稍走远路或上台阶后出现踝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受限4例;踝关节肿胀明显,不能负重者1例。结论踝关节骨折治疗后的解剖复位是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前提,手术复位内固定是实现解剖复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新鲜肩锁关节Ⅲ度脱位的新技术,并探讨改良双Endobutton技术治疗TossyHI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28例Tossym型肩锁关节脱位,采用双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的功能。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4~51岁,平均(33.6±11.2)岁;采用改良双Endobutton技术,手术时间在伤后1~7d,平均(3.5±2.3)d,术后1周开始功能锻练。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评定疗效。结果2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4~18月,平均6.4月,脱位全部复位,无再脱位。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按照Karlsson标准评定患者术后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A级2l例,B级7例。结论改良双Endobutton技术创伤小,固定牢固,操作方便,是TossylH型肩锁关节脱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条状晶内不同矢量位错相互作用的情况,以揭示其运动和能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晶体相场(PFC)模型,模拟4块取向差较小的条状晶所形成的4条亚晶界在应力作用下的湮没机制,并从位错运动和能量变化角度分析该机制。4条亚晶界中,2条是对称倾侧亚晶界,2条为非对称倾侧亚晶界结构。【结果】取向差较小的条状晶所形成的晶界为亚晶界,亚晶界上双位错组的数量由相邻两晶粒的取向差的大小决定;而在应力作用下,亚晶界的湮没过程主要有3个阶段:位错攀移及体系能量升高的第1阶段,位错分离及体系能量下降的第2阶段,位错相互作用及体系能量波动升高的第3阶段;由于存在非对称倾侧亚晶界,整个湮没过程比对称倾侧亚晶界的湮没过程较复杂一些。【结论】位错的相互作用存在4种情况:两位错相向运动,当位错矢量方向完全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时,相遇后发生湮没;位错相向运动,但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且距离较近,则可以相互吸引,最后依然可以湮没;如果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且距离较远,则无法相互吸引,它们只会朝着各自的运动方向继续运动;如果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但是位错方向不完全相同,它们相遇后不会湮没,而是组合形成一个复合位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复杂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复杂长骨骨折52例.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结论:利用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复杂长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及风险小,能满足早期功能练习的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膨式金属内支架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狭窄及合并食管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57例在X线电视监视下,使用支架输送系统,放置食管内支架61个.结果:明显缓解了患者进食困难症状,吞咽困难改善1~2级,未发生技术性并发症或死亡,随防时间最长2年,最短1个月,平均4.5个月,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食管支架治疗各种食管狭窄及食管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2000年6月~2006年3月,对24例(30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6例,单侧18例。年龄45~67岁。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疗效评价根据Harris评分而分为优、良、可、差四级。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5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6.2±8.7)分恢复到术后1年的(90.5±7.4)分,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17.6714(P〈0.05),其中评定为优13髋、良14髋、可2髋、差1髋,术后优良率达90.00%。术后髋关节脱位1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49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掌侧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的I临床价值及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腕舟骨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26例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患,采用掌侧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术中骨折处注入aFGF透明质酸凝胶。结果:26例中2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4个月。25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术后3.6个月。25例伤腕没有疼痛,握力良好。2例腕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另23例患侧腕关节桡偏、尺偏、背伸、掌屈活动与健侧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掌侧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手腕功能恢复好、内固定无需取出等优点。术中加用aFGF’透明质酸凝胶对骨折愈合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脂肪抽吸联合腹壁整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例患者采用肿胀麻醉、负压吸引器行腹壁脂肪抽吸;在耻骨联合区域标记"W"形切口,沿腹肌筋膜浅层剥离,折叠缝合腹直肌前鞘,根据实际情况完成脐成形及切除多余皮瓣术,分层缝合腹壁.结果 42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腹部对称柔软,切口瘢痕隐蔽,塑形效果满意.结论脂肪抽吸与腹壁整形联合应用临床疗效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MIPPSO)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功能障碍指数、伤椎高度以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的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所有手术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同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程度(VAS)以及伤椎高度与Cobb角。结果 本次研究的45例患者胸腰椎手术均已完成。其中创面愈合时间为(7.34±1.23)d,手术时间为(83.98±6.22)min,术中出血量为(66.45±5.11)ml。术后6d与术后10个月,ODI、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6d与术后10个月,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Cobb角度明显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障碍,同时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并有效减轻术后机体疼痛,值得临床应该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不同温度的晶界位错湮没过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晶体相场模型模拟中等角度对称倾侧晶界结构在不同温度下的晶界位错演化湮没过程,从位错的运动形式和体系自由能的变化,分析晶界的消失过程和位错的相互作用。【结果】具有二维三角晶格原子点阵结构形成的对称倾侧晶界是由配对的位错对按直线规则排列构成,可以看成由2套位错Burgers矢量组成。晶界湮没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过程:首先晶界位错攀移,然后发生位错分解,晶界发射位错,位错由攀移运动转化为作滑移运动;接着滑移位错穿过晶粒内部,直到在对面晶界上湮没;剩余的晶界位错继续作攀移运动,然后又出现位错分解,晶界再次发射位错,使得位错转为作滑移运动,与其它作滑移运动的位错在晶内相遇湮没消失。【结论】在低温情况,位错是一对一对地按照一定的顺序发生湮没,而高温情况,位错湮没可以同时出现几对位错一起发生湮没。最后,所有晶界和位错全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