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神经网络的ATM接入允许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ATM接入允许控制方案。该方案不仅具有自适应实时控制的优点,而且不依赖于呼入的种类个数,同进也无需呼入参数的更详细描述,因而比以往提出的方案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面,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案有充分大的接入区域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种Linux环境下安全高效的代理服务器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个实验室局域网的互联网接入为例,提出了一个在Linux环境下利用代理服务器技术的局域网Internet接入方案.该方案解决了局域网IP地址耗尽问题,降低了Internet接入费用.实验表明,该方案可以提供安全、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混合WDM/TDM的无源光网络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接入网中,用户数远多于波长数,因而波长资源非常宝贵,为此提出了波长共享WDM PON系统结构及 其媒质接入控制协议分析模型,研究了控制信道接入的要求。最后提出一种接入方案,该方案采用先到先服务的调度策略,控制信道随机接入。该方案实现简单,并能有效地安排传输。理论分析表明,在网络轻载时具有良好的 分组延时特性。该方案不仅增加了系统容量,而且能够容纳更多的光网络单元(ONU)便于光接入网从FTTC,FTTB 向FTTH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接入网中,用户数远多于波长数,因而波长资源非常宝贵,为此提出了波长共享WDMPON系统结构及其媒质接入控制协议分析模型,研究了控制信道接入的要求。最后提出一种接入方案,该方案采用先到先服务的调度策略,控制信道随机接入。该方案实现简单,并能有效地安排传输。理论分析表明,在网络轻载时具有良好的分组延时特性。该方案不仅增加了系统容量,而且能够容纳更多的光网络单元(ONU),便于光接入网从FTTC,FTTB向FTTH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线网络的多类业务提出了一种呼叫接入控制方案.该方案基于动态保护信道机制,根据优先级为各类业务设置相应的服务门限,服务门限能根据系统负荷的变化动态地调整.仿真结果显示:与已有静态方案相比,该方案不仅能够保证业务的优先性,而且能够跟随业务量的实时变化,保持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IP2022单芯片的嵌入式Web服务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IP2022构造嵌入式Web服务器作为网络接入模块的单芯片方案.阐述了Web服务器的系统结构、硬件实现、软件主体结构,以及如何在网页中插入动态数据和保证网络安全.结果表明,该嵌入式Web服务器运行稳定,能方便地为用户提供远程使用和实时监控的功能,相比于其它同类方案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开发周期短的特点,是一种可操作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限制接入窗口(RAW)机制是IEEE 802.11ah标准中的媒体接入控制(MAC)的增强.基于原始RAW机制、阈值和最佳RAW组大小决策,提出了1种优化的RAW方案来提高重负载网络的性能,并进一步突出了RAW的优势.与传统的DCF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案在具有大量终端的饱和场景中提高了网络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在吞吐量、功耗和公平性方面具有优势.因此,该方案可以在实际的802.11ah中采用以提高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DAQL算法的动态频谱接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的动态频谱接入方案一般没有考虑自主性,不具备普适性这一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动作Q学习算法DAQL(double action Q-learning)的频谱接入方案,该方案将DAQL引入到多授权用户存在的环境下频谱接入问题中,用以降低接入未知频谱环境时的冲突概率。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与随机接入方案相比,不但有更小的冲突概率,而且能动态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合认知无线电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宽带综合接入系统中告警板的硬件设计方案及其实现电路.告警板上的处理器接收来自接入系统监控板的告警信息,经过分析和处理,辨明已经设定的告警级别后给出相应的声、光告警信号报警,结果表明,该方案突出了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的优点,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兼容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对宽带卫星接入网的多址接入控制(MAC)协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相似业务流量混沌预测的新型混合动态分配多址接入方案。利用OPNET软件建立了仿真系统,用于比较不同方案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业务流具有自相似特征的前提下,所提出方案具有更优越的性能。同时还证明了通过星上处理实现集中式接入控制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对DS-CDMA蜂窝网络的呼叫控制进行分析的数学模型。虽然相似的模型已经有几种,但是它们都存在不同的问题。通过一种基于线性编程技术的数学模型来试图纠正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更好的呼叫接入控制机制。此外,还研究了在双斜度(Two-slopc)路径传播衰减环境下小区尺寸对于小区Erlang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BOSS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基于呼叫详细记录的准实时计费功能,但是基于CDR的计费方式必然存在一定的欠费风险,欠费风险的控制已经成为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网的欠费风险控制方式展开讨论,对其工作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该方式在移动智能网系统中的实现方案.该方案能够较好地实现BOSS的实时计费并且有效地降低欠费风险.  相似文献   

13.
无线移动网络中一种呼叫接入控制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用于无线移动网络中语音和数据业务共存下的呼叫接入控制方案。该方案将呼叫分为四类:新产生的语音和数据呼叫;从相邻小区发出切换请求的语音和数据呼叫。通过建立多维马尔可夫链模型和数值计算,对该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没有采用强占信道机制或切换专用信道机制的接入控制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案对于网络优化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阻塞呼叫控制机理的基础上,用广义随机Petri网(GSPN)对数字交换机中另一种常用过载控制机理——延时呼叫控制,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建立了其GSPN模型。通过对模型求解,得出了采用控制后系统性能的解析表达式,以及与控制严密程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定量分析并评价了这种控制机理的控制特性。最后,对两种控制机理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动态带宽预留和带宽降级的呼叫准入控制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移动网络的呼叫准入控制方案,该方案包括了动态带宽预留与带宽降级算法(BDA)2个部分.根据切换呼叫的准入结果实时地调整切换呼叫预留带宽,在限制切换中断率(HDP)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呼叫阻塞率(CBP).在对未来带宽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所提方案采用不同的BDA触发方式,使得系统在处理负荷与带宽利用率之间取得平衡.BDA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业务优先级、公平性、呼叫持续时间、带宽调整波动性以及降级呼叫比例等,通过合理地设置带宽需求满足度、带宽波动幅度,以确保BDA的公平性和限制带宽调整的波动性.仿真结果表明,在2000个仿真时段内,所提方案的HDP均值较同类方案稍高,但仍然控制在阈值范围之内,较之其他方案,它的CBP均值和BDA触发次数均值均比较低.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通用SIP呼叫控制模型SIPCC,构建了模型与底层SIP协议的映射关系,并作为JAIN SLEE平台的一种通用的资源适配器,完成SIP呼叫控制模型的开发实现.实际业务应用测试证明模型可行,可有效简化开发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的呼叫接入控制算法.该算法在为每个会话提供合适的服务质量等级的同时,确保切换呼叫的掉线率低于预定义的目标值,同时提高系统统计复用增益(系统允许接入呼叫连接数).该算法根据切换呼叫掉线数目和掉线概率来预测下一时刻可能的切换掉线数,据此动态调整预留门限值.同时采用Hopfield神经网络在所有已接入连接和允许接入的新呼叫间自适应和公平地分配带宽资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保证掉线概率在目标值范围内,同时可降低新呼叫阻塞率,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统计复用增益.  相似文献   

18.
对于低轨卫星通信系统(LEO)的每个小区来说,随时都有大量的新呼叫切换呼叫到达,并要求在本小区内分配有限的信道资源进行通信。这就需要一种呼叫接入算法具有优化系统性能,改善呼叫阻塞率和信道利用率等参数,因此提出了一种呼叫接入控制算法PGC(part guard channels),即部分接入算法,此算法除吸取传统的预留信道GC(guard channels)算法已有的优点外,还进行了一些改进,使系统的新呼叫阻塞率和切换呼叫掉话率得到了更好的平衡,在分析GC和PGC的几种子算法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仿真,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最后在服务等级、信道占用率等重要参数方面对2种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  相似文献   

19.
对于低轨卫星通信系统(LE0)的每个小区来说,随时都有大量的新呼叫切换呼叫到达,并要求在本小区内分配有限的信道资源进行通信。这就需要一种呼叫接入算法具有优化系统性能,改善呼叫阻塞率和信道利用率等参数,因此提出了一种呼叫接入控制算法PGC(part guard channels),即部分接入算法,此算法除吸取传统的预留信道GC(guard channels)算法已有的优点外,还进行了一些改进,使系统的新呼叫阻塞率和切换呼叫掉话率得到了更好的平衡,在分析GC和PGC的几种子算法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仿真,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最后在服务等级、信道占用率等重要参数方面对2种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网络中的可用于实时及非实时业务的呼叫接纳控制算法(DDT-Q算法),通过动态调节双门限的阅值,并对溢出的非实时业务进行缓存,同时为兼顾非实时业务的VBR特性而采用了动态调节分配带宽的方法.大量的分析及仿真实验的结果均表明,该算法能够同时满足给定的实时及非实时业务服务质量要求,并使系统整体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