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页岩气地面工程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关键地面工程技术不成熟。本文阐明了我国页岩气资源的分布、储量情况及开发特点,探析了我国页岩气地面工程技术的显著特点,综述了集输管网布局优化、集输与处理工艺、生产后期增压工艺、撬装化设备设计以及集输管道内腐蚀防控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现状。同时也展望了我国页岩气地面工程技术逐步朝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运维、一体化集成和工艺技术创新等方向发展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2.
长庆油田增压站场建设与标准化井场合建,多采用功图法计量、油气混输工艺和改进型井站多功能测控系统,存在设备多、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较大、人工生产成本突出等问题。随着长庆油田跨越4000万、实施5000万吨的战略目标即将实现,为适应油田低成本开发需要,长庆油田公司经研究攻关,开发出数字化橇装增压集成装置这一新设备,并成功应用于长庆油田,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流程中,首先要做的是规模适应性的分析,然后才能决定方式方法以及建设思路。完善的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流程能够保证安全平稳的生产,能够努力提高油田开发的综合效益,坚持"地上、地下"一体化优化,坚持总体布局优化,坚持工艺优化和简化,使得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有所降低,同时,使得油田工程建设达到标准化,实现适时、高效、模块化的建站模式。在考虑减员增效的问题上,可以加强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在建设流程中,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效益,降低地面工程建设投资,维持油田地面设施的平稳运行就要有效坚持配制系统地面工艺的优化和简化,努力突破技术瓶颈,建设油田地面工程的标准化,完善流程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油田地面工程工艺流程图的设计进行分析, 结合CAD二次开发技术中的参数化设计理论、DXF组码和组值数据交互技术和人机界面开发技术等关键技术,提出了面向油田地面工程的工艺流程CAD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工程实例表明,油田地面工程工艺流程CAD系统操作简单、绘图方便、统计数据准确,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为克服高含水期油田预分水设施的局限性,对旋流、自溶气气浮、二级气浮、斜板聚结等技术进行集成研究,形成一体化预分水除油技术及装置。该装置取代了常规预分水除油工艺中的预分水器、除油罐、沉降罐等大型设备,具有预分水除油效率高、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小、投资低等优点,可用于集输系统的接转站和边缘油田就地预分水和污水处理。室内实验表明,在来液含水大于80%、含悬浮物300 mg/L 条件下,装置可预分出38%的污水,可将分出污水中的含油、含悬浮物指标分别控制在15mg/L、5 mg/L 以内,实现了预分水和除油功能的有机结合,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于世春 《科技资讯》2012,(24):64-64,66
针对长庆油井套管气区块分散、气量少等特点,如何加强油井套管气回收与利用一直是油田开发的一个难题。为了满足油田数字化建设及安全环保要求,近年来长庆油田不断探索套管气回收工艺技术,逐步形成了定压阀、活塞式打气泵、小型撬装增压装置、同步回转压缩增压四种套管气自动回收主体工艺。本文阐述分析了各种工艺技术的特点及适用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套管收回收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指明的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阿姆河右岸某跨境气田井口压力平输压、资源流失、压力分布不均衡、增压投资大、审批难以及地面增压工程基建人员不足等影响产能目标完成的难题,开展了增压开采必要性和增压方案优化工作,研究表明,增压开采势在必行,集中增压、分期建设的增压方案最优:(1) 集中增压将所有压缩机部署在同一增压站内,分期建设既能降低资源流失,亦能缓解基建人员不足的问题;(2) 通过优化产能剖面和安装流程切换装置,增压总需求功率能降至43 MW,压缩机数量和利用率达到最优,实现了投资最小化、效益最大化。该方案已经获得资源国审批,13 台压缩机分两期投产运行,产能建设目标得以顺利完成,有效指导了地面增压工程的有序推进,提高了气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油井经济产量界限模型,确定了不同采油方式下油井的经济产量界限,对比分析了低渗透油田抽油机与提捞采油方式的经济性,为降低低渗透油田产能建设投资,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优化地面工艺流程,选择经济合理的采油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对油田数据的更新和准确性要求很高。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这些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这对反映油田地面建设地理信息十分重要。这里我们对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其对油田地面建设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分析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中石油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初就开始加大"走出去"力度,在海外市场上不断进军。海外油田成为中国石油企业外闯市场不可缺少的一面旗帜。随着中国在海外石油建设上如此迅速的发展,前景如此广阔海外油田地面建设的工程项目也就不断的增多,业主方作为工程项目的总集成者就必须加大管理力度,从各方面有效的对地面建设进行管理和控制。笔者先从阐述海外油田地面的建设的重要性出发,对海外油田业主方在地面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探讨,并对业主方进行此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1.
目前,延长油矿使用的采油机械基奉上是游梁式抽油机,在油田特定的生产条件下,此种设备的泵效和利用率均较低,一次性投资大,管理维修十分困难,远不能适应油田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经过近10年来的不断探索研究,液压振动泵这一适应油田发展需要的新型采油设备得到了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并完成了设计.液压振动泵是一种利用油管内不可压缩的液体柱传递地面设备的动力,使井下泵体内的柱塞和支承弹簧维持不断地振动,从而把井中的原油或水提升到地面的无杆抽油装置.由于该装置固有的特点,因而其体积小,重量轻,优于同级有杆抽油机系统,很适合油田的需要.本文根据振动原理,详细介绍了该装置的组成和理论分析,所得公式为该装置设计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举例说明了一个基于以太网(Ethernet)的集散系统(DCS)实现油田联合站生产控制,通过企业网(Intranet)远程管理油田联合站生产,将测控网络与信息网络集成,实现油田联合站远程监控与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利用WebGIS管理油田地面数据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提供决策支持。传统油田GIS系统考虑到安全和技术等因素,并没有开发在线编辑功能,数据定期更新,系统数据滞后于实际生产数据。油田地面管理数据具有变动频繁,变化量小的特点。数据在线编辑的实现,将极大提高油田地理信息系统的时效性和可用性。讨论了利用MapGuide实现在线编辑功能的技术细节,并解决了数据更新和数据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ArcGis Servver的二次开发在油田生产在中的应用.随着油田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油田生产中已经积累了大量地面以及地下的地理信息数据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生产静、动态数据,在ArcGis平台中将这些数据集成在一起,能够实现将地下的数据(沉积相带图数据)和地面的数据(油井数据,水井数据等)以及边界信息结合在一起,形成由地面到地下的全面的认识,井能够在斌平台上了解生产有关的动态(当日产油量、当日产液量)静态(井号、连通信息,所属采油矿)信息,为生广运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基于3S技术,以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VRMap为平台,将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卫星图像、油田地理信息数据、野外GPS定位数据、油田地面工程三维模型、油田开发生产数据等集成,提出了一套油田三维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可实现油田生产信息的三维可视化管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结合"城市工程测量一体化集成应用平台"建设的具体实际,探讨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特点,重点介绍了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油田建设也在不断的扩张。尤其是油田新区块的不断开发拓张、老区块的不断翻新改造等诸多方面的建设,这些设施模块的重建使我国油田产能建设项目、油田的维护设备项目以及油田安全隐患防护设施项目也在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油田地面建设项目相当繁重,并且油田项目建设时间紧迫,直接导致我国油田地面工程安装过程中安全隐患问题相当突出。就我国目前油田地面工程安装中安全隐患的现状,通过对造成我国目前油田地面工程安装中安全隐患因素的分析,总结概括出面对我国油田地面工程安装安全隐患现状的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与创新,能源消耗与日俱增,为了适应当代生产与生活对能源的需求量,油田地面建设工程建设质量成了油田工作中的首要问题。该文从油田地面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提高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的措施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油井出砂不仅导致了沉降罐等设施的效率下降和使用寿命的缩短,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而且由于泥砂含油,直接外排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为了减小以上弊端,通过对多种清砂方法的分析比较,确定了大罐沉降和旋流除砂二级流程的新方案,成功设计了一套油罐自动清砂工艺装置.该装置由油罐清砂装置、密闭清砂道和旋流洗砂装置组成.对该装置的工艺流程、原理、设计依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运行平稳,清砂效果非常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空分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从工艺运行方面总结了6000空分系统在试车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