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为揭示中下扬子区地壳结构特征和构造与成矿的相关性,在区内全面探集岩石力学、岩石流变和岩石化学样品测试分析,划分出六套层滑一倾滑区域性导位断裂系统。并以构造分层、流变分层和化学分层系统定量参数论述这些断裂(侧重其中1S、4S滑脱层)中的分异分层或称变质分层作用。通常以流变分层作为变质分层研究的主体,构造分层为基础,化学分层则是研究的深入和继续。区内在这些分层作用制约下所形成的动力成岩成矿层控矿床中(4S、5S和6S尤为典型),层次层带分异结构更趋完善,地层—断层—矿层三位统于一体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深部隧道工程围岩的分层断裂机理而展开数值实验研究.分析了深部地层岩体历史及赋存环境,认为深部岩体在力学上处于峰后阶段,根据岩石峰后应力-应变特征选定了围岩的峰后特征指标及其开挖响应方程.建立了数值实验模型,设计了开挖数值模拟的围岩响应监控方案.完成了大量的开挖数值模拟,实现了深部围岩分层断裂现象在数值模拟中的重现.基于实验中围岩应力、变形分布的全程监测结果,在确定围岩分层断裂产生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得到了围岩分层断裂层数、分层断裂圈半径、最大峰值应力等参数与峰后特征指标的关系.根据地下结构开挖围岩应力重分布及岩石力学破裂机理,分析了分层断裂中次生自由面、多重似开挖面形成的力学机制.所得数值模拟结果,为深部工程围岩的分层断裂提供了验证依据,消解了长期以来数值模拟中没有观察到分层断裂现象的困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江西北部星子地区穿过变质核杂岩的3种杂岩组合(侵入杂岩、构造杂岩和变质杂岩)系统采样测试和质量平衡分析,发现微量同常量元素一样,离子半径小、比重大和电位高的在断层岩中形成聚集系列,反之则为离散系列.稀土元素中∑REE,HREE相对集中,以及配分曲线上扬和Eu亏损等特点.仅在韧性断裂上盘存在某些与一般规律相悖的现象,其总体均受岩石流变分异、力学化学耦合和构造体制反转作用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李美花  王鲁云 《科技咨询导报》2014,(10):139-139,141
该文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例,重点研究了在高等院校电类专业课《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中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主要从横向分层和纵向分层两个方面对《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中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课程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构造裂缝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学规律的角度,应用分形理论,对构造裂缝的分布发育规律进行研究.分数维D值越大,说明构造裂缝分布越均匀,各向异性较强,构造裂缝的分布发育较好.与走滑断裂属同一构造应力场的构造裂缝,随着距离走滑断裂距离的增大,分数维D值呈指数减小;随构造裂缝面密度的增大,分数维D值呈线性增大.分数维D值大小更能体现构造裂缝分布的均匀程度和各向异性,同时考虑构造裂缝面密度和分数维,引用发育程度f来表征岩石破裂程度.对裂缝油气藏来说f,越大表明岩石破裂程度越高,储层裂缝越发育.靠近断裂岩石破裂程度高,有利于油气的运移.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构造带分层变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西地区构造带与阿尔金断裂近垂直,与昆仑山山前断裂近平行,以基底逆冲断层、压扭性断层、反转断层为主要构造要素发育的强变形带构成不同尺度构造单元的边界.通过精细的构造解析,认为狮子沟构造带的滑脱层与细砂山组沉积是伸展体制转向挤压体制的关键.柴西地区中、新生代经历了裂陷伸展与挤压收缩交替变化的构造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侏罗纪裂陷、白垩纪坳陷、古近纪弱裂陷、新近纪-第四纪挤压收缩等构造演化阶段.根据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狮子沟构造带的分层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目标的确定、分层教学目标的展示和学生的选择、分层教学任课教师课前指导与学生预习、分层教学课堂教学管理、课后分层指导等层面研究了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流程,研究表明分层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在乌拉尔和哈萨克斯坦的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近断裂变质作用形成时的大地构造环境和构造条件,及其在地壳和上地幔各深度段中的发育特点和表现形式、近断裂变质带中金属矿化的特点,并讨论了研究近断裂变质作用对非传统型金属矿床成矿预测和找矿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建萍 《科技信息》2009,(23):I0250-I0250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就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那种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低等生吃不了的状况,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中专化学课程为例,探讨班内隐性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化工类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现状出发,研究了化工类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分层教学实施的必要性,指出了《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内涵、《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确立的依据、《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时应把握的原则.研究展明,《基础化学》分层教学对于现在高职高专由于高考现状导致的学生基础的明显差异性,在实施教学的时候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朱金银  何晨  诸鸿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36(12):1778-1780,1784
宏蜂窝/微蜂窝分层网络结构非常适合于含有范围较小,但业务密度较大的热点通信地区的移动通信区域.区别于地面的分层结构,文中提出了平流层/地面分层结构模型,并对这一结构下的反向链路码分多址(CDMA)系统容量进行了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平流层/地面分层结构能够适合热点通信的需要,与地面分层结构相比。其反向链路系统容量较好,并且在微蜂窝半径增大时,系统容量性能明显优于地面分层结构.  相似文献   

13.
岩石流变断裂扩展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三点弯曲试验方法对层状岩石的流变断裂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得到了岩石的流变断裂准则,验证了直接拉伸试验所得到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层理的存在对断裂扩展的影响,并用流变力学的理论探讨了相关试验参数的物理意义,在此基础上,用硬化作用与软化作用的观点进一步分析了岩石的流变断裂机理,并用重正化群的理论对岩石的流变断裂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轴对称旋转壳的高阶理论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勒让德多项式逼近位移场沿轴对称壳体厚度方向的变化规律,对含分层损伤的轴对称层合壳结构,构造了一种轴对称分层损伤模型,对分层区域的弯曲刚度和横向剪切刚度作了修正。由典型算例讨论,研究了具有相同分层损伤面积层合壳的损伤分布与位置对其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秦岭-大别山随州南周家湾变质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新近的研究表明,从湖北随州南三里岗经周家湾到京山三阳间,长约100km,宽约5~10km的范围内形成一条由多条断裂为骨架、包括众多不同属性构造岩块及变质玄武岩、辉长岩和少量超基性岩岩块的断裂构...  相似文献   

16.
在概要地讨论了辽河岩群基本地层学特征基础上,提出了构造变质岩石地层的概念,其含义为经强烈构造变形的中浅变质沉积(含火山沉积)岩系构成的岩石地层单位的一种类型。构造变质岩石地层单位是强变形、中浅变质沉积岩区1:5万填图的基本填图单位。建议采用岩群、岩组、岩段等地层单位命名系统,强调了变形、变质、沉积综合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双扭试件的常位移松弛法对金川三矿区的大理岩、二辉橄榄岩和混合岩进行双扭试验,获得其裂纹扩展速率v与应力强度因子KI的关系及岩石断裂韧度,确定岩石亚临界门槛值K0。结合岩石压剪断裂理论和岩石亚临界裂纹扩展试验,建立压剪岩石裂纹翼形流变断裂扩展理论模型,提出翼形裂纹最终扩展长度由瞬时扩展长度和流变扩展长度组成。采用ANSYS断裂力学模块实现翼形裂纹尖端关键点随翼形裂纹扩展的自动生成,建立翼形裂纹流变扩展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常位移松弛法所测岩石的lg KI-lg v关系有很好的线性规律,3种岩石的K0/KIC在0.6~0.9之间;通过对算例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发现翼形裂纹流变断裂理论模型与数值分析结果很吻合。提出的岩石裂纹流变断裂理论为研究岩石裂纹流变扩展细观机理及岩体工程流变破坏的宏观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动初中化学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化学知识水平,对学生"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旨在探索大面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不同,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教学.该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每个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全面发展,是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9.
甘肃金塔南山构造变形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塔南山构造带是通过多期的左行平移—冲断作用把不同时代、不同性质、形成于不同构造环境的岩石单元会聚而成的构造堆叠体 .研究结果表明金塔南山构造带 (断裂系统 )是在新元古代中期—早古生代早期古洋盆发生汇聚碰撞的基础上形成的 ,早古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 (平移—冲断作用 )及其形成过程应与阿尔金走滑断裂系统的动力学过程息息相关 .这对于理解华北板块与塔里木板块古陆缘的地球动力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分层多播拥塞控制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适应性效用分层策略的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DL-AALM.该方案采用了主动标记分层、适应性效用分层策略、逐跳反馈归并以及主动速率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DL-AALM方案具有较高的分层多播系统效用、较快的拥塞响应速度、较好的稳定性和TCP友好特性,大大改进了分层多播拥塞控制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