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苏联模式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模式是特殊模式,基本上符合苏联国情,在历史上曾取得过成绩;苏联由盛转衰,最后解体,不能归责于苏联模式具有严重弊端,而在于这种弊端没有随着历史条件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及时得到改革和改革失误,不改革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就没有前途,改革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就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苏联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发源地,它实施这一体制的时间最长。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也继承了苏联时期的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3.
苏联模式由于其产生时的历史背景和后期改革措施不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并最终在历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走向了失败。但人们不能简单地将苏联模式中一些具体形式上的弊端夸大为苏联模式本质上的弊端,更不能将这些弊端直接作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更不应因此而否认苏联模式对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曾经作出的伟大贡献。而是应在分析苏联模式弊端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现状对避免其弊端的可能性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相比,在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对中共的态度发生显著变化,疏远中共、限制中共成为这一时期苏联对中共政策的突出特点。本人认为,此变化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苏联的对华战略目标,二是苏联对中共独立自主倾向的不满。苏联错估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两线作战,苏取不仅自身采取亲近国民党的政策,同时还限制中共的行动方针,反对中共的独立自主原则。当中共没有完全按照它的意图行事时,苏联对中共产生了深深的不满,乃至否认中共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并进一步对中共表示疏远。  相似文献   

5.
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193年~1941年)苏联对欧外交,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其中对1939年英法苏谈判的评价分歧更大。笔者认为,要正确评价1939年英法苏谈判中苏联的外交方针,不能单纯就这次谈判即下结论,而应该把它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的对欧外交联系起来评判,才能够更准确、更客观地理清苏联外交的得失。为了总结社会主义外交的经验教训,本文仅就苏联对欧外交的缺陷发表浅见,请方家批评指正。在1939年英法苏谈判中,以张伯伦为首的绥靖分子固然有提防苏联之意,苏联也同样有防英法之心,因而,谈判注定…  相似文献   

6.
苏联剧变与苏共的纲领和路线聂运麟1991年“八月事变”以后,苏共被取消,苏联被解体,苏联社会的发展方向被彻底改变了.苏联的剧变,主要是戈尔巴乔夫所推动的民主社会主义的路线和改革的结果,与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有关,与国内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193年~1941年)苏联对欧外交,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其中对1939年英法苏谈判的评价分歧更大。笔者认为,要正确评价1939年英法苏谈判中苏联的外交方针,不能单纯就这次谈判即下结论,而应该把它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的对欧外交联系起来评判,才能够更准确、更客观地理清苏联外交的得失。为了总结社会主义外交的经验教训,本文仅就苏联对欧外交的缺陷发表浅见,请方家批评指正。在1939年英法苏谈判中,以张伯伦为首的绥靖分子固然有提防苏联之意,苏联也同样有防英法之心,因而,谈判注定…  相似文献   

8.
苏联史学界和我国少数史学家曾经认为,1939年苏联出兵波兰是为了清除“威胁”,“收复失地”、“制止扩张”,以及“击破英法的绥靖政策”。笔者根据当时的历史事实,认为当时苏联出兵波兰,其真正目的只在于夺取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此乃是大国沙文主义的违背国际法的行径。  相似文献   

9.
知识分子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苏联在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作用等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失误,从而引发了知识分子的背离,加速了苏联的解体。我们要汲取苏联的教训,围绕中心工作,充分肯定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努力培养大批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实科学知识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0.
《布列斯特和约》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德国签订的重要条约,它们的签订引起了时人和后人的广泛反映。从苏联方面来看,它们虽体现了灵活、务实的特点,但前者不幸,后者获益不少且极大地暴露出苏联外交的民族利己主义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海军起步于自强运动,以学欧美为主。新中国海军转而学习苏联。1953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成立,正是苏联进入核导弹海军时代之时。苏联顾问、专家在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与海军技术援助之间寻找和把握平衡点,真诚而有限度地帮助中国,为中国海军技术教育的发展做出奠基性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和日本都倾向于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苏联一度打算把齿舞群岛和色丹岛返还给日本,但鸠山政府却不能接受这种让步。即便如此,日苏问还是实现了邦交正常化。这无论对日本还是对苏联的国家发展,皆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传统观点认为,苏联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主要盟国,曾给予中国以舆论支持和物质上的援助,甚至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如果对苏联抗日战争时期的所作所为加以考察即可发现:苏联的对华政策完全是出于自身狭隘的民族利益,无丝毫帮助中国革命的意图,仅仅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露骨表现。"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上海抗战、苏联政府对之非常重视,苏《真理报》从1937年8月1日至9月初,几乎每天都报道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战的消息。之所以如此,关键因素在于:苏联政府把这一事变看作同希特勒德国从西方威胁苏联一样,是日本…  相似文献   

14.
立足反映论,超越反映论──谈我对苏联文艺学模式的认识历程王元骧现在许多同志都认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键之一,就是要突破“苏联文艺学的传统模式”,对此,我十分赞同。但什么是“苏联文艺学的传统模式”?它有什么利弊得失?如何入手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5.
容之 《世界博览》2009,(18):64-66
1949年,面对新中国的诞生,基于同一种价值信仰的苏联媒体开始了对新中国的热情讴歌。本文是苏联《星火》杂志1949年11月第45期刊载的第一篇报道新中国成立的文章,随后《星火》再次不惜笔墨以专刊形式来介绍红色苏联的新盟友——中国以及斯大林的亲密战友—毛泽东。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演变是苏联长期以来各种矛盾总爆发的结果,民族因素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就联盟解体来说,民族问题显然是一十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因素。因为最后一锤定音决定苏联这个庞然大国存亡的是十余十加盟共和国的背向,而这直接导源于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7.
袁勋 《世界知识》2022,(14):15-19
<正>1991年底,苏联宣告解体,1 5个加盟共和国先后独立,欧亚大陆原有的地缘格局被打破,“后苏联空间”一词应运而生,用以描述这一有着传统联系的区域。实际上,“后苏联空间”与“近外国家”“欧亚空间”“新独立国家”“独联体国家”等术语所表示的地理范畴已逐渐统一,  相似文献   

18.
论红军长征与打通苏联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36年5月起,为尽快适应国内抗日教亡形势发展需要,尽力争取苏联政府与共产国际的军事援助,中共中央提出了红军主力在西北会师并以打通苏联外援通道为主要任务的新战略方针。随后为实现这一重大战略转变,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陕甘,红一方面军发动了东征和西征战役,至当年10月三国大会师,跟即发动宁夏战役及西路军远征,力图从宁夏,缓远,新疆三个方向上,完成打通苏联之任务。本文试图解析这一战略方针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把握红军长征与打通苏联之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以延安为核心的解放区小说叙事模式形成的渊源,认为这种模式的形成不仅与苏联的文学理论有关,而且与苏联小说的直接灌注有关,这种模式忽略了生活的无限丰富性,制约了作家的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20.
杨进 《世界知识》2014,(6):22-24
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大民族关系的历史上,苏联时期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正是这一时期两大民族之间的关系演变加速了苏联解体,并奠定了其后两国关系发展日趋复杂化的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