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我国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健身项目逐渐增加,而健身长跑运动项目以其独特的优势凸显而出。健身长跑人群的积极心态、健康素质、以及由小范围人群逐步扩大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揭示了长跑运动项目的健康意义和价值。本研究结合近年来对于健身长跑项目的文献,解析了长跑对于练习者的健身价值,以及健身长跑人群的普遍精神价值规律,并最终总结了健身长跑人群带动社会正能量发展的积极价值。希望从健康、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角度解释健身长跑人群的价值,助力于健身长跑文化的积极发展,并形成普遍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前,福建健身休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服务内容呈多元化趋势,市场投资持续走热,从业人员规模迅速扩大,近5年健身休闲产业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但仍存在居民健身消费意识不强,产业规模小、产值低,发展不均衡,产业人才匮乏,与其他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倡导"健康储蓄"理念,提高居民消费意识和热情;加强地方健身休闲产业规划,突出地域特色;注重健身休闲产业人才培养;加快健身休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推进"互联网+健身休闲"等是福建省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基于共生理论的逻辑框架,以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为切入点,分析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的共生关系.研究认为广东省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存在供需"错位"与"失衡"、运营"偏利"与"松散"以及政策机制"失修"与"缺位"等问题制约两者共生关系的发展.并提出促进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共生发展的基本路径:在共生单元方面,强化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培育共生关系发展的市场主体;在共生模式方面,畅通"资源流动"渠道,建立共生关系发展的利益均衡模式;在共生环境方面,有效营造"正向环境",健全共生关系发展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部署推动健身体闲产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10月28日电,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推动健身休闲产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分析人士指出,我国健身休闲产业迎来了爆发期。此次《意见》的出台是对之前国务院对于体育产业规模2025年超过5万亿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内容的有效补充。健身休闲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以福州市为例,在休闲制约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福州市居民使用健身休闲空间的主要制约因素,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休闲服务与管理对福州市居民使用健身休闲空间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场所设施与通达性、休闲时间限制、个人制约、人际间制约,而外部条件因素对其影响最小;不同性别居民受个人制约的影响差异显著,而与其他5个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职业的居民受休闲服务与管理、场所设施与通达性、休闲时间限制、个人制约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在人际间制约、外部条件因素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提出加大城市健身休闲空间的管理力度与服务水平,优化城市健身休闲空间的人性化规划与建设、丰富城市健身休闲空间的社会功能与业态经营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个人自我投资,围绕大众消费的单一型、复合型、组合型健身娱乐的生活方式也在广为流行,人们涉足于营利或非营利的健身娱乐站点及场所,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休闲时尚和健身需求。文章通过考察、问卷、理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健身娱乐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层面的研究。结论认为:目前安徽省健身娱乐产业结构不成"规模化、集团化、综合化"的问题较为凸现;"趣味运动型"即占地小、成本低、宜开展、基础好、受众广的大众健身娱乐产品形态,未能在社会中形成规模性市场;健身娱乐业"城镇优势现象"的强化,是我省(乃至全国)体育事业发展喜忧参半的一个基本特征;安徽省健身娱乐业自身发展和市场管理体制尚处在摸索和完善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国休闲体育人才供给与培育现况,揭示休闲体育人才的结构能力特征,寻找制约运动产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方法:以四川成都运动休闲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指导者及健身者为问卷对象,访谈成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系相关专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分析目前该地区休闲体育人才的需求现状、问题、原因,为构建中国式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寻找现实土壤.结果:1健身者经济收入、职业特点影响其对休闲场所的选择,月收入较高或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及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主要选择规模较大且距离住宅区较远的休闲场所;2休闲场所现有人才分布不存在性别、学历差异,亦与休闲场所的地理位置无关,但大规模休闲场所人才主要来源于综合性大学体院毕业生,而中、小规模的休闲场所则以自我培训为主;3整体看,休闲场所人才需求大于供求,表现为规模大且远离居民住宅小区的休闲场所人才最缺乏;4休闲急需人才排前3位的依次为健身指导、保健康复及体育销售;5休闲人才素质结构集中体现在"指导能力"、"团队合作"、"知识结构"、"身心素质"、"经营策划"及"服务能力"6个方面.结论:成都市对休闲体育人才有较大的需求,缺口集中在较大规模且距离居民住宅较远的休闲场所;我国休闲体育人才知识结构不全面,供给及培训困难较大,加快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进程与力度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消费升级背景下国民对健身休闲消费有了新的变化和需求,健身休闲服务业 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基于此,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消 费升级概念的界定,消费结构、消费品类、消费逻辑的理论以及消费升级对健身休闲服务 业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消费升级给潜水、越野、冰雪等小众体育项目带来了发展契 机,同时推升了健身休闲运动用品的销售增长,也驱动了健身休闲运动参与率大幅增长。 进而从理念变革、组织重构、内容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健身休闲服务业的创变之路,并 在此基础上,对健身休闲服务业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健身休闲运动在我国的开展已经相当广泛,健身休闲会所也应运而生。研究认为安徽省健身休闲会所的发展有一定的规模,市场初步建立,同时也存在公众健身理念落后,消费能力不强等问题。应该从加强宣传,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健身休闲会所的发展,为安徽省健身休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体育进入休闲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小康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健身休闲娱乐展现着体育的趣味和魅力,已经成为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激素。民族体育文化与现代休闲体育文化的契合,体现了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所以,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健身休闲中的渗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健身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健身休闲空间建设的布局,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阐释了浙中生态廊道健身休闲空间建设的目标与定位、空间结构与项目布局体系,并结合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发展机遇,针对健身休闲空间建设的实现路径,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总结出以下几点:1)增进合作:促进"多规合一"与共建共享;2)强化服务:发挥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3)研判供需:引导资源与服务有效配置;4)拓展思路:促进产业联动与融合发展;5)着眼利用:推进项目建设与空间优化等.以期为提升浙中城乡的宜居品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对潍坊市致远长跑俱乐部的成员进行了基本情况调查和常规的运动生理指标测试,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长跑运动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为长跑健身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潍坊"致远长跑俱乐部"是潍坊市长跑爱好者依法自愿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现已拥有600余名会员,自组建以来积极倡导群众性长跑运动和组织会员参加马拉松比赛,在社会上产生量好的影响。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到俱乐部会员职业相对稳定,参与动机良好,男性比例多于女性,且以中年为主,他们大都能积极合理的进行长跑锻炼和比赛,并影响和带动了身边人们的参与,促进和推动了长跑运动的开展,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特别是全民健身已提升为国家战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个别会员运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参赛过多、运动量过大等问题,应引起重视,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绿道休闲环境,满足人们游憩需求,通过调研上海3条典型城市绿道,开展使用者问卷调研,建立了上海城市绿道休闲环境的满意度评价体系。通过修正重要性-绩效性分析法(IPA)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了使用者年龄分异与绿道休闲环境满意度的关系。研究表明中青年是上海城市绿道活动的主力军。总体使用者对"绿道环境"类指标满意,不满意集中在"绿道设施"、"服务管理"、"安全便捷"类指标,急需改进的指标为洗手间、休憩设施、视线盲区、健身设施。年龄与"休憩设施"、"洗手间"的感知度、"健身设施"、"洗手间"的期望度显著相关,这些相关指标均属于"绿道设施"和"服务管理"类。据此提出根据不同年龄段者的需求提升上海城市绿道休闲环境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休闲健身旅游与亚健康康复的生理学剖析,指出休闲健身旅游能够起到调适心境、缓解压力、增进体质、预防近视、防治抑郁症和抗衰老等功效。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对休闲健身旅游与亚健康康复进行研究。结果休闲健身旅游是伴随当今社会节奏加快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融健身与旅游为一体,旅游仅仅是一种方式或者手段,而目的重在于健身养生,也是促进民众参与全民健身、增进自我保健意识,健身强体,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结论休闲健身旅游不仅对于亚健康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而且也对其他慢性病同样具有积极辅助治疗作用,未来生态保健旅游将会成为引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航向。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国进入了休闲时代,体育休闲健身娱乐业发展迅速.面对缺乏管理人才和指导性人才,辽宁师范大学创建了社会体育(休闲体育方向)专业,旨在培养出更多"一专多能"的休闲体育人才,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大众体育,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7.
"发烧友"切勿赔了鸵鸟又折兵。鸵鸟养殖业在我国异军突起, 鸵鸟,鸵鸟产业,鸵鸟养殖热,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鸵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鸟类。平时所说的鸵鸟,一般是指比较高大的非洲鸵鸟。成年非洲鸵鸟体长达1.5米,体高达2.7米,体重约为130~150千克。鸵鸟头小,眼大,腿高,颈长,眼睛敏锐,听觉灵敏,不会飞,但奔走迅疾,  相似文献   

18.
以17 305个高德地图提供的POI信息为研究对象,运用QGIS空间研究分析工具,分析成都市户外休闲健身空间的分布特征,探讨其与住宅区的关系.结果表明:1)成都市户外休闲健身空间整体呈现出“一心扩散,多点分散”的空间特征,核心点簇区其形状呈现出向南延展的特点;2)不同类别的户外休闲健身空间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3)成都市的户外休闲健身空间与住宅区的关系整体上不完全符合我国15 min生活圈规划的要求,郊县区域的居民其休闲健身需求以及积极性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三角洲地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居民健康观念较强,休闲体育是大众居民在闲暇时间内最主要的休闲方式;运动场地、闲暇时间、健身指导员等是影响该地区居民从事休闲锻炼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与分析,旨在为满足不同群体的体育健身与休闲消费需求,提高广大居民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齐 《科技资讯》2010,(6):244-244
本文主要是对黑龙江高纬度地区老年人体育休闲健身方式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老年人体育休闲健身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健身的方式主要是健身操及舞蹈、慢走、武术等项目,通过分析制约老年人健身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措施,指导黑龙江省高纬度地区老年人进行体育休闲及促进全民健身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