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将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为新时期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传承与创新不仅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也是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高校要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  相似文献   

2.
国家文化建设和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为科技馆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科技馆参与文化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其创新发展。以广东科学中心为例,结合其"岭南科技纵横展览"的策划和设计,提出科技馆可以通过创新科普教育理念、鼓励科普展览设计创新、将地域文化中的科技内容转化为科普展教资源等途径参与国家文化建设和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这是当前科技馆体系实现创新发展的前瞻性思路和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为引领文化发展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诉求,以构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以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创新为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赵玉环 《科技信息》2009,(27):I0150-I0150
创新文化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文化建设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关键,而高校创新文化对于整个社会创新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文化是科技发展的文化土壤和内在驱动力."[1]科技创新文化的积累和沉淀过程既是推进科技创新的过程.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造成科技创新文化的缺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以促进和引导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之一,在现代企业创新文化的科学发展中,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主导的作用,现代企业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功能,把握企业创新文化观念的社会主义方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育功能,促进形成企业创新精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优势,丰富企业创新文化活动,进一步推进企业创新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电力企业建设学习型企业应突出思想信念学习教育、经济知识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学习教育和现代科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教育,与企业中心工作、改革发展紧密结合,完善各项活动载体,吸引员工广泛参与,不断加大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基础性投入,创新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创新学习思路,实现建设"学习型企业"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中国设计正搭载着"中国制造"对世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设计创新不单单是基于消费者的现实需要而进行永无止尽的同质化竞争,设计创新更应在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上做文章,唯有此,设计创新才能实现生产者、消费者与社会整体福利的协调增长。未来的中国设计应充分发掘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转变当前穷尽资源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引领形成一种理性的生产与消费理念,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创新是以创新为手段,融汇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特点,在整体上生产出内容新颖、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符合人类发展的先进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的一种精神生产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可以发挥正确引领文化创新方向、指导文化创新方法、培育文化创新人才、推进文化内容创新和促进创新文化传播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化科技创新的本质特征是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核心内涵是不断提升文化发展的科技含量,重点内容是打造文化科技产业链。科技创新一方面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过程中发挥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在推进文化创新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基本路径: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层面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推动文化创意、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强化创新型文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并发挥重大科技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强文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把蚌埠建设成为"皖北区域性特大文化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下,蚌埠市合理利用蚌埠特色文化内涵和丰富文化底蕴,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新,以文化创新助推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国家级文化科技产业示范园,彰显蚌埠作为皖北中心城市的核心影响力。一、着力夯实蚌埠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基础1.政策环境逐步优化为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推进科技与文化相融合,蚌埠出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宁波市奉化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举措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科技在一、二、三产业中的贡献率不断提升。一、加强顶层设计,创新驱动环境不断优化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融入主城区、实现新跨越"主线,紧扣"转型、创新、改革"的发展主题,着力以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支撑引领工程"等"十大任务"为突破口,编制出台了《宁波市奉化区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的统一体.意识形态文化是意识形态基于传统的现实选择、批判、创新的产物.意识形态的跨域操纵性从主、客即现实文化的主体维度和现实主体的文化维度两方面实现对意识形态文化的浸透功能.在全球化叙事下的多元文化态势下,以意识形态文化张力为起点,整合意识形态文化与非意识形态文化联姻,创造意识形态文化优势,顺应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引领观念领域的革故鼎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围绕大学的功能作用,以精神凝聚为基石、以理念创新为核心、以形象塑造为目的、以阵地建设为平台、以行为规范为表征,通过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探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继承学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上水平,使大学成为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精神、浓厚学术氛围、深厚人文底蕴、幽雅环境的殿堂,进一步提升大学文化内涵,以文化繁荣兴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业.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剖析,明确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阐明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推进意义,对高校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现代性建构,需要把握现代性的基本要求,也需要把握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整体上看,文化现代性以人文精神为指向,以世俗社会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文化的发展规律,从纵向角度看,文化发展体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从横向角度看,文化发展体现为一元与多元的统一。推进我国文化的现代性建构,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现代性的方向;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现代性的基础;大力弘扬改革与创新精神,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现代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打破传统模式,把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与"三化"协调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促进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以科技创新推动城镇化转型发展;以科技创新突破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引领支撑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张亚林 《科技资讯》2014,(35):242-243
培育优良的校园历史文化传统,并以海洋教育为基础,打造一种以开放、创新为核心的海洋文化品牌。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从郑和文化中寻求智力支持,紧贴特色,大力推进富有海洋特色的文化制度创新。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其更好地实现办学目标、获取更多办学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切实搞好海洋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是时代的要求,是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9.
创新文化是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形态,它由价值观念和制度建设两部分组成,其中价值观念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制度建设是创新文化的保证.科学普及是以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实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面终身科学教育.创新文化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内容和高层次的目标,为科学普及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文化实验,而科学普及是传播创新文化的重要渠道,为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创新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性的事业.  相似文献   

20.
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方针,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贵州省的文化建设需要因地制宜,以"多彩贵州"为主题,以实现贵州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为目标,以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社会风尚文化建设为重点,走体现贵州特色的文化发展与繁荣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