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寻根文学是指80年代中期出现在当代文坛上的以"文化寻根"为思想艺术追求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种类。主要代表作有:阿城的《棋王》、韩少功的《爸爸爸》、莫言的《红高梁》等。文章结合寻根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对其不当之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阿城的无意识趋向左右着他对《棋王》中“文革”背景的处理,进而探讨了《棋王》呈现的“领异标新”的形式与语言在独树一帜后,如何又成为阿城创作上的限制,并使他最终淡出文坛。  相似文献   

3.
阿城的小说在语言技法上深得《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的神韵,具有古典小说的叙事风格,在思想内容上也体现出了阿城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独特而深刻的感悟与思考,因而在不断发展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阿城的小说作品仍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自然生态优化人性生态和爱惜、保护自然生态两个层面探讨作品的生态意蕴 ,并认为《猎人笔记》是俄罗斯文学中第一部富有生态意蕴的小说。  相似文献   

5.
阿城的小说在语言技法上深得《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的神韵,具有古典小说的叙事风格,在思想内容上也体现出了阿城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独特而深刻的感悟与思考,因而在不断发展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阿城的小说作品仍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自问世以来,备受国内外关注。几十年来,专家学者们对小说的硬汉精神,悲剧意识,虚无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试从新兴的生态文学角度分析作品中体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使女的故事》是当代"加拿大文学女皇"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性长篇小说之一。我们可以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小说中再现的一系列毒性话语,并指出这些毒性话语与被誉为"毒性话语开端"的《寂静的春天》及现实中的生态灾难、环境正义运动等有着紧密的呼应,它体现了阿特伍德深刻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的长篇处女作《白孔雀》于1911年出版,主线是两对男女青年的婚恋生活的欢乐与痛苦。虽然小说初显了自然与文明的冲突对立,两性关系的不和谐,人的个体精神的衰败,小说的结尾有一丝悲凉之音,但整体上仍然是充满欢快与和谐的,尤其是描写了自然界万物的灵动之美与和谐之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共处,从而体现了一种生态和谐之美,更与当今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相契合。因而《白孔雀》中体现出来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内涵具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易超群 《科技信息》2009,(13):195-195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和女性主艾的经典之作,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小说体现了女性与自然被对象化、居于他者地位的相似性,展示了个人、自然与社区发展的紧密联系。小说试图建构一种男女平等、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道德价值和社会结构。本文试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角度来解读《宠儿》,用以倡导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服务于我们建构和谐社会的理想。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学反映了在工业文明下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所导致的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引发的生态危机。生态文学以敏锐的笔触潜移默化得提升了读者的生态价值观,以鲜明生动的语言震撼人类的心灵,有效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钱平 《科技信息》2013,(21):235-236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熊》是一个狩猎故事。小说集中倾诉了福克纳与生俱来的荒野情结,表达了他对人类文明、人类中心主义的困惑,并深刻地体现了他的生态意识及生态伦理观。本文从生态伦理角度对小说中人与荒野的关系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生态批评以整体主义的视角和对自然、生命的关注,为重新阐释文学经典提供了理论武器。以生态批评的视角重读玛丽·雪莱的经典小说《弗兰肯斯坦》,可以看出作品对人的精神生态、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强烈关注。精神生态的失衡导致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灾难和悲剧。鉴于目前全球生态灾难的现实语境,重读这部小说将更具有现实警示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弗兰肯斯坦》堪称是一部生态警示录。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以《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等小说的武汉方言部分基本词、詈辞为例,考察池莉小说词语的汉味特征。作为武汉作家,池莉对武汉方言是熟悉的。要描写武汉草根阶层话语的原生态,池莉不得不在小说中高频率运用方言词语。于是,池莉小说的武汉方言词汇,为研究武汉方言、武汉地方文化保留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池莉小说的武汉方言词语的高频率运用除了具有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学价值,更有其生态语言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试从生态批评角度管窥《蝇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关系为切入点,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新兴的生态文学批评理论要旨,解读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名著《蝇王》。指出戈尔丁在小说中通过对荒岛美景、孩子回归自然以及荒岛残忍暴行的刻画,表达了其向往回归大自然的生态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阿城的《棋王》和茨威格《象棋的故事》都是优秀的关于象棋的故事,都对各自所不得不面对的"文革"和"二战"的"事件"进行了深刻反思.但在"事件哲学"视域下,我们发现两者在相似的外表下却完成了迥异的历史书写:《棋王》对"事件"的反思灵逸飘忽,《象棋的故事》则凌厉深刻.二者的异同折射出面对"事件"不同的现代性反思.  相似文献   

16.
《老人与海》被誉为“描写海洋和渔夫最深刻”的文学作品。小说中,海明威将大海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来描写,作为审美对象来呈现,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莫测,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从生态文学批评视角看,《老人与海》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以及这种冲突给人类所带来的生存悲剧,同时也表达了海明威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相似文献   

17.
《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一部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十分独特的作品,本文尝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来分析《简.爱》,通过对生态女性主义的解读,揭示小说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与自然》是美国作家和激进主义者苏珊格里芬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一部生态女性主义里程碑式的作品。该作品突破了传统自然文学独白性的文体概念,呈现出对话性。贯穿全文的两种声音的对话,象征着父权制思想和与之对抗的“女性与大自然”之间的交锋,揭露了父权制思想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的掳掠。该书不仅批判了父权制的二元论思维模式,还表现出事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念。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格里芬在作品中一直力图避免使用等级制二元论,但她用女性——自然和男性——文化相比照的方法却在无形中削弱了该作品体现出的反对等级制二元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王晓方的《驻京办主任》系列小说从单一的驻京办"批评"转向为对体制改革、人性缺陷的反思,并在此过程中融入了对中国当代官场文化生态的悲剧性审美,体现了作者试图对中国"政治"文学场域进行更为宽广的拓展,以此构建其独特的文化诗学。其中系列小说一、二部和三、四部的艺术旨意有着明显的差异,前两部小说存在"道德性"的论断与痕迹,后两部小说则试图从整个政治框架去思考官场人物的心理变迁及这种变迁的悲剧性,寻求从人性的角度去拓展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学场域。  相似文献   

20.
《鲁宾逊漂流记》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经典,学者们从人物形象、叙事技巧、神话原型、殖民和后殖民主义等多个角度对之进行阐释和评价,但《鲁宾逊漂流记》却深刻地体现了反文学生态中心主义思想。该文运用生态文学批评理论,重新解读《鲁宾逊漂流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