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本文对影响盾叶薯蓣组培苗生根的主要因素MS、1/2MS基本培养基及活性碳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诱导盾叶薯蓣组培苗生根过程中,基本培养基以MS为佳,活性碳对生根具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硝酸铈对盾叶薯蓣快速繁殖的影响,采用以盾叶薯蓣茎段为外植体,在其愈伤诱导培养基、丛生芽培养基及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e3+.结果表明,含Ce3+为5 mg/L的培养基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含Ce3+1 mg/L的培养基丛生芽诱导率最高;1~15 mg/L的Ce3+对盾叶薯蓣组培苗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 mg/L的Ce3+显示出最强的促进效应.可以认为,一定浓度Ce3+对诱导愈伤组织生长、丛生芽萌发及不定根生长有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的Ce3+均对其呈现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3.
盾叶薯蓣组织培养及废液利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盾叶薯蓣通过组织培养 ,提取薯蓣皂甙元的同时 ,综合利用盾叶薯蓣酸水解液中的糖分 ,作碳源营养培养基培养食用菌。接种培养 ,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4.
盾叶薯蓣细胞生长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细胞在不同接种量和NAA,BA浓度配比条件下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盾叶薯蓣细胞在Ms培养基,附加NAA2.0mg/L,BA0,5mg/L,蔗糖30g/L,琼脂7g/L,pH6.0,接种量0.8~1.2g/瓶条件下,生长较好。应用Logistic方程对薯蓣细胞生长进行模拟能够较好地描述细胞的生长过程,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生长过程可分为延迟期、指数生长期和减速期。为发酵培养盾叶薯细胞和研究其次生代谢产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盾叶薯蓣种子萌发条件及诱导外植体愈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研究了盾叶薯蓣种子在MS培养基中的萌发条件,并且对其茎、叶片、叶柄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结果表明:(1)在25℃下,用无菌水浸泡的种子在MS 6mg/L赤霉素上获得最高的萌发率;(2)MS 2,4-D 4mg/L为较理想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在此培养基上,茎、叶片、叶柄的诱导率分别是:100%、40%、20%.  相似文献   

6.
探索了盾叶薯蓣离体培养快速繁殖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在附加6-BA的MS培养基上,外植体可诱导出大量的致密愈伤组织,而且致密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中能分化产生大量园球茎和幼苗;而在附加2,4-D的MS培养基中,外植体被诱导出疏松愈伤组织,在随后的分化培养基上只能产生数量有限的幼苗.带枝条的园球茎在MS+NAA0.5 mg/L+IAA0.5 mg/L生根培养基上的生根率达到88.2%;移栽成活率达85%.  相似文献   

7.
盾叶薯蓣中薯蓣皂甙元的提取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述了从盾叶薯蓣中提取薯蓣皂甙元的意义,对薯蓣皂甙元的化学结构、性质、提取和测定方法及应用领域进行了评述,概括了盾叶薯蓣中薯蓣皂甙元的提取与分离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盾叶薯蓣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 H. Wright)无菌苗的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适于盾叶薯蓣再生的外植体类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建立了一个高频的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以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在2.0~3.0 mg·L-1 6-苄氨基腺嘌呤(BA)作用下可诱导产生致密的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含2.0~3.0 mg·L-1 BA和0.2~0.5 mg·L-1 α-萘乙酸(NAA)的分化培养基上可迅速分化出大量的丛生芽,分化率达90%以上;无根苗在1/2 MS+NAA 0.1~0.2 mg·L-1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超过90%,移栽成活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墨西哥菊叶薯蓣组培快繁的研究结果,试验表明:菊叶薯蓣组织培养较适宜的基本培养基是MS培养基;MS 6-BA0.5 mg.L-1能够诱导菊叶薯蓣嫩茎段萌发出新芽;增殖阶段以6-BA3.0 mg.L-1 NAA0.1 mg.L-1的增殖效果为好,在此基础上附加φ=10%的椰子水效果更好,增殖倍数可达3.9倍;生根阶段以1/2MS IBA2.0 mg.L-1的生根效果为好,生根率可达90.6%,且植株生长健壮;试管苗在河沙与表土(V河沙∶V表土=1∶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较高,若管理得当成活率可达84.0%.  相似文献   

10.
药用薯蓣高皂素新种质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盾叶薯蓣的茎段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转移到分化培养基培养获得了试管苗和微块茎.取带绿色芽点的微块茎或愈伤组织置于0.05%或0.02%的秋水仙碱诱变处理24~72h,经过培养筛选获得了大量的变异试管苗,诱变率达57.4%.细胞学鉴定后获得了染色体数目为2n=4z=48(z=12)的同源四倍体盾叶薯蓣新材料.该材料的生长势强,块茎粗大,在相同生长条件下其幼嫩块茎的皂素含量比对照提高了20%,是高皂素药用薯蓣新种质,将在医药种质资源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四倍体盾叶薯蓣无菌短枝生根困难,采用微块茎为繁殖体,其生根率达100%,并有较高的移栽成活率,所以,诱导微块茎是四倍体盾叶薯蓣快速繁殖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试验目的 针对盾叶薯蓣宿根栽培年限长,地下害虫蛴螬危害重,防治难,防治不及时,不得法可导致产量锐减,甚至灭产。实施田间药剂控制是防止地下害虫猖獗为害的关键。因此。筛选防效优于甲敌粉的长效、安全杀虫剂.为盾叶薯蓣丰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几种重金属离子对组培盾叶薯蓣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重金属离子Cd2+、Hg2+、Cr6+污染对组培盾叶薯蓣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重金属离子浓度较低时,组培盾叶薯蓣叶绿素含量随重金属浓度增加而增加.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增加,组培盾叶薯蓣叶绿素含量降低,其抑制效应随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三种金属离子对组培盾叶薯蓣叶绿素含量影响的强弱顺序依次为:Cd2+、Cr6+、Hg2+、Cd2+-Hg2+-Cr6+互作、Hg2+-Cr6+互作、Cd2+-Cr6+互作、Cd2+-Hg2+互作.  相似文献   

13.
盾叶薯蓣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对盾叶薯蓣的茎、叶片、叶柄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以及多芽体的诱导、生根、移栽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茎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在MS+6-BA0.5mg/L 2,4-D2.0mg/L上可达87.5%,但愈伤组织不易分化出苗;(2)腋芽能萌发形成多芽体,月繁殖系数达3-5,最适宜的多芽体诱导培养基是MS+6-BA2.0mg/L NAA0.5-1.0mg/L+椰汁10%;(3)无根苗在MS+6-BA2.0mg/L+NAA2.0mg/L培养基上能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4.
应用显微技术组织化学定位观察,研究了盾叶薯蓣皂甙在花叶盾叶薯蓣营养器官中的积累分布状态以及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之间的薯蓣皂甙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薯蓣皂甙主要分布在营养器官的成熟组织薄壁细胞中,表皮也有少量分布,维管束木质部中无皂甙分布;根状茎中皂甙积累最多,叶和地上茎中皂甙积累较少,须根最少;盾叶薯蓣在营养生长期,花果期,枯萎期的发育过程中,地上部分营养器官皂甙含量呈现出低一高一低的变化趋势,二年生的地下茎适合在秋冬季采收,其药材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5.
于2002年11月在广西南丹县河池林业科学研究所浅山丘陵区的缓坡杉木林地,按照的种植方法,用1级、2级、3级和4级种用根茎进行盾叶薯蓣(Discoria zingiberensis C.H.Wright)大田种植对比试验,分别测定盾叶薯蓣栽培1年和栽培2年的产量和薯蓣皂素含量.结果显示,播种第1年栽培期盾叶薯蓣出苗率为1级种>2级种>3级种>4级种,在栽培满1年后的生长期中各级别的植株苗蔓长势差别不明显;盾叶薯蓣栽培满1年时各级别种茎产量为1级种>2级种>3级种>4级种,薯蓣皂素含量为2级种=3级种>4级种>1级种;栽培2年的产量为1级种>2级种>3级种>4级种,1级种和2级种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他各级别种茎之间产量差异极显著;栽培2年后薯蓣皂素含量为4级种>3级种>2级种>1级种,3级种和4级种含量较高但差异不显著,其他各级别种茎之间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极显著.建议选用2年生根状茎作种时,宜选用当年新萌生形成的芽头作种.  相似文献   

16.
栽培盾叶薯蓣中皂甙元含量与质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2个栽培盾叶薯蓣样品测定结果表明:植株中薯蓣皂甙元的含量随植株性别和取材时期的不同而变化。雄株中皂甙元含量高于雌株,种植时期越长,皂甙元含量越高,10月采收的样品皂式元含量最高。按传统方法从样品中提出的皂甙元的熔点几乎相同。均在196-200℃范围内,栽培3年以上的盾叶薯蓣可以用于工业上生产薯蓣皂甙元。  相似文献   

17.
建立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测定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产地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的含量.色谱柱为HiQsil C18柱(250 mm×4.6 mm,10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3∶67),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室温.Alltech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参数:载气为氮气,流速为2.5mL/min,漂移管温度为100℃,压力为0.45 Mpa.结果表明:薯蓣皂苷在0.35~3.48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76,平均回收率为103.2%,RSD为1.61%(n=6).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盾叶薯蓣药材中薯蓣皂苷的分析及质量检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8.
报道盾叶薯蓣形成毛状根诱导的方法及不同毛状根系间生长速率与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盾叶薯蓣的幼叶和茎段难被R1601、A4和LBA9402等发根农杆菌菌株诱导出毛状根,但愈伤组织则比较容易;34%的被R1601菌株感染、并在添加200μmol/L乙酰丁香酮的共培养基上培养3d的愈伤可以在30d内形成毛状根;不同的毛状根系在生长速率与薯蓣皂甙元含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大别山冬青(Ilex dabieshanensis)组培苗为试验材料,探索不同培养基及基质对组培苗生根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最适宜大别山冬青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2)最适宜大别山冬青生根培养的生长调节剂配比为1/2MS+萘乙酸(NAA)0.3 mg·L-1+吲哚丁酸(IBA)0.2 mg·L-1,生根率高达95%;(3)最佳移栽基质是蛭石、珍珠岩、泥炭土体积比为2:1:2的基质,控制环境条件,大别山冬青生长状况良好,成活率可达85%。  相似文献   

20.
植物外源激素对盾叶薯蓣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叶面喷施三种不同浓度的植物外源激素,对盾叶薯蓣叶绿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吲哚乙酸(IAA)在20mg L和60mg L浓度下,均能增加盾叶薯蓣叶片叶绿素含量;6 苄基腺票呤(6 BA)处理时,叶绿素a的含量随着植物外源激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脱落酸(ABA)处理叶片,各色素的含量则会明显降低,尤以15mg L的浓度为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