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简述了农药的发展历程,比较了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和光活化农药的优缺点,介绍了生物农药的种类、研究现状和新型光活化农药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丁骞 《安徽科技》2004,(11):22-23
生物农药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农药的概念已经发展为"相对于化学农药而言的天然资源的生理活性物质,用于农药的有微生物、植物、昆虫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类>中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其狭义概念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广义概念还包括按天然物质的化学结构或类似衍生结构人工合成的农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等现代农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通过田间试验以及对两种农药进行综合比较,得出生物农药在防治病虫害及清除杂草等方面比化学农药更有优越性,认为生物农药大有发展前途,并对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浅谈生物农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分析了农药的发展及当前应用的农药种类,浅淡了生物农药的优缺点及未来应用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研制经济适用的新型公害农药,我们以几种药用植物的成份、毒性、田间药效以及栽培的可行性,分别进行了研究,测定、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利用几种药用植物开发植物性农药可行性强,为植物性农药的开发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发展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合成农药使用,已成为全球农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对目前浙江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的概况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药是用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消灭动物体内外寄生虫和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农药在农作物生产保收和保存以及人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化学农药的公害问题日趋严重,农副产品中化学农药的残留超标,还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而生物农药(又称无公害农药)具有高度的专一性。杀虫效率高、易降解,无残留,对人畜无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源农药中含有多种杀虫活性物质,由于这些杀虫活性物质源于自然界,与自然环境有很好的相容性,因而植物源农药,具有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易分解、不污染环境和不破坏生态平衡等许多优点,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为了探索天然生态农药开发利用,综述了我国植物源农药的资源研究状况、活性成分、作用机理及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在蔬菜上的降解和毒理,并对恩施市菜市场及恩施市蔬菜种植基地的现产蔬菜随机取样,用RP508农药残留速测仪检测样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的残留情况.检测结果表明恩施市蔬菜种植基地的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5.00%,恩施市菜市场农药残留合格率为70.00%.从抽检次数的角度计算,农药残留合格率为83.33%.按检测的蔬菜种类计算,农药残留合格率为73.30%.非食叶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1.67%,食叶蔬菜的合格率为81.25%.  相似文献   

10.
生物农药——未来农药的理想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农药是人们减少污染、回归自然的一个必然选择。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和清除杂草方面,生物农药的应用前景广阔。详实介绍阵内外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酚酸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及毒杀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小菜蛾(Plutella zylostella L.)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害虫,其抗药性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的生物农药成为了国内外农药开发的主流.报道了从废弃的银杏(Ginkgo biloba L.)外种皮中分离到的银杏酚酸对小菜蛾的拒食和毒杀作用.实验采用皂化和酯化反应及柱层析方法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获得银杏酚酸,并对1~3龄小菜蛾幼虫进行生物测定.生测结果表明银杏酚酸对小菜蛾有较好的拒食和毒杀作用.当处理的质量浓度为6.25mg/L时3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在24,48h后分别达到77.8%,94.7%以上.处理时间达到48h时,1~2龄幼虫的LC50为1.31mg/L,3龄幼虫的LC50为6.07mg/L.这表明了银杏外种皮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将为今后新型植物农药的开发和银杏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有机农药光催化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农药一般光稳定性好,属生物难降解性有机物,在使用中易对周围生物种群及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农药污染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农药降解也成为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利用高级氧化技术中的光催化方法降解有机农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绿色及高效新技术.本文从有机农药降解处理意义,有机农药分类和基本特性及常规处理方法等几个方面,综述了TiO...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含氟农药的开发已经成为当今新农药的创制主体,在新研发的化学农药中,含氟农药占了近一半。介绍科研人员设计的不同结构和不同用途的含氟农药。范围不断扩大的含氟基团,也使得含氟新农药品种的开发层出不穷,发展方兴未艾,而且含氟农药已经成为农药行业开发与应用的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叶螨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螨类自身特点 ,以及大量、不合理使用杀虫、杀螨剂 ,螨类抗药性问题日趋严重 ,部分螨类已达到高抗水平。建立螨类敏感品系和敏感基线对于抗药性检测极其重要 ,并有利于抗药性机理的深入研究。已知螨类抗药性机理主要有 :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降低、解毒代谢酶活性发生变化、表皮增厚使药剂穿透力减弱等。从遗传学角度看 ,螨类抗性基因多是由单个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 ,因此容易发生抗性且增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15.
农药污染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大问题,这里着重提出使用催化剂载体对农药进行施前处理,从而从根本上减轻由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给人类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农药是目前生物农药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活体类微生物杀虫剂是微生物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防治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真菌类、细菌类、病毒类、原生动物和重组微生物杀虫剂5个方面,介绍了活体类微生物杀虫剂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概况,并对其在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测定农药对蚯蚓的DNA损伤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探讨采用当前国际上较先进的DNA损伤检测技术-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来检测农药对蚯蚓DNA的损伤,由于蚯蚓是陆生生物与土壤生物之间传递污染物的桥梁,能很好地指示土壤环境的变化,是评价农药对生态环境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尝试建立蚯蚓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来评价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新型农药对蚯蚓的DNA均有损伤作用。认为蚯蚓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能敏感地农药对细胞DNA的损伤,并可作为农药对土壤污  相似文献   

18.
茶叶上农药生物降解性的电性距离矢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茶叶上农药的生物降解性与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K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QSAR),揭示影响生物降解性的结构因素,运用分子MK关联11种农药(含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农药)在茶叶上的生物降解半衰期t0.5,经逐步回归建立了最佳二元数学模型。传统的判定系数R2为0.954,逐一剔除法的交互验证系数Q2为0.923,证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及预测能力。根据进入该模型的2个电性距离矢量M10、M20可知,影响农药生物降解性的主要因素是分子的二维结构特征-CH3,-O-,-C-,P等结构碎片。以M10,M20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层,设定2∶2∶1的网络结构,所建BP模型的传统相关系数R2为0.977。研究结果表明,电性距离矢量对部分农药生物降解性的表征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农作物害虫综合治理问题,提出一个对农作物危害最小的最优方案。由于喷洒杀虫剂,农作物被迫吸收农药,药效随时间下降,其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与人类用药类似,作者大胆尝试利用药物动力学理论研究建立农作物药效模型。首先根据脉冲微分方程理论,将农作物药效模型与害虫-天敌动态模型结合起来,建立农作物药效模型和喷洒杀虫剂及释放天敌的脉冲控制模型;然后根据脉冲控制理论分析上述模型的稳定性,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求出最适杀虫剂药量和喷洒时间间隔,使得杀虫剂药量在农作物的残留和喷洒农药量最少,同时使害虫数量控制在经济危害阈值以下,给出综合治理农业害虫的最佳方案;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解释这一方案的执行。结果表明,该策略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