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完善的过程,教育是实现人的生命意义的活动。然而,现代教育的功利主义使人的价值生存失却、人文教育失落、教育与生活割裂、生命意识淡化等等,因而,应重视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实现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是一部充满多重象征意义的童话。从《小王子》文本人类生存空间的角度可以看出,圣·埃克苏佩里对于空间与人类自身生存的关系有着很深入的思索,包括生存空间的大小、想象空间中感性与理性的交织以及人与人之间社会空间的构建等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加速发展,《小王子》一书中蕴含的这方面的启示对于人们的生存、生活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文明正日益加重人类的心理疾患。通过对艺术的观照来拯救心灵是现代人迫切需要的生存技巧。陀斯妥耶夫斯基与卡夫卡是最早和最突出关注这个问题的作家。相似的生存状态导致他们的创作具有明显的共性:对惩罚主题的思考、对变异状态的关注、矛盾情感与哲理悖论、精神分析和叙述表现等等。他们为平凡无助的人们准备了一种存在精神与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4.
吴建隆 《科技资讯》2011,(13):237-237
《牛津词典》:纪录片是人性记录(说明人性的事实或事件),强调了词根document的记录性和实证性。纪录片所关注纪录的主要是"人",这里包括人的生存状态、人与环境、命运变化等等。纪录片自诞生以来便承载着人类对美、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5.
世纪末中国文学病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宏观和俯瞰的视角,对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状况作了一次回观和审视.对文学发展中呈现出的诸钏病态提出了尖锐的、中肯的批评,如文学对“道”的放弃,文学家中缺乏“思想者”,文学创作对“底层”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注以及女性文学内质的退化弱化等等,并对其产生的恶果及原因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指出文学家在面临危机与挑战时应有的姿态与选择,指出文学的生存发展除了受到社会外力的作用外,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文坛因为有了史铁生才显得不那么浅陋与浮华,在繁华人生的热闹处,他显得孤独而凄惶。但是,他对人的生与死、苦与乐、爱与欲、残与全等等人们本不该忽略的大命题进行了深入而有力的拷问。面对人类无法挣脱的多种根本性的生存困境,他以自己的生命来思考,并给我们指引了一条通向理想天国的朝圣之路。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生存和人的生存一样,精、气、神必须要依附在健壮的肢体之上,并相互支持。学生工作在大学里就好象是人的心脏,在新形势下影响心脏功能的各种消极因素很多,我们必须积极应对。确立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全面建设,规定主要领导的注意力和工作重心,创新学生管理教育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端正对学生工作岗位的认识等等。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精神、物质文明日益发展和提高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样,从人与环境关系的高度来认识环境的发展与创造,也是近年来环境艺术学认识上的一大进步。由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以及信息交流有了飞速的发展,人类生存和行为在范围上、内容上也大大丰富与加深,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要求,而是要在解决人类生存与行为的全面要求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地满足人们置身环境中的生理与心理需要。因此,人们对其自身环境生存与行为质量认识程度,以及环境的美化、科学化、合理化和完善化的程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通过其自身的存在基础与运行规则从思想观念、实践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影响着人,最终通过对人主体性的消解与重塑变革着人的生存方式,人类在互联网时代的现实生存由此显示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是国计民生产业,具有强烈的民生特性,与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并侧重通过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优化生态环境等来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落实前提是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并且以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为底线。通过完善旅游业人本评价体系、扩大旅游业就业空间、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建立旅游业均衡发展机制来提高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华 《科技信息》2011,(31):I0314-I0314
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等等。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人类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生存境况:人类生活的全球化趋势、多元价值的冲撞与交融、社会各领域寻求发展的种种内在困境等等。这种境遇促使对人类生存境况给予特别关注的价值哲学进行深层反思。为此,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及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由国际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的视角看,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崇拜,人对自然界的征服与控制,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制约与和谐共生。在这个过程中,人由于其能动性、创造性、目的性而在与自然界的关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必将引导人类克服当下的生存与发展危机,为自身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持续的发展时间。  相似文献   

14.
生态社区是人们在严峻的生存环境下提出的一种生存方式,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论证了我国生态社区建设的意义,同时也指出了我国生态社区建设面临的难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对火的认识和利用使人类发展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在人类文明史上,一些基本的发明和创造直到今天仍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如,作为早期信息技术基础的造纸术的发明;动物、植物的驯化和培育;传统医学、医药等等。现代科学出现以后,人类文明的进步超常地加速了。没有现代的科学与技术就无法想象地球上可以支撑如此众多的人口。  相似文献   

16.
届人类学高级论坛的主题是‘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为呼应此一主题,所以本次演讲拟从宏观的立场探讨说明生态环境的均衡与人类生存及永续发展的密切关系。吾人认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其关键在于文化理念,也就是宇宙观、价值观、价值取向等等的作用。今日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文化理念,‘制天’而不‘从天’、重竞争征服而漠视和谐、无限制利用物质而欠缺循环与回馈观念,已造成全球环境、气候、生态的极大危机。在此一时刻,反省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致中和’等等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理念,应该是吾人可多加努力发挥的一个课题。”李亦…  相似文献   

17.
黑河水库汇流区人口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考证,对黑河水库汇流区的人口贫困及其产生原因等进行了探讨。认为当前人的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而人的生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为解决人与环境的矛盾,促使汇流区可持续发展,应采取迁移式扶贫为主,发展当地社会经济为辅的区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的鲁迅杂始终关注现代中国人的生存问题。鲁迅认为,“现代中国人的生存”要求是争取生存权、温饱权和发展权,三不可分割,缺一不可。他希望人们正视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反抗一切妨碍现代中国人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黑暗,致力于现实中国社会、人生与人的改造。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的鲁迅杂始终关注现代中国人的生存问题。鲁迅认为,“现代中国人的生存”要求是争取生存权、温饱权和发展权,三不可分割,缺一不可。他希望人们正视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反抗一切妨碍现代中国人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黑暗,致力于现实中国社会、人生与人的改造。  相似文献   

20.
<正>企业改革与创新、生存与发展,与广大职工的利益密切相关。发挥工人阶级的积极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当前企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步伐的源动力。为此,笔者认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企业的一切必须以人的需求和发展为出发点,在对人的高度关心的基础上寻求实现企业目标的最佳途径。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