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1 毫秒
1.
高灵敏度云纹干涉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折射率介质应用于云纹干涉法,大大提高了测量灵敏度。当试件栅频率为600线/mm时,虚栅频率可达到6000线/mm,利用其±5级衍射光进行干涉,灵敏度为0.16μm。  相似文献   

2.
一种利用Michelson-Morley动态干涉仪技术的多普勒调制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利用Michelison—Morley动态干涉仪技术的光调制器,其工作原理完全区别于传统的波器调制技术.利用被测样品自身运动产生的多普勒频移在干涉仪光路中造成的干涉场的交替变化,作为调制频率来实现主动的光调制,使被测目标区别于光线路径上一切静止的光学元件和背景,极大的改善了微弱信号探测的信噪比,从而实现了传统光调制技术所不能克服的光学“淹没”噪声测量.  相似文献   

3.
啁啾相位掩膜板的衍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位掩模制栅法是光纤光栅的一种重要的制作方法。而相位掩膜法的基本原理是紫外激光通过掩膜板后产生衍射条纹,使光敏光纤产生轴向折射率的变化,本文重点分析啁瞅相位掩膜板的衍射特性及板后的干涉光强分布以便指导设计符合光波分复用技术要求的光纤光栅产品。  相似文献   

4.
利用计算全息(CGH)光栅产生的涡旋光束拉盖尔-高斯(LG)光束进行离面位移测量。基于二元叉形光栅产生LG光束的理论,将产生的LG光束作为参考光,加入一束平面光作为物光,设计了离面变形测量实验方案。利用物光和参考光的干涉进行物体变形测量,推导出物体变形前和变形后的干涉光强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利用LG光束进行变形测量的原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利用CGH叉形光栅产生的高纯度的LG光束可以进行物体变形测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光振幅矢量对光栅方程进行了分析。解释了为什么当某种波长单色光垂直入射光栅时,若光栅相邻两缝对应点在某方向的衍射光满足干涉加强条件必导致光栅在该方向的衍射光也是干涉加强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双光栅衍射获得规则涡旋光阵列的方法,将设计的两光栅分别加载到两个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上,平面光波依次垂直通过两光栅,通过改变两光栅的衍射距离获得相位分布不同的涡旋光阵列,推导得出涡旋光阵列光场强度的表达式.针对两光栅的不同衍射距离产生涡旋光阵列的峰值强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产生高质量涡旋光阵列的最佳衍射距离.模拟实验表明,利用双光栅衍射的方法可获得高质量的规则涡旋光阵列.该方法装置简单容易实现,为产生规则涡旋光阵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涡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双缝干涉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算机全息振幅二元光栅对基模高斯光束进行衍射,实验产生不同阶次拉盖尔-高斯(Laguerre-Gaussian,LG)涡旋光束,用得到的不同阶的LG光束进行双缝干涉实验,根据采集到的干涉条纹扭曲方向及条纹扭曲程度实现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的测量,通过调整实验光学系统,分析了LG光束轨道角动量的测量精度.结果表明,基模高斯光束束宽与全息光栅尺寸的合理选择会影响到生成的涡旋光束质量.在确定基模高斯光束束宽的情况下,双缝间距与光束束宽的比例为1:1.5时,双缝对生成的LG光束干涉条纹扭曲效果明显,LG光束轨道角动量测量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8.
搭建了基于266 nm波长深紫外光源的干涉光刻装置,使用平顶光整形器将高斯光整形成平顶光束,在硅基底上制备出面积为8.9 mm×25.4 mm、周期为407 nm的一维光栅结构图形和周期为860 nm的二维孔洞结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量了平顶光产生的一维干涉结构的线宽、周期等参数,并与高斯光产生的一维干涉结构参数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加入了平顶光整形器的干涉光刻装置产生的周期性光栅结构图形均匀性提升了21.36%。  相似文献   

9.
将光学涡旋点阵与电子散斑干涉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涡旋光干涉特性测量物体离面位移的新方法.利用三束光干涉产生光涡旋点阵作为物光,模拟了物体变形前后与平面波干涉的图样.推导得出光流场运动矢量场与干涉图样条纹频率、变形相位场之间的关系.模拟计算得到的三维位移相位场与理论值相吻合.模拟结果表明,光学涡旋点阵用于物体变形的测量,提高了测量灵敏度,为相位测量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介质内有超声波传播时,介质随声场而成疏密分布,这种应变将使介质的折射率发生变化而形成“超声光栅”。超声的发生有多种方法,由于声光效应的超声场是受电信号的控制,因而其超声的发生是利用逆压效应方法。声光相互作用按衍射光的特点可分为两类:喇曼-奈斯衍射(有几级较强的衍射光,即多束衍射光)和布喇格衍射(只有+1或-1级的衍射,即只有一束衍射光)。本实验是喇曼-奈斯衍射。声光互作用介质是重火石玻璃,其底面有反射层。当高频信号(使换能器共振的频率)输入时,声光材料内将形成驻波场,对垂直通过它的光线产生衍射。驻波为零,对应的衍射光亦为零;驻波振幅最大,对应的衍射光也最强。把一级衍射光经光电倍增管放大后用示波器观察,看到其频率是激发驻波场电信号频率14.367兆赫的两倍。使用两个声光器件Q_1和Q_2,只让Q_1的一级衍射光通过Q_2,  相似文献   

11.
从傅里叶光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对多光束耦合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光栅耦合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用研制的优化软件对耦合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用特定设计的二元位相光栅作为耦合器件,在参与合成的各激光束之间满足一定的位相关系组态时,可实现将多束入射光相干合成一束能量较大的同轴高斯光束.给出了实验结果及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一种测量激光束频率稳定度的新方法(相位差法),采用光外差技术,测量两光束的光程不同而引起的相位差,在所设计的光路中,激光管的频率变化将使两光束的相位差随着变化,从而使本方法得以实现。本文从理论上推导了激光管的频率稳定度△f/f_0与两光束相位差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叙述了实验装置,进行了比对测试,理论与实验都得到了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二维衍射光栅作为测量基准进行平面微位移测量,采用偏振干涉的原理设计系统的光路。通过对干涉条纹的光电转换得到质量较好的正交信号,经对系统误差的补偿,把系统的测量结果与双频干涉仪进行对比,此系统可实现纳米级分辨率的二维平面测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估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RC)梁的健康状态,以光纤光栅(FBG)传感器为依托,对加固前、后RC梁的共振频率进行监测;然后,对RC梁进行抗弯和人工激励实验,依据共振频率变化曲线判定健康状态.结果表明:受损RC梁经过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后,RC梁的极限承载能力与刚度均得到提升,共振频率基本提升了28%;对于不同的激励位置,RC梁共振频率曲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光纤激光非相干组束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控制等特点,近年来研究进展迅速,组束功率已经达到kW量级.综述了光纤激光非相干组束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各种组束方案的基本原理,包括外腔组束、PTR布拉格光栅组束和自适应光学元件组束等;从方案结构和实际应用2方面对各种非相干组束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考虑到单模激光受大气条件影响较小,光束传输距离较远,所以自适应元件组束方案更适和用于定向能武器系统;最后指出要获得100 kW量级的组束激光必须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提高单根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解决组束元件在高功率下的形变问题和设计优化多阵元组束方案.  相似文献   

16.
全息光栅拍频精密测量仪是集稳频激光器、全息光栅、光拍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一种新型精密测量仪器。它具有双频激光干涉测量和光栅测量的优点,本文阐述了该仪器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及误差分析,并给出了测试对比结果。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的提高测量激光光束横向强度分布的方法.利用取样窗口内被测量点光强度值是取样窗口的小区域强度积分值的特点和相邻取样窗口的小区域强度积分值的积分区域的相互交迭的性质,借助于线性方程组理论,可提高激光光束横向强度分布测量方法的精度;采用该算法对多种模式的高斯光束进行了模拟比较计算,在不改变取样窗口大小的情况下,光束强度分布的精度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刘红元  应承平 《科技信息》2009,(29):I0409-I0410
本文从理论上解决的红外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单色仪)的溯源,利用激光器代替光源,产生单色光。根据单缝衍射和多光束干涉的原理可知,当光垂直入射到光栅面上时,则透过各狭缝的光线因衍射向各个方向传播,经会聚镜会聚后多光束发生干涉,并在其焦平面上形成一系列对称排列的明条纹,这些明条纹的波长以单色光的倍数递增,这样我们通过旋转光栅,就可以在输出端得到需要的波长。这样也解决了多个光源的问题,只要信噪比足够大,选择合适的激光器代替光源,就可以解决单色仪整个波段的溯源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双光束自适应准直测量系统。传感元件为两套楔角相同的左旋和右旋石英光楔。由于两束光足够靠近,用其中一束光专门监测各种漂移因素以便补偿另一束光的测量结果,从而达到对环境干扰自适应补偿的作用。文中给出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导出了激光经位相调制后的麦克尔逊干涉光外差探测的讯号特征表式。并讨论用该技术对激光进行稳频及用来测量反射镜的反射率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