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政治关系中特定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在本质。文章主要从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政治的宽容程度、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四个方面重点分析影响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两千余年的士传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现象。“士志于道”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参与意识的渊源;“出仕”是士为社会而政治的积极参与方式;“诤谏”是士不治而议的间接参与方式;“抗争”是士淑世卫道的被动参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意识对当代政治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政治参与从根本上来说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政治参与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主要有政治选举、政治结社和政治表达等.政治参与增强了公民的主人翁责任感,促进了公民对政治权威的认同;它增强了政治的传导和反馈系统,有利于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及时解决社会矛盾;政治参与又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制止政治腐败;它还可以起到政治安全阀门的作用等.因此,从总体和长远的观点来看,政治参与的扩大必将加强社会的政治稳定度.但是,政治参与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历史过程,其间,参与的制度化、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和政治成熟程度,参与渠道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参与的形式和内容等,均与政治稳定存在一定的变数关系.把握好这些关系,对在扩大政治参与中实现社会的政治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江泽民同志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队伍中主要的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今天,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更是不可能的。”这段话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知识分子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他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而对于知识分子集中的学校来说,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做好知识分子的思想工  相似文献   

5.
民众的政治参与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构成要素。基于CSS2019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社会公平感、政治绩效感对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检验政治绩效感在社会公平感与不同类型政治参与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公平感、政治绩效感对不同类型政治参与行为均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民众的社会公平感或政治绩效感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反之则越倾向于选择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同时,民众的政治绩效感在社会公平感与不同类型政治参与行为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即高政治绩效感对社会公平感与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强化作用,对社会公平感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鲜明地体现着他求真实际的务实风格,讲求实效的务实态度,不尚空谈、多干实事的务实精神。他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务实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充分肯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政治上充分加以信任。二是切实帮助知识分子解决具体问题,生活上关心照顾。三是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工作上施心使用,这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奠定了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形成的基础,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思想活跃的一个社会群体,其思想政治倾向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二是青年知识分子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知识积累的不断完备及社会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其思想政治倾向也逐渐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稳定到逐渐稳定,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三是成长、成熟于日益开放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深受开放潮流的浸润,从而使其思想政治倾向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四是由于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形成时在主观上受着个人经历、认识水平和智能结构的限制,客观上又受历史时代、职业状况、经济状况、社会环境以及年龄等制约,因而必然表现出多样性特征;五是由于青年知识分子在生理上正处于青年时期,他们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兴奋与苦闷、激动与烦恼、紧张与松懈等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其思想政治倾向也由于个人人生得失、社会发展变革、重大社会事件和重要人物言行的影响而经常发生变动,因而具有鲜明的变动性特征;六是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状态之中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可能向积极方向发展,也可能向消极方向发展。但是,思想政治倾向发展变化的方向是可以干预和引导的,即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具有可塑性。  相似文献   

8.
魏艳清 《科技资讯》2010,(4):181-181
高职学生的主体性是在教育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形成的,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程度和深度。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高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着学生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获益程度,有助于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并且有助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 ,知识分子很少参与 ,存在着知识分子偏少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主要是知识分子多出身于地主阶级或依附于地主阶级所造成的。同时也与太平天国实行的知识分子政策失误关系密切 ,这一现象对太平天国革命无疑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是其个体完成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不仅关系着他们个人的成长,更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重视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能力、政治信仰的培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校园文化的熏陶、社会实践的锻炼等各种渠道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1.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经济建设,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参政议政,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参与和谐文化建设,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伴随着社会的变化,政治文化也发生相应的变革,从而对政治行为产生双重的作用,即:一方面有利于全民族的凝聚、社会成员政治信念的塑造和有效的政治参与以及政治权威的树立和增强,另一方面又制约着公民的政治认同、政治参与和政治决策的权威。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政策时期是苏维埃政权的知识分子政策急剧变动的重要时期,亦是知识分子的个人身份和政治态度的关键转折时期。高尔基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代表人物,他积极地参与了苏维埃文化的早期建设,他个人的感受、困惑、无奈和觉醒反映了该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使农民工的意愿具有合法的表达渠道,从而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利益和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同时,政治参与也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内容。因此,农民工政治参与是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个重要维度。现今的农民工政治参与呈现边缘化的特征,对此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中的社会关系网络、网络成员关系、网络资源等角度探讨了深层原因。认为,发展农民工社会资本、培育第三部门是农民工政治参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普遍而平行的政治参与既是现代国家追求的理想,也是各国法律规定的公民应该充分享有基本社会权利,然而,形式上的平等与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构成了现代民主政治的一大困惑。从政治资源的构成、资源分配不均匀的原因及趋向、各资源因素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及互动关系的分析,说明政治资源分配和运用方面的差异是造成政治参与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主要集中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都在朝着更加民主、更加现代化迈进的今天,探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有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略论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参与是政治关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政治参与的扩大是现代化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是提高政治参与质量,加快民主政治建设,保持相对的政治稳定的关键所在,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主党派作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政治参与不尽相同。探究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政治参与对当前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建设及解决民主党派有序政治参与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平社是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的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团体。平社学人群体的建构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消解近代中国在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层面的双重危机所作出的又一次探索和努力的结果。这一结果,不仅是淑世情怀和“五四”以来民主科学精神的延续,更是现实政治、社会环境变迁与自由主义理念及群体成员的政治参与意识共同催生的产物。平社的产生透射出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如何重构社会秩序和意义世界的思考。然而,自由主义理论的内在矛盾和现实遭遇决定了平社学人的努力又将陷入新的轮回之中。  相似文献   

20.
民主党派作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政治参与不尽相同。探究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政治参与对当前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建设及解决民主党派有序政治参与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