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通过对三部经济学术语词典部分词条的分析来探讨经济、金融和商务术语的一些汉译问题。文章以规范和忠实原则为线索对部分术语译名进行了讨论,指出三本词典中一些多重译名、不准确译名和错误译名现象及其原因,并对这些译名进行了相应的统一和改译。  相似文献   

2.
选取了从1901年制定《化学名目与命名法》到1932年颁布《化学命名原则》这段时期中32本化学教科书,在对83种元素的汉译名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第一,化学教科书中元素汉译名的使用具有明显的时段特征,即1901~1920年多数采纳徐寿的译名,1921~1932年基本采纳1915年《无机化学命名草案》中的译名。第二,在一些重要元素H、N、0、F、Cl、C、P、Hg的译名上,前一时段采纳较多的轻、淡、餐、弗、缘、炭、嶙、汞的译名,在后一时段改而采纳氢、氮、氧、氟、氯、碳、磷、銾的译名。结论中对赖特关于术语竞争的觅母说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3.
运用术语学理论,在语义分析法的基础上,对synchronized swimming的名称演变及其汉译名称"花样游泳"进行了系统阐释。体育专有名词的翻译应当遵循术语翻译的相关原则,译名应体现概念的系统性以及概念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在职业安全领域的对外交流不断加强,积极引进其他国家良好的安全管理方法和理念。在此过程中,准确的翻译尤为重要,特别是介绍其他国家的安全管理体系时,涉及大量机构名称、职位名称、专业术语,译名有一字之差,其含义可能差之千里。文章对职业安全领域的专名汉译问题进行了归类与分析,认为专名翻译必须查证,译者要有“标准化”意识,充分了解专名内涵,充分利用译名工具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人们已发现化学元素一百零七种。现在,人们还在继续合成和寻找新元素。对化学元素发现的历史过程进行一番分析,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元素发现史的规律,有助于探讨今后发现新元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译名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译名往往带有明显的翻译腔,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人们对该术语的理解。在一些文本翻译研究方面的文献中,tertium comparationis汉译名不仅译名不统一,且其译名并没有体现该术语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根据译名规范要求,结合翻译研究的学科语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参考译名,希望通过该译名问题的探讨让人们意识到术语进一步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译名研究甚至翻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国内发表的相关中文文献对脱钩分析8种状态的英文术语汉译名称难以理解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脱钩分析术语译名方案,建议将expansive coupling译为“联动增长”,将recessive coupling译为“联动衰退”,将negative decoupling译为“不良脱钩”。  相似文献   

8.
《海国图志》译介了大量西方近代地理学术语,这些术语的译名在音节、构词法和文化蕴含等方面呈现出典型的民族化倾向。就西方地理学术语汉译的命名而言,《海国图志》的译名倾向于沿用传统地理学术语,或以词缀法新造术语。作为近代地理知识的载体,这些民族化的术语有利于西方近代地理学知识在中国社会的接受和普及,也促进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近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译名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译名往往带有明显的翻译腔,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人们对该术语的理解。在一些文本翻译研究 方面的文献中, tertium comparationis 汉译名不仅译名不统一,且其译名并没有体现该术语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根据译名规范要求,结合翻 译研究的学科语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参考译名,希望通过该译名问题的探讨让人们意识到术语进一步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译名研 究甚至翻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少爽 《中国科技术语》2011,13(1):25-29,38
术语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追溯"expertise"及相关认知心理学术语的源起,分析其现有汉语译名的不足,认为外来术语汉译应遵循四项原则:准确性、专业性、可读性和一致性.据此,对该术语及相关术语的译名进行商榷论证,进而探讨四原则的内涵与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取象比类”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主要方法论之一,它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临床实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学理论中五行-五脏之间模式的构建正是基于取象比类的方法论。文章通过对取象比类进行系统阐释,结合现代概念隐喻翻译研究,对五行-五脏中术语的英译进行分析思考,旨在为中医术语隐喻翻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医问诊术语英译是中医临床用语英译的重要部分。文章结合中医临床英译实践,以《中医药学名词》,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三大中医术语标准收录的中医问诊术语为蓝本,探讨对应性、自然性、通俗性和文化性原则在中医问诊术语英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化工术语译名的个案研究,分析海峡两岸科技术语译名表述差异的现状及其原因,从语义学角度探讨化工术语翻译与规范的可行性策略与方法,提出协调、统一科技术语译名的设想与具体举措。建议强化海峡两岸译名统一的现实意义,以提升汉语语言民族凝聚力,凸显汉语语言张力,力争汉语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在术语学视域下,文章对《科学思想史》中的哲学术语翻译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哲学术语翻译方法具有多样性,音译和意译两大主要翻译方法分别有9种和7种;并发现向原文靠拢的音译翻译方法受到李约瑟的重视,尊重中国文化和为科学思想发展服务的目的是其主要考量。  相似文献   

15.
外来词汇从西方土壤中移植到中国异域土壤的过程中,经历了二次命名、传播、变异、在汉语中固化或消失的发展历程。术语命名的对象是直接的,而二次命名对象是间接的,跨语赋义受到语符、语境、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复杂影响。从本质上讲译名过程涉及两套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和意义实践。文章采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细读和思辨,具体分析西方外来名词/术语在符号跨语实践中的赋义过程,即符号生成、符指过程、在汉语中获得合法身份,在此基础上描绘术语的运动轨迹模型,以期为中国近代译名实践的当代阐释提供新视角,并为外来术语译名统一和规范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与西方科技的传入密不可分。19世纪下半叶,西方科技大规模传入中国,正是这个时期西方科技的传入为中国科技与国际的接轨乃至走上近代化之路,奠定了基础。然而,当时的科技译名问题颇多且极不统一。温昌斌的《民国科技译名统一工作实践与理论》系统梳理了民国科技名词的翻译史,总结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为科技译名统一所做的工作,不仅可以为今天的科技译名统一工作提供借鉴,也丰富了翻译史的相关研究。文章简单介绍了此书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价值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7.
中医术语的西班牙语翻译研究,是基于中医药"走出去"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探索,旨在提高中医术语西班牙语翻译水平,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而术语工具书的选择对相关翻译工作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西对照国际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权威的中医术语西译工具书,研究通过对该书的综合分析,结合术语学理论,深入讨论了中医术语...  相似文献   

18.
邱红娟 《中国科技术语》2011,13(1):30-33,47
探讨染整专业术语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为保证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应关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为使专业术语翻译规范,需参照相关学科的规范名词,对物质名称的翻译应结合物质的化学结构及汉字的使用习惯;对可译为多个术语的词条,其翻译应视具体语言环境进行词义的选择或引申;应继承现有的术语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新的术语.  相似文献   

19.
非遗术语翻译是跨语表达非遗知识的重要实践形式。当前,国内以非遗概念为本位的翻译理据虽然积极促进了非遗译名的规范化实践,但就如何厘清非遗术语核心概念要素这一问题,还缺乏深入的路径反思。文章在评析概念理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非遗术语翻译的知识理据,即非遗知识具有层级性的特征,可从物质层、行为层和精神层予以划分,且隶属于不同知识层次的术语具有差异性概念特征。文章以剪纸术语系统及其翻译实践为例,论证了知识理据的应用有效性,即知识理据可指导译者在非遗知识体系的场域中明确对象术语的概念内涵与相应的翻译需求。  相似文献   

20.
选取中医五行学说中几个最基本词条,对国内外5部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方案中分别给出的英译文,参考其他有关中英文献、资料和词典,并依据中医英译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以期对促进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的统一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